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30|回复: 1
|
有感于五胡乱华和冉闵屠胡
[复制链接]
|
|
何为胡人,何为汉人。当年的黄帝部落吞并和驱逐其他部落,包括炎帝部落。不断的融合才形成后世的“炎黄子孙”。在这个过程中,“汉文化”也就是所谓华夏文明渐渐成形。
如果单单只是论血统,那么谁敢保证自己身上没有汉族之外的血缘呢。看看后汉的江东孙氏一族,看看李世民家族,陶渊明家族。民族融合已经几千年了甚至更久。单纯以血统来考究种族已经没有意义。那么到现在“汉人”的定位在哪里。应该就是华夏文明的传承,也就是说,接受汉文化的教育,并且传承给后人的,就是汉人。不论他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头发是曲是直。
本人祖籍山东。既是千年来抵御外族入侵的桥头堡,又是屡次被攻破或者被汉人政权放弃,首当其冲接受民族融合的地区。这里诞生孔子孙武诸葛亮戚继光这样的汉人奇才,也诞生墨子东方朔丘处机这样主张民族包容的名人异士。他们都或多或少有外族血统。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传承下来华夏文明让我们可以吟诗作赋,可以齐家治国,可以在这里打方块字。
冉闵率部屠杀的胡人,很有可能就是我的某系祖先。但这不重要。他替摇摇欲坠的汉人政权顶住了最猛烈的冲击,消耗了游牧民族军事机动力,为祖逖刘琨谢玄争取了筹备北伐的时间,最后成功收复北方失地。更重要的是他旗下的汉人对游牧民族的疯狂反扑,让后来建立的各代游牧民族政权都不再使用过分残暴的压迫手段,而是尽量采取同化政策来进行统治,最后文明类型直接并入汉文化,最成功的就是满族政府,最不成功的是蒙古族政权,短短几十年就被汉人打掉了。
无论如何,五胡乱华时期最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就是一种文明对另一种文明的屠戮。不论是文化方面还是人性方面。拒绝融合的下场就是被压迫一方的强烈反弹。冉闵只是做了时代需要他做的事情。没有冉闵也会有其他人来做的。
最后,申明一点,华夏文明之所以没有遭受埃及巴比伦文明那样的毁灭打击,当然不会仅仅是因为某个将领的奋勇抵抗。历史上中国全境被游牧民族侵占又不是一次两次。文明一直都保持延续传承的根本原因,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首先是统一的文字,其次是由于中国文明,这个唯一在任何时候都未产生过祭司阶级的伟大文明,具有独特的现世主义。在中国不存在所谓教会跟政权的分裂,尊王的阶级观和牢固的家族观是儒家思想始终如一的轴承,无论任何政权来统治,都必须遵循这个游戏规则,否则就倒台。难怪按照他的理念,世界会分为基督教世界,伊斯兰教世界,和儒教世界。对于中国来说,以儒家体系为主干,百家思想和各种宗教观念做补充的华夏文明,是真正让“汉民族”繁衍至今的法宝。这里所说的汉民族是真正传承这种文明的融合民族,当然不会是指户籍证明上的“民族某某”了。
[ 本帖最后由 滿地撿煙頭 于 8-8-2008 11:46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8-8-2008 07: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滿地撿煙頭 的帖子
已经证明高压政策不可行,
五胡乱华和冉闵屠胡都是一报还一报,所谓种祸因得恶果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