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總綱:
| 有限資產 + 無限腦力 = 豐富的投資人生
|
2.
| 風險:
| 1. 不投資的風險
(台灣30年,平均12.4%)
|
|
| 2. 投資的風險 (a) 系統性(天災、戰爭)
|
|
|
(b) 非系統性
(投資理財工具本身的風險)
|
|
| 3. 不投資的風險 > 投資的風險
|
|
| 4. 降低風險:
|
|
|
(a) 透過投資知識和信息的分析
|
|
|
(b) 透過時機的拿捏
(e.g. 平均線的乖離率)
|
|
|
(c) 嚴格選股
|
3.
| 投資知識
| 和信息:
|
| (a)知識
| :投資報酬率、集中股票知識
|
|
| (i) 定性分折:(多看好書)
|
|
|
Philip Fisher: Common Stocks & Uncommon Profits
|
|
|
Benjamin Graham: Security Analysis
|
|
|
Benjamin Graham: Intelligent Investors
|
|
| (ii) 時機:每兩、三年總有大跌,入貨良機
|
|
| (iii) 勿試項目:商品期貨、期指、認股証、期權(賭博)
|
|
| (iv) 不應學習的知識:技術分析
|
|
|
-- 只集中股價變化,而非股票本身
|
|
|
-- 指標明確,但無用(矛盾、長短期分析結果不同)
|
| (b)信息
| (i)
無用而有害的信息:
|
|
|
-- 1. 股票交易、價位上落的信息
|
|
|
-- 2. 解盤信息,專家永遠亙相矛盾
|
|
|
-- 3. 跟自已投資無關的信息
|
|
| (ii) 有用的信息:
|
|
|
-- 1. 跟個股投資有關,但跟總體經濟無關的信息
|
|
|
-- 2. 跟已投資、或擬投資的個股有關
|
|
|
-- 3. 個股的長期信息
(e.g. 未來三年營運計劃)
|
|
| (iii) 運用信息的五個原則:
|
|
|
1. 拉長分析時間 e.g.每年、每月
|
|
|
2. 分門別類:(a)總體經濟 (b)產業 (c)個股
|
|
|
3. 交叉分析:綜合比較各大行報告
|
|
|
4. 理性化及數字化:看數據,過濾分析師意見
|
|
|
5. 敏感性分析:樂觀悲觀分析
(H/M/L Projection)
|
| (c)觀念
| :『投資只有贏家、輸家,沒有專家!』
|
|
| Benjamin Graham:
|
|
|
1. 投資 = 本金安全 + 滿意報酬
|
|
|
2. 選股 = 股價 < 2/3 資產淨值(安全邊際)
|
|
|
3. 限制:難尋,回報只有50%,不知等多久
|
|
| Philip Fisher:
|
|
|
1. 尋找超水準企業(按數據shortlist)
|
|
| Warren Buffett:
|
|
|
1. 強調集中投資,而非分散(優質企業)
|
|
|
2. 低買 + 長期持有(時間是優質企業的好朋友)
|
|
|
3. 判斷:過去持續增長---> 預測未來獲利能力
|
|
|
4. 投資熟悉行業,期望每年15%回報率
|
|
|
|
4.
| 秘笈:
| 六大正確的投資觀念
|
|
| 1. 長期投資才能長期致富
|
|
|
-- 台灣股票30年,平均13%-15%增長
|
|
|
-- 美國股票70年,平均17%-20%增長
|
|
|
-- 任何財富累積,需要時間,所以長期!
|
|
| 2. 有複利投資才能長期致富
|
|
|
-- 72原則/『複利是上帝的禮物』
|
|
| 3. 總投資報酬率才是成就富裕的關鍵
|
|
|
-- 美國十大富豪財富結構:(a)股票為主 (b)集中幾隻
|
|
|
-- 理財三分法(不通):類別增長不同,互相抵銷
|
|
|
-- 因此要集中在5隻股票以下
|
|
| 4. 價格是決定報酬率的關鍵
|
|
|
-- 報酬率是最重要的數據,成績的唯一標準
|
|
|
-- 重點在價格,而非市場氣氛
|
|
|
-- 大師們大部份時間不是研究個股,而是等待入市良機
|
|
| 5. 只投資可預期的未來(降低風險,排除賭博)
|
|
|
-- 低價買進被嚴重低估股票
|
|
|
-- 更深入研究個股(集中有限精力)
|
|
|
-- 嚴格選股,只選:
|
|
|
(a) 持續5年穩定高人一等的每股盈利(EPS)
|
|
|
(b) 高人一等的股票股利(Dividend)
|
|
| 6. 價值是投資決策的基礎
|
|
|
-- 價值決定值不值得投資
|
|
|
-- Benjamin Graham: 要股價低至60%淨資產值才抵買
|
|
|
-- 計算價值方法:(a) 未來價值重估
|
|
|
(b) 未來的獲利能力
|
|
|
|
5.
| 行動:
| 股票投資四步驟:
|
|
| 1. 前置作業:
|
|
|
-- 風險偏好(中度)
|
|
|
-- 理財目標(每年增長18%)
|
|
|
-- 了解個人優勢(知識、起步資產)
|
|
| 2. 選股方式 + 步驟:
|
|
|
-- 選股要預期回報可觀
|
|
|
-- 過濾 ----> 20/30隻----> 5隻
|
|
| 3. 個股價值分析:
|
|
|
-- Benjamin: 資產值60%<股價,不適合銀行、地產
|
|
|
-- 看賺錢能力
EPS, Dividend (派息比率)
|
|
|
-- 和銀行利率比較
|
|
|
-- 預估三年後EPS:
|
|
|
方法:(a) 從過去5-10年盈利,預估未來3年
|
|
|
(b) 集中分析3-5家股票
|
|
|
(c) 敏感性分析:H/M/L
projection分析
|
|
|
-- 確認值得投資的『價值區』:
|
|
|
H/M/L > 15%
買入
|
|
|
H/M/L < 5%(銀行利息)
沽出
|
|
|
H/M/L >在5%至15%之間
不做甚麼
|
|
|
H/M/L在7%-8%間,另股有15%-25%
換馬
|
|
| 4. 決定投資組合:
|
|
|
-- 平均也可以,e.g. 5隻股各20%
|
|
|
-- 金字塔買入,倒金字塔賣出(平均分段方式)
|
|
|
跌時Buy: 400, 400, 800, 800, 1200, 1200
|
|
|
升時Sell:400, 400, 800, 800, 1200, 1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