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245|回复: 33
|
关于槟城闽南话的问题
[复制链接]
|
|
首先,我觉得大家应该为“福建人”和“福建话”正名。
在马来西亚,我们所谓的“福建人”,说得准确一点,应该叫做“闽南人”。
“闽”是福建省的另一个名称,“闽南”就是“福建省南部”的意思。
我们这里所谓的“福建人”,主要是来自福建泉州、漳州、厦门这几个地区的。
比如说祖籍是福建永春、惠安、晋江、南安、安溪的朋友,他们都是闽南人。
那么谁才是“福建人”呢?“福建人”应该包括闽南人、福州人、来自福建省
的客家人等所有祖籍在福建省境内的人。
以此类推,马来西亚人口中的“福建话”,应该叫做“闽南话”才对。
在北马一代流行的所谓“福建话”,其实是漳州口音的闽南话。
在中南马一代流行的所谓“福建话”,则是泉州口音的闽南话,这些都是闽南话。
第五台每天下午三点播送的方言新闻,播报员讲的是标准的厦门口音,这当然也
是闽南话,而且是闽南话里最有代表性的。
总而言之,我们马来西亚人所谓的“福建话”,应该叫做“闽南话”。
就好像“粤语”不应该叫做“广东话”那样,福建省境内流行的也不仅
仅是闽南话。福建省的东部流行的是福州话,在西部则有很多客家人,
讲的是客家话。由此可见,把闽南话说成福建话,那是很有问题的。
顺便提一提,“闽南人”,用方言来说就是“ban lam lang”;“闽南话”
用方言来念,则是“ban lam ue”。
槟城流行的闽南话是漳州口音这没错,可是槟城的闽南人多数是漳州人吗?
似乎不是。(希望有人能以人口学、社会学方法进行调查)我发现槟城
的闽南人很多都是祖籍惠安、安溪、同安、南安、永春这些的,这些不都是
泉州人吗?可是槟城流行的却是漳州话,这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我总觉得我们应该开始普及语言学和方言学的常识。很多槟城人说南马的
口音“比较重”,这有点儿莫名其妙,因为这只是口音不同,何来“轻重
之说”?至于把南马人的闽南话说成潮州话,那就更是天大的笑话了。
潮汕话是闽南方言的其中一个“片”(另外两片是闽台片和琼海片,闽台片
就是我们这里所谓的“福建话”,漳州泉州厦门一带的那种;琼海片就是
海南话),这没错。可是潮州话和泉州话毕竟还是有一段距离的!
所以,普及方言知识要趁早!
[ Last edited by 兰陵嘉应子 on 6-8-2004 at 10:46 AM ] |
|
|
|
|
|
|
|
发表于 2-5-2004 04: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到槟城码头旁的姓氏桥看看就已很明显。牌子上注明:泉州惠安,但一走上桥听到的闽南话都是漳州话。
若你要把福建人换成“闽南人”,那么“广东人”也应该叫做“广府人”。
这是一项大工程。
年轻人对中国的地理位置一窍不通,还要教导他们“方言学”。。。难也! |
|
|
|
|
|
|
|
发表于 2-5-2004 09: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這種口音和祖籍的對應關係其實不是絕對的。
如同鄭成功當初帶了一大群泉州南安永春的人前往台南,現在呢,台南則完全是漳州音的天下(除了詞彙的使用上仍偏向泉州以外,音韻都已完全漳化);反觀台北漳州人聚集的市區,因為艋舺廈門口音的席捲(屬於比較晚期與廈門通商時期),基本上已經退守到基隆八堵一帶,其餘地區口音早就近似萬華腔了。
對了,說第五台的播音員是純正的廈門腔,那位播音員可是大陸人?
我們台灣中央廣播電台閩南語組,前年才退休一位已經播音將近三十年的廈門籍老播音員,她恨厲害,一直到退休前,都還保持著一口純正的廈門口音(當然部分詞彙使用受到影響),尤其在閩南語口音那麼相近的台灣,真的是相當不容易! |
|
|
|
|
|
|
|
发表于 25-6-2004 0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闽南语是不是总共有八种音呢 ? 如果真的是,请问怎么念呢 ? |
|
|
|
|
|
|
|
发表于 25-6-2004 08: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avendar04 于 25-6-2004 01:02 PM 说 :
闽南语是不是总共有八种音呢 ? 如果真的是,请问怎么念呢 ?
泉州話還有八音,
廈門和漳州腔已經丟了陽上聲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6-2004 09: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调值
请问泉州话阴上、阳上的调值是多少?
台北话上声应该也只有一个吧?台湾岛上
还有哪些地方是保留泉州腔的呢? |
|
|
|
|
|
|
|
发表于 3-7-2004 01: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兰陵嘉应子 于 26-6-2004 09:13 AM 说 :
请问泉州话阴上、阳上的调值是多少?
台北话上声应该也只有一个吧?台湾岛上
还有哪些地方是保留泉州腔的呢?
台灣島上現在沒有任何地方是遺留純正的泉州腔或漳州腔,
只能說某些地方的語音成份是漳多過泉或泉多過漳。
大致而言,北部泉州音較盛行,南部漳州音較具優勢。值得一窺究竟的是,台北老式接近廈門腔的口音近十餘載來已逐漸被新式台北腔(一種變調接近泉州音,聲韻卻偏向漳州的新式口音)所取代,這在幾百年來泉州人當道的大台北地區是相當罕見的。我想可能與南部新移民有些許關聯。
其餘比較著名的泉音盛行點有如台中清水,彰化鹿港,雲林台西或台東綠島等。這些地方都遺存著程度不一的泉州音成分。不過眾所皆知,隨著媒體發達加上人口流動的影響,泉州音在未來都有被淡化的可能性。 |
|
|
|
|
|
|
|
发表于 25-8-2005 07: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兰陵嘉应子 于 2-5-2004 03:49 PM 发表
首先,我觉得大家应该为“福建人”和“福建话”正名。
在马来西亚,我们所谓的“福建人”,说得准确一点,应该叫做“闽南人”。
“闽”是福建省的另一个名称,“闽南”就是“福建省南部”的意思。
我们这里所 ...
要留意泉州人念閩為文讀 bin5 漳廈念白讀 ban5.我在台灣電臺裡聽到還有人念 bin.
話漳州念文讀 hua7 廈泉念白讀 ue.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0-10-2005 03: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ngtk 于 25-8-2005 07:51 AM 发表
要留意泉州人念閩為文讀 bin5 漳廈念白讀 ban5.我在台灣電臺裡聽到還有人念 bin.
話漳州念文讀 hua7 廈泉念白讀 ue.
我听到的是中央广播电台的黄敏次这么念而已。他的其他同事都念ban。 |
|
|
|
|
|
|
|
发表于 21-11-2005 03: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兰陵嘉应子的信]借在这里放一下了
关于槟城福建话的名称,我也是挣扎了很久才决定跟随大马多数人的叫法。如果你还记得的话我是在佳丽最早的几位呼吁人们不要使用“福建话”一词,因为这和福州话混淆了。但后来我发现只是称呼闽南话也不对,因为在大马闽南话包括海南话和潮州话。把我们的“福建话”称呼成闽南话似乎也会和潮州话和海南话混淆。只是称呼“福建话”对福州及闽西的客家话不公平,但叫“闽南话”却很明显的抹杀了海南话和潮州话。再说闽南话里面其实也包括了招安客家话。严格的说我们所谓的福建话应该叫“福建闽南话”,但听起来很别扭。说叫槟城福建话也不对,因为这个版本的话在吉打、玻璃市也是有很多人讲。事实上福建话最早传到吉打的,可以说槟城福建话的起源可能是在吉打。我个人喜欢叫“北马福建话”,但棉丹也是有人讲槟城福建话,因为古时槟城棉丹经济来往和开发的历史相同。闽南话也不对(因为招安也有客家话,还有潮州海南话)、福建话也不对(因为福州话和闽西客家话)、前面冠上的“槟城”两字也不对,(因为吉打玻璃市被忽略了),严格说来前面冠上“北马”也不对,(忽略了棉丹了)。这样下去没完没了。既然连一个“正确”的说法都不能肯定的订下,最后我决定少数服从多数,语言的目的本来就是沟通。如果我坚持说认为“对”的称呼大多数大马人不会明白。再说如果把它定名为“北马福建闽南话”,这太长,太别扭了。因此我认为把它简略为“北马福建话”,这样一来即可顺理成章的和大众拥有一样的称呼。在华语我们习惯称呼之为“北马福建话”,但在英文和马来文世界人们一般都是称之为“槟城福建话”的,因为Norten-Malaya Hokkien比起Penang Hokkien比较好听。我们可以做到的就是教育人们说事实上Penang Hokkien和Kedah Hokkien是一样的。我不希望看到Penang Hokkien和Kedah Hokkien各自分立为两个方言,这样一来槟城和吉打人民说福建话将要依赖其它的语言来沟通,北马福建话的听众将会减少,灭亡的可能性更大,就好像在新加坡虽然闽南语系的百姓占华人的75%或以上,但因为闽南语系里潮州华和海南话因为地理关系各自发展的和各自差别太大了,最后为了沟通只有潮州人学福建话或用华语、英语了。(我离题了)
同样的问题在广东话也是有的。以前我也是很反对人们称呼广东话为广东话,在大马南方方言里都是叫“广府话”的。但事实上“广府话”这个称呼也不正确,因为同样是广府话的台山话和我们所谓的广府话差得很远,广州人听不懂台山话的(台山人听得懂因为广东话经济和媒体的影响)。在严格的说广州话也不对,因为香港又不是广州,现在在广州的广东话和香港的不一样了,但我们却把香港媒体说的称为“广州话”岂不是一样的“不对”?要这样下去真的是没完没了,最后广东话连一个名字也没有了。因此我认为名字最主要的作用是人们能明白,就像我现在和你说话我说广东话你自动就知道我是指香港的和广州的。在马来西亚我们说福建话人们自然就懂是来自福建省的闽南话。在福州人很多的美国当你说福建话当地人自然的人为你是指闽北的福建话。在大马用英文或马来文说Northen-malaya southern-hokkien language,听众可能会被你混淆了,再说那么长的句子你可能要用一会儿来说,如果一个句子你要说几次的话可能舌头都打结了。因此我是会说Penang Hokkien,四个音节,简单伶俐,不是因为我不知道hokkien其实包括福州话,或我不知道吉打也说一样的话,只是为了和大众沟通的需求,不得以这样。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过分强调词汇正确名称,最后将会导致分裂。这个听起来有一点危言耸听,但确实可能发生的。在英国一个celtic语言族群里就因为在内对他们语言写法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只有用英文来沟通。避免分裂,只有少数服从多数。只要对方知道我说什么,没必要那么讲究。试想看,如果我们两个都好像ongtk一样的话,还没开始合作就为了名字这个课题争得面红耳赤的话,那还甭谈什么合作?当然我们都是理性的,我是不太计较名称的问题。如我之前所说,槟城福建话中文名字可以叫“北马福建话”,因为这是华人中主要的称呼,英巫文中则可以叫Penang Hokkien,因为受英文教育和那些在新加坡的都是那么叫,可能是Penang的名字比较响吧,好像我们的Laksa都被人家新加坡人叫成Penang Laksa了。说话里用-lah结未在牛津字典里的出处被当成了是Singlish发明的,事实上是来自马来文的,大马的Manglish也有讲,但是在新加坡先开始的吗?还是马来亚先的?说它来自马来文也不容易说,因为福建话也有-lah的啊!我要说的是为了这些东西争得面红耳赤的话很没意思既没有建设性,就像我对一些人什么都要判断“对”、“错”的态度很讨厌。
补充一下我们所谓的“汉语拼音”其实也是可以争论的,因为华语(连华语这一个词也可以争论)或普通话事实上是北方的一个分支,独尊普通话为“汉语”岂不是对其它的汉族语言不公平?
兰陵嘉应子:
關於漢語拼音的問題,這是“一般”與“個別”的概念。我們稱某种語言時,很多時候可以僅指其標準語,比如一般的語言學著作都會說韓國語是沒有聲調的,但慶尚道的某些地區是有聲調的,不能因爲上述説法就認爲那是不尊重慶尚道方言,因爲說韓國語沒有聲調,那是就一般情況而言,是在概括韓國語的特徵。
當我們說上海話如何如何時,很多時候也是在談一個大概,因爲上海話也有老派新派,廈門話内部也不是完全一樣的。需要概括的時候概括,需要細分的時候細分,這樣就行了。
漢語也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漢語是包括各種方言的(我從社會語言學角度出發,不贊成把它們說成“漢族的其它語言”,而將其說成“方言”),所以一個只會說廣州話,但不懂普通話的人也是“會說漢語”的。但當我們談到“漢語拼音”時,用的就是“漢語”的狹義了,專指其標準語。 |
|
|
|
|
|
|
|
发表于 27-11-2005 05: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本来反对叫“北马福建话”因为这个分不清福州话。但后来也反对“北马闽南话”因为这份不清潮州话和海南话。最后决定全名叫“北马福建闽南话”,在不同地方就“简化”成当地的习惯,如大陆就叫“闽南话”、马来西亚就叫“福建话”。更本问题是两个地方广义和狭义的定义都不一样。
北马福建话的命名,应该是槟城福建话(英文都这么叫)、还是北马福建话、还是北马闽南话、还是北马福建闽南话?该不该包括印尼的棉但呢?因为棉但的福建话和北马的更本就是一起发展,理说是一样的。虽然槟城人很少再到棉但,但很多棉但人依然来槟州,我相信到了现在两者没有多大差别。好像PENANGHOKKIEN的PODCAST有不少听众是棉但的。如果要北马福建话扩大“领土”,增加听众的话,最好是能容纳棉但,同时把北马福建话命名为没有人听过的“北马六甲海峡福建闽南话”? |
|
|
|
|
|
|
|
发表于 18-12-2005 04: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建"这个ID被闽南人抢注了.
本来"福建"乃是"福州建州"之省略,
可是,福州话反而不能是"福建话"了. |
|
|
|
|
|
|
|
发表于 18-12-2005 07: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udik 于 18-12-2005 04:29 PM 发表
"福建"这个ID被闽南人抢注了.
本来"福建"乃是"福州建州"之省略,
可是,福州话反而不能是"福建话"了.
只是在南洋啦!在西方国家福建话就是福州话,因为那里华人中福州人多嘛!
不过在马来西亚虽然"福建"是指闽南福建,但福建会馆福建客家和福州人都可以参加。同样的“广东人/话”是指广州话(不包括在马来西亚被称为“新宁话”的台山话),但广东会馆说潮汕话、海南闽南话、客家话的都可以参加。潮州会馆也时,现在不属于潮州的丰顺大埔的客家人也可以参加。。。。
如我之前所说,追究下去没完没了。只要你明白在南洋“福建人/话”就是指福建省(其实也不是在福建省,而是在南洋!追究下去没完没了!!!)的闽南话就可以了。
[ 本帖最后由 槟城佬 于 18-12-2005 07:27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4-1-2006 08: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ngtk 于 25-8-2005 07:51 AM 发表
要留意泉州人念閩為文讀 bin5 漳廈念白讀 ban5.我在台灣電臺裡聽到還有人念 bin.
話漳州念文讀 hua7 廈泉念白讀 ue.
现在漳州话“话”只有一个音,读为ua22 |
|
|
|
|
|
|
|
发表于 11-8-2006 04: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槟城闽南话和标准闽南话有何不同?
有没有相关的网站?急用!!!! |
|
|
|
|
|
|
|
发表于 7-11-2006 09: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自福建厦門锦园村---
听說檳城有“邱公司(來自厦門新垵村)”“杨公司(廈門霞阳村)”“谢公司(廈門石塘村)”。現在還有这种公司存在吗。群裏有这三个祖籍地的人吗?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11-2006 12: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厦門集美锦园村 于 7-11-2006 09:39 PM 发表
听說檳城有“邱公司(來自厦門新垵村)”“杨公司(廈門霞阳村)”“谢公司(廈門石塘村)”。現在還有这种公司存在吗。群裏有这三个祖籍地的人吗?
這三個宗祠都有,但祖籍地恐怕都不在廈門,至少邱公司的祖籍地在海澄。 |
|
|
|
|
|
|
|
发表于 19-11-2006 05: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MW 車車好像都喜欢9999的
兰陵嘉应子 说的也是有道理的。以前三个地方是歸海澄(1949年舊縣制,現已撤消)管轄。現在的海澄只是一个镇的地名(福建漳州龍海市海澄镇)。現在新垵村,霞阳村,石塘村为福建省厦門市海滄区所管轄。所以我们现在也习慣称这三个地方的人祖籍地为廈門。老一輩的移民到海外就以当时的縣制來称自己的祖籍地了。 |
|
|
|
|
|
|
|
发表于 19-11-2006 05: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MW 車車好像都喜欢9999的
E:\我的文档\My Pictures\qzbs 厦門新垵村 |
|
|
|
|
|
|
|
发表于 27-11-2006 1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兰陵嘉应子 于 2-5-2004 03:49 PM 发表
首先,我觉得大家应该为“福建人”和“福建话”正名。
在马来西亚,我们所谓的“福建人”,说得准确一点,应该叫做“闽南人”。
“闽”是福建省的另一个名称,“闽南”就是“福建省南部”的意思。
我们这里所 ...
哗……大家好啊!
我是来向你们学习的!
你们说槟城闽南语是漳州口音,而中南马的是泉州口音,这一点我很认同,与我的看法一样。可是,我张贴了文章在本区后,却有人说我乱讲话,由于他没有诚意,我也不回应之,这种人还是避之大吉!
我不敢自称是语言专家,但却认真学习及撰写这方面的文章,只要大家诚意指出我的错误,我会虚心接受,真心诚意交流是作学问必须有的态度。
不仅我说北马闽南话属于漳州音,从中国来的学者在调查后,也这般认为。由此可见,我们都没有乱说话!
在闽南话研究学问方面,我算是外行人,不过却愿意真诚地向大家学习!
请大家多加指教,我由衷地感谢大家!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