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846|回复: 1

乌龙茶感官审评指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5-9-2008 03: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乌龙茶(毛茶)感官审评指标





类别
外形
内质

条索
色泽
香气
滋味
汤色
叶底

永春佛手
肥壮、卷曲较重实或圆结重实,呈蚵干状
乌润砂绿或乌绿润,稍带光泽
浓锐、馥郁幽长,优质品有似雪梨香,上品具有香椽香
醇厚回甘、品种特征显
橙黄清澈或浅金黄
纯品种、肥厚、软亮、红边显,叶片匀整

铁观音
圆结重实、紧结卷曲重实
砂绿乌油润、红点明、叶表带白霜
浓郁持久、清幽细长、胜似幽兰香、音韵显
醇厚鲜爽回甘带蜜味,品种特征显
金黄、橙黄、清澈
纯品种;肥厚柔软、明亮,具有绸面光泽、红边显叶片匀整

闽南水仙
紧结、卷曲或圆结
砂绿蜜黄
浓郁、似兰花香
醇厚、爽口、品种特征显
金黄
纯品种、黄亮、叶张主脉宽、黄、扁、红边明、叶片匀整

色种

(本山、毛蟹等)
紧结、卷曲略重实
乌绿油润
香气高、品种特征明显
滋味醇
橙黄清澈
纯品种;黄软明亮、叶片匀整




注:乌龙茶审评按百分制评分,其中外形20分(条索10分、色泽10分),香气35分,滋味35分,叶底10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5-9-2008 04: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乌龙茶的感官审评技术分为干看外形和湿评内质二

个部分,具体步骤是把盘、扦样、开汤、嗅香气、

看汤色、尝滋味、评叶底。

     一、干看外形

   

(一)把盘:将茶样置于评茶盘中,一般数量为250克左



右,并在盘中附以样茶的标签记号。用双手握住样盘的



两对角边沿,右手拿住样盘的倒茶小缺口,运用手势作



回旋转动,使茶叶在茶盘中均匀地按轻重、大小、长



短、粗细等有次序地分成上、中、下段茶三个层次。先



评上段茶,然后用手在盘中轻抓茶叶一小把,将手面倒



翻过来看中、下段茶  乌龙茶外形干看以条索、色泽为



主,整碎、净度为辅。干看时要看上盘、中层、下盘,



并结合干嗅茶香,作为内质茶香高低、纯杂的参考补



充。



   (二)扦样:用拇指、食指、中指 3个指头呈三角形



状直接伸入样盘茶叶中,从上至下一撮到底。抓取茶样



置于天平称至5克,要一次抓足,宁可手中有余茶,不可



多次抓茶,手中剩下的茶样放回原茶盘中,将称好的茶



样按茶盘排放的次序依次倒入乌龙茶审评杯中(110毫升



倒钟形杯)。



    二、湿评内质



    内质审评是乌龙茶样品经沸水冲泡后,审评其香气、



滋味、汤色、叶底的过程。泡茶之前,先用沸水将杯、



碗用具冲洗烫热,并将杯盖放入碗中,随即用沸水冲至



满杯,冲泡时茶叶应尽量在杯中翻滚,用杯盖抹去上面



漂浮的泡沫,并用沸水冲洗杯盖,然后将杯盖沿杯的边



缘稍斜插入杯中, 盖好杯盖。1.5分钟时,揭盖嗅其香



气;2分钟时将茶汤倒入审评碗中,先看汤色,趁热尝滋



味。 再以上述方法冲泡第二次,时间延至2分钟嗅其



香,3分钟倾茶汤;第三次3分钟嗅其香,4分钟倾茶汤。



乌龙茶内质审评以第二泡为主,一般第二次可见分晓



的,就不必冲泡第三泡。审评滋味后,再将茶叶倒入装



满清水的白色搪瓷盘中评叶底。内质各因子的审评方法



如下:



    (一)嗅香气:冲泡后,用拇指、食指、中指将杯盖竖



起移至鼻端,深吸嗅香。注意只能吸气,不能吐气,直



至要换气为止,盖好杯盖,然后才吐气。香气以其品种



的花果香、清香、浓强持久且耐泡为佳;品种香弱的为



次;香气粗短、浊而不清的欠佳;如带有烟、焦、霉、



水闷气、日晒气、油气等为劣品。嗅香气应热嗅、温



嗅、冷嗅相结合。第一泡判别茶叶中的异气味和香型,



第二泡判别香气的浓淡、强弱,第三泡判别香气的持久



性。嗅香气要注意掌握: 1、嗅杯盖香的时间,乌龙茶



一般以冲泡1.5分钟为宜, 冲泡时间太长,香气易挥



发、熟化,还影响滋味的浓淡。2、嗅香时间一般为2—3



秒, 先嗅1次,稍停顿再深嗅1次。审评多个茶样时,可



重复嗅香,对比香型、浓淡、长短、清浊。 3、嗅叶底



香可以辅助乌龙茶香气的判别。



    (二)看汤色:嗅香气之后,立即将茶汤倾倒入审评碗



中,若茶汤中夹带有茶碎末,可用网匙捞取,然后趁热



辨别茶汤的颜色、深浅、明暗、浑浊等。乌龙茶汤色一



般要求橙黄明亮,以明亮为上品,暗淡混浊为次品。一



般来说,春茶汤色以金黄色为佳,夏茶以橙黄色为好,



秋茶以浅橙黄色为好。永春佛手茶汤色以浅金黄色为



佳。



    (三)尝滋味:看汤色的同时或之后尝滋味。尝滋味要



趁热(45-50。C),否则就不够准确。用茶匙舀取适量



茶汤吮入口中,用舌头在口腔内循环打转,边打转边吸



气,使舌部味蕾充分感受,作出相应的综合反应。舌头



各部位对味觉分工不同,舌尖辨甜味,舌两侧辨咸酸,



舌心辨鲜涩,舌根辨苦味,咽喉与鼻腔相通,亦可辨香



气。但茶汤在口中打转不能太久,久了反而失去味觉的



灵敏度,尝滋味时茶汤一般不下咽。审评滋味是品尝茶



汤滋味的浓淡、



醇厚、鲜涩、甘甜、鲜爽、青臭味、刺激性,辨别茶汤



中香味有否异味及茶叶火候等。茶汤入口,有一股芬



香,过喉甘滑、醇厚、鲜爽为上品。第一泡滋味浓度



大,先辨别有否异杂味、品种味;第二泡滋味最好,品



种特征更明显,对辨别鲜爽度、醇厚度、韵味、回甘味



有利,是判定级别的依据;第三泡辨别茶叶耐泡性、持



久性,以及与第一、二泡的滋味是否基本一致。乌龙茶



滋味要求“醇厚圆滑无异味,青臭苦涩非上品,入口生



津富活性,落喉甘润韵无穷”。



    (四)评叶底:先嗅叶底余香,用右手将审评杯倒翻,



左手持杯盖半盖着杯面,移至鼻端深吸嗅香。然后将茶



渣倒入装有清水的白瓷碗中,用汤匙翻动叶片鉴别,叶



底色泽要求以柔软、明亮、色泽均匀者为佳。乌龙茶叶



底主要观察:1、嫩度:叶子的柔软程度,具弹性还是硬



挺;2、匀整度、断碎率;3、叶色;4、红边红点分布情



况,是鲜红色还是褐红色;5、品种纯度、有无品种混



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2-2025 12:58 PM , Processed in 0.11716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