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2288|回复: 5
|
搬尸体的人叫什么?
[复制链接]
|
|
|
我國中文媒體對于搬動屍體,爲屍體穿衣服的人,通稱爲“仵工”。這個“仵”字,乃取自“仵作”,就是舊時官府中檢驗命案死屍的人。將搬屍體的人叫做仵工,可是搬屍體和檢驗屍體是不同性質的,把他們牽在一起,是有點牽強。
如果仵作不適合,叫什麽才適合呢?先看下面一些文獻資料吧。
介紹香港殡儀文化的梁鳳萦著《殡儀》雲:“土工,有人稱它爲‘打雜’,在殡儀業中屬最低層次的工作,所有粗重功夫,例如搬屍、擡屍、清潔屍體等都由他們負責。不需學曆和經驗,最適合低下層人士擔任。”可見,香港粵語是稱呼搬屍體的人爲“土工”。
林明義主編《台灣冠婚葬祭家禮全書》雲:“‘土公’是爲喪家掘穴、建墓、修繕和洗骨的人,爲台灣早年的賤業……”台灣的“土公”,只是對挖掘墓圹,撿骨洗骨修建墳墓的人而言。
劉浩然著《閩南僑鄉風情錄》雲:“此時喪家請專門裝扮死者及負責入殓諸事的專業人員,俗稱‘雕虎者’……雕虎者把死者裝扮已畢,然後將其扶坐于廳中的交椅上……至擇定吉辰一到,再由雕虎者將屍體安放入棺內……”中國閩南地方稱呼搬屍體的人爲“雕虎者”,的確與衆不同。
《漳州民俗風情》雲:“然後由長輩或土工將壽衣按內外順序逐件背面朝前反套到孝男身上……土工邊模仿轉動的動作,邊念:‘財花開透透……’……蓋棺前喪屬跪地,由執事(俗稱‘土工’)取出死者衣袋裏的銅錢撒到地上讓死者的子孫拾取……‘土工’擡起棺柩,踢倒墊放棺柩的條凳……‘土工’口誦吉語,將靈柩放入穴中……土工揮動鋤鏟,將棺材封蓋嚴實……”原來福建漳州風俗的“土工”不僅搬屍體,也包括挖掘埋葬,甚至喪事上的一切儀式工作。
北馬福建話稱呼搬屍體的人是“土公”(toŏgōng),不是“土工”(toŏgāng)。凡是搬擡屍體,爲屍體穿衣,扛擡棺材,挖掘埋葬,撿骨洗骨,負責喪事儀式工作的均屬“土公”。與上述漳州的“土工”性質相似。“土公”後來演變成一句罵人的話,舉凡爲人霸道無理,出口傷人,不懂情理,毫無禮貌,就是“土公”。周長楫、周清海編《新加坡閩南話詞典》收錄“土公”這個詞彙,有二義,一:昔時指扛棺木或處理喪事一類事情的人;二:指性格耿直而粗魯。新加坡與槟城對于“土公”的意思相同,別無二致。
早在1650年左右,“土公”就在東南亞出現。專門研究印尼吧城(今揶加達)早期公館檔案的《18世紀末吧達維亞唐人社會》一書裏,指出當時就設立公堂理事會,成員爲甲必丹、雷珍蘭(Luitenant)……土公(Begrafenismeesters)及區長(Wijkmeester)。而土公始設于1650年,負責處理葬事。
從這些公館檔案資料發現,北馬漳州音福建話許多詞彙及外來語,均從早期印尼傳過來。我不敢說土公也是自印尼引進。因爲印尼的土公是一個受尊重的社會職位,而馬新的土公則是一種低層次的工作。至于搬屍體的人應該叫什麽?我認爲還是“土工”比較適合吧! |
|
|
|
|
|
|
|
|
|
|
发表于 10-8-2008 09: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龙头老大 的帖子
|
我很負責任地說,這個在閩台的閩南語中,普遍通行的說法是”土公“(thó·-kong),其中”土“的發音是"陰上"調,而非"陽平"調。 |
|
|
|
|
|
|
|
|
|
|
发表于 11-8-2008 10: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8-2008 01: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1-4-2009 1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2-4-2009 0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龙头老大 于 20-8-2008 01:12 发表 
我家也是用华语的“仵作”!
我是用福建话念“仵作” (goh zo')
“仵作”的汉语拼音我不会念咧。。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