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650|回复: 0

穷人的幸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5-8-2008 09: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穷人的幸福》是韩国最畅销的作家,同时也是韩国最具代表性的诗人及冥想修行者柳时和描述印度旅行的亲身经验,此书对于生活启示与心灵修行的介绍, 在韩国引起大众轰动性的共鸣与回响,对韩国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柳时和曾经创造连续5年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的惊人佳绩,其风靡的情况被媒体誉为“柳时和症 候群”,他在韩国受欢迎的程度比林清玄当红时尤甚。
这是一本随时随地让您平静下来的书。 也许您用一晚上读完了它,却可能要用一生来实践。作者柳时和,韩国最畅销作家和最具代表的诗人,曾经创造连续五年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的奇迹,风靡的盛况被 称为“柳时和症候群”。柳时和在印度的旅行是一次完全的感悟之旅,宝石般亮丽的风光成为他记录的背景,而在漫漫行程中感受到的,几千年印度土地上积淀的乐 天知命、随遇而安、灵性和谐的特质才是诱惑他不能停步的风景。柳时和带着孩童般的好奇心,成为在印度不设防的天涯海角的流浪者,在底层的印度人生活中体验 到智慧的浩瀚和幸福的滋味。在《穷人的幸福》中,柳时和将纯净安宁的心境和嘈杂困苦的生活奇妙的融为一体,他把对人生敏锐观察与细微体验都书写为滋润心灵 的甘泉。即使是在感叹宇宙的无垠,天地的苍茫,人生的孤独与虚空的时候,他的文字仍然显露出坚韧的生命力,从沉思和冥想中获得更加积极的生活态度。作者以 冥想家的视角、诗人的敏感,为我们讲述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在平凡的小事中,透过浅白的语言,闪烁着智慧与感动,为芸芸众生解开生命的难题,点燃 希望的信念。清新幽默的文字,妙趣横生的旅途体验,作者以诗一般语言传达给我们悲悯人生的感动,让你我在匆匆人生路上放慢脚步,用阅读的这一刻,体会幸福 的感觉。


摘自韩国畅销书作家柳时和的《穷人的幸福》
以下是我在印度旅行期间,从印度朋友那里听来印度非常深刻的话。在我的旅行手册中,有一部分就是记录这些发人深省的话。印度人擅长以极短的言语点出事物的核心部分,很多时候听到这些话时,不是愣在一旁,就是被他们问到哑口无言。

在路上、火车内或是巴士顶上与这些真诚的印度朋友交谈时,我非常讶异他们敏捷的思考或是洞察人生百态的能力,而率真的倾诉也常让我感动不已。或许这些令人回味无穷的话,就是一再吸引我前往印度的原因吧。

两块卢比代价的回忆 

“因为你对我的好,神记得,我也会记得你!在我心中永远会记得你。”

这是在南印度凯拉达邦寇今(Cochim)碰到一个老乞丐伸手过来乞讨时,我给了两块卢比,他以流畅的英语说出的话。我说只是区区的两块卢比,没有必要这样说。

“不!到现在为止,那些曾经对我施舍的人,我都记得他们!如果你愿意再多给两块卢比,您的恩惠到来生我都会记得!”此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两块卢比的威力竟是如此弗远无界。

两双鞋 

“你有两双鞋,可是又不能同时穿,干脆另一双就给我吧!”也是在凯拉达邦特利班度隆(Trivandrum)旅行时,搭乘的巴士车顶上,坐在我对面,手指甲内藏着厚厚污垢的印度人,看到我行李背包里放着一双凉鞋,对我说的话。
因缘 

“为了要见,我出生来到了这世上,所以你要负责我的生活。”来到北印度的巴瑞利(Bareilly),一位其貌不扬的修行僧刚一见面就不停地对我说。结果就是要我奉献他的生活费。

神给的磅秤 

东印度加尔各答的市中心,一位以磅秤收费一卢比为路人量体重的印度人,当我问他幸福与否时,得到的回答是“幸福的‘量’与不幸福的‘量’是一样的,珍贵神所给的,不要去计较神没给的。神给了我吃饭的磅秤,光是这点我是多么的幸运,如果没有这磅秤,我们全家都会饿死的!”

等待 

在北印度的斋浦尔(Jaipur)市遇到一位老人,哀求着我带他去瓦拉纳西恒河,我回答他说这次没有时间没办法带他去。他回答说:“那我在这里等你。等到明年你一定要再来这里带我去。”

布施的欢喜 

“想要布施又能给时,是莫大的幸福。其实我也想要给你什么,但没有什么可以给你。”当我在瓦拉纳西,正在犹豫不决到底要不要给一女乞丐钱时,她对我如此忠告。

泪水与彩虹

  “眼睛中没有泪水的话,他的灵魂也不会有彩虹。”在旧德里与遇到的年轻车夫谈到人生的苦痛时,从他口中说出的话。

朝圣者的水壶

  “朝圣者的心没有任何改变的话,就如同朝圣时所带的水壶,尽管走遍了佛教圣地,回来剩下的也不过是水壶而已。”在北印度相当著名的印度教圣地里希凯西,遇到一位老人看着我拿着水壶,引用圣哲拉玛克里希纳(Ramakrishna)的话对我说。

放下

  “放下的愈多,得到的愈多。”

  在加尔各答一个乞丐看我犹豫不决,无法决定要丢下多少钱时对我所说的话。

竹子和芦草

  “看着竹子的节吧,它以一定的间距支撑着竹子往上伸展,生活中如果没有规律的冥想,就像是没有节的芦草一样,随时都会倒塌。”在北印度里希凯西市一位修行者所说的话。


眼睛与口

  “用眼睛看比从口中说话,能表达出更多。”当我问印度人为什么老是看着对方的眼睛时,他们给我的答复。

最长的距离

  在里希凯西江边和一位斯洼米谈天。他说从南印度的特利班度隆,搭了一百小时的火车才抵达里希凯西。我听了非常讶异,他能跋涉这么长距离的旅程。他回答说:

  “有比这还要长的距离,世界上最长的距离,是从人的头到胸前的心,不到三十公分的地方。有人从头移动到心,足足走了一辈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11-2025 11:28 PM , Processed in 0.14320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