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36|回复: 3
|
好一个“肉”字●猜想
[复制链接]
|
|
“肉骨茶”[ba?kut]、“肉乾”[ba?kua~]、“牛肉”[guba?]。。。等等等想必不是闽南人的也或多或少得闻其闽称。
但这个“肉”字可真不好写,因为“肉”和[ba?]的今古音无论如何都不接近,甚至可以说完全不像。
许多研究者们找到不到字,更进一步推定这个字是“蛮越”借词。
虽则有此说法,却不妨在下于此提供两个字作参考。
(一)“膞”
此字中远古音可以是[p’a?/p‘o?]意义如下: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匹各切,音粕。
1)【博雅】膊,脯也。
2)肩膊也。【儀禮·鄕飮酒禮·介俎脊脅胳肺註】後脛骨二,膊胳也。又【少牢饋食禮】不升肩臂,臑膊骼。
3)又厚切肉爲厚膊。【淮南子·繆稱訓】故同味而嗜厚膊者,必其甘之者也。【註】厚膊,厚切肉也。
同韵字如“落”者于闽语中有“[la?]”音。在一些对比原则下,相信,“膞”字不难和“[ba?]”音挂上勾。而高频字[p’]音挂音也不难。
一个可能是在高频而长久使用下,[p‘]的暴烈性质先被去掉成为一个双唇擦音[Φ]。
这一个过度更快消失,送气性质进一步被渐省略而使音很快往[w]、[v]或靠近。
一个主要根据是它的意义接近,同时同语同韵字的文白读中有类似的平行同构对比。
(二)“膴”
[《说文》無骨腊也。楊雄說:鳥腊也。从肉無聲。《周禮》有膴判。讀若謨。荒烏切。]
这一段文字我把重点放在“读若謨”这三个字上,如果能证得“謨”有“莫”或与莫同拍的读音,这个字九成九可被接受为[ba?]本字。
[【前漢·敘傳】漢之宗廟,叔孫是謨。革自孝元,諸儒變度。謨,音慕。 又【集韻】【類篇】末各切,音莫。亦謨也。【前漢·班固·幽通賦】謨先聖之大繇。師古讀。]
这一段文字证实了“谟”——“莫”同拍。所以连带说明了“膴”为闽白话“肉”的极大可能。
在意义上,“膴”本义如下列:
[【唐韻】荒烏切【集韻】【韻會】【正韻】荒胡切,音呼。【說文】無骨腊也。揚雄說,鳥腊也。 又大臠也。【博雅】膴,脯也。【周禮·天官·內饔】凡掌共羞脩膴胖骨鱐,以待共膳。【註】膴,肉大臠,所以祭者。【禮·少儀】祭膴。【註】膴,大臠,謂刳魚腹也。 又【廣韻】武夫切【集韻】微夫切,音無。義同。 又法也。【詩·小雅】民雖靡膴。【箋】膴,法也。【釋文】膴,沈音無。 又【廣韻】方矩切【集韻】【韻會】罔甫切,音武。【廣韻】土地腴美膴膴然。【集韻】美也。【韻會】厚也。【詩·大雅】周原膴膴。【傳】膴膴,美也。【釋文】音武。又【小雅】瑣瑣姻亞,則無膴仕。【張載七哀詩】原陵鬱膴膴。【註】膴膴,肥美也。【集韻】脯也。一曰腂肉大臠。【韻會】大臠謂刳魚腹。讀如哻。又蒙脯切,音橅。無骨腊也。]
音甚合*,意无疑(*但须注意,即使是隋唐文献也得取相对于当时的古音,不然中古常用音的“武夫切”也是不可以的。可见如果这个真的是本字,[ba?]这个音是秦汉时期的古音)。我会觉得这个“膴”字更直接且优于“膊”字之选。但从两字各种意义对比之下,一个可能性是在古时,这两个字有方言关系。
这当然不能是一个定论,但其价值在于,该字或仍有可能在汉语本字中找到相应字源,还未必要引番文之论。
[ 本帖最后由 又是一阵风 于 20-7-2008 08:28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9-7-2008 0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所謂的學者有包括台灣的嗎﹖可以去研究張清波﹑陳冠學﹑許成章等先生的本字。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7-2008 10: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ngtk 于 19-7-2008 01:27 PM 发表
你所謂的學者有包括台灣的嗎﹖可以去研究張清波﹑陳冠學﹑許成章等先生的本字。
我所见到的确是中国大陆学者的一般结论。
至于你提到的人,我找不到这些人的相关文字,你还是直接写他们的结论较快。
然而,我从别人的文章中引用的一串文字中找到“膴”这个字。这个字作者没说是本字(他认为是脯字吧!我却觉得那不行)但这个字绝对有它的可能性。
[”膴”——《说文》無骨腊也。楊雄說:鳥腊也。从肉無聲。《周禮》有膴判。讀若謨。荒烏切。]
这一段文字我把重点放在“读若謨”这三个字上,如果能证得“謨”有“莫”或与莫同拍的读音,这个字九成九可被接受为[ba?]本字。
[【前漢·敘傳】漢之宗廟,叔孫是謨。革自孝元,諸儒變度。謨,音慕。 又【集韻】【類篇】末各切,音莫。亦謨也。【前漢·班固·幽通賦】謨先聖之大繇。師古讀。]
这一段文字证实了“谟”——“莫”同拍。所以连带说明了“膴”为闽白话“肉”的极大可能。
在意义上,“膴”本义如下列:
[【唐韻】荒烏切【集韻】【韻會】【正韻】荒胡切,音呼。【說文】無骨腊也。揚雄說,鳥腊也。 又大臠也。【博雅】膴,脯也。【周禮·天官·內饔】凡掌共羞脩膴胖骨鱐,以待共膳。【註】膴,肉大臠,所以祭者。【禮·少儀】祭膴。【註】膴,大臠,謂刳魚腹也。 又【廣韻】武夫切【集韻】微夫切,音無。義同。 又法也。【詩·小雅】民雖靡膴。【箋】膴,法也。【釋文】膴,沈音無。 又【廣韻】方矩切【集韻】【韻會】罔甫切,音武。【廣韻】土地腴美膴膴然。【集韻】美也。【韻會】厚也。【詩·大雅】周原膴膴。【傳】膴膴,美也。【釋文】音武。又【小雅】瑣瑣姻亞,則無膴仕。【張載七哀詩】原陵鬱膴膴。【註】膴膴,肥美也。【集韻】脯也。一曰腂肉大臠。【韻會】大臠謂刳魚腹。讀如哻。又蒙脯切,音橅。無骨腊也。]
音甚合*,意无疑(*但须注意,即使是隋唐文献也得取相对于当时的古音,不然中古常用音的“武夫切”也是不可以的。可见如果这个真的是本字,[ba?]这个音,是秦汉时期的古音)。我会觉得这个“膴”字更直接且优于“膊”字之选。但从两字各种意义对比之下,一个可能性是在古时,这两个字有方言关系。
之前的学者提出的本字又是什么?
[ 本帖最后由 又是一阵风 于 20-7-2008 08:28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4-11-2014 05:2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