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227|回复: 2

衣冠禽獸與拍馬屁的典故(香港文匯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5-4-2008 10: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禽獸朝服與拍馬屁(香港文匯報)
王邇敦

強制漢人剃髮

 清廷時期,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庶民百姓,當時的男子均需要留長辮子,究竟是甚麼因由呢?原來在一六   四四年,當時滿清政府取代了明朝,滿族人明白到作為一個異族,要統治一個人口比自己多幾百倍的漢族,談何容易?滿族深知光靠武力並不能絕對地長久對付這個族群,加上滿人的文化較漢人落後,因此他們必須從意識形態上作出征服,藉以樹立威勢,摧毀漢人之民族意識和尊嚴,務使他們喪失反抗的意志。清廷時期規定,軍民要穿滿族服裝,強行施令漢人男子必須按滿族習俗改變髮式,剃去前額髮,把頭髮編成辮子。當時統治者對漢人就有「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頒令,違者處死。其實,當時滿人以遊牧為主,與馬匹朝夕相對、形影不離,可以說是相依為命,因此特別以馬匹為尊,馬匹便成了滿族的象徵,而當時清廷的臣民都很樂意為皇上效犬馬之勞,無論穿著和行禮,也會以馬匹自喻,以彰顯自己的忠心。

清官服飾受奚落

 話說回來,在滿清政府統治了二百九十五年間,對服飾方面所訂立的規則嚴格,因此當中各有故事,到了辛亥革命前夕,不免被人民藉以服飾的特點譏諷當時滿清政府的腐敗;例如文官的官服上繡有仙鶴、孔雀、雲雁等鳥類,或是幽逸,或是作聲而唳,或是樂逸閑暇,因此被視為縱容偷閑、溺權弄勢,只會愚弄人民;武官的官服上繡有獅子、豹、虎、熊之類,其動物面目猙獰,以此官人治民,實是以禽獸管治人民。另外,他們帽子上的紅頂戴,被視為由人血所造,其中含有不少冤案及冤魂。朝珠,被視為奴隸圈,懸於項頸,實為奴隸性的表現;馬蹄袖,被視為效犬馬之功勞,向主人乞憐。長著辮子的人更被認為是奴隸的身分,因為在武昌起義前人民不斷自發地剪掉辮子及脫下清裝,一洗幾百年來流傳下來的恥辱,「革命,革命,剪掉辮子反朝廷」則成為當時的流行歌謠。剪掉辮子的風氣在當時盛極一時,曾經在一天內有二十餘萬人剪掉辮子,在許金城的《民國野史》中記述說:「無數的漢人都興高釆烈地剪去這條奴隸標誌的辮子,也有迷信的,事先選擇吉日,拜祭祖先,然後隆重地剪除,把辮子燒了,更有聯合多人同日剪辮,並燃燒爆竹,舉行公宴慶祝的。」

「拍馬屁」由來

 因為清廷的這種以馬為譽的服飾,馬辮表示「馬尾」、朝服上的朝珠表示「馬鈴」、朝服上的前後兩塊方形圖案表示「馬披」、頭上的頂戴花翎、項戴則表示「馬鞍」、花翎便成了「馬鞭」。通常在電影中看見朝廷命官上朝時,總會兩袖一伸,雙手活像馬匹的前蹄,恭恭敬敬地往地上一跪,從頭到腳便形成了一匹效忠的「馴馬」。基本上,當時整個朝廷上上下下都好像管馬匹一樣地去管人,皇上就是純種的優質馬,之下就有不同等級好馬、劣馬。據說「拍馬屁」一詞,就是始於這個時期。由皇上至朝官,下屬至庶民都成了馬一樣,在下者不時逗逗在上者的歡心,臣僚們又互相奉承討好,風氣極盛,情況就如在馬匹的屁股上輕抓慢撓一樣,以安慰馬匹的情緒,博取馬匹的歡心,當時的人就是這樣訶諛奉承地辦事,當然現在仍然承繼著這種風氣,否則這種「拍馬屁」的古代文化便會漸漸地失傳了。




清朝官服前标志——七、八品文武官




清朝官服前标志——六品文武官



清朝官服前标志——五品文武官



清朝官服前标志——四品文武官



清朝官服前标志——三品文武官



清朝官服前标志——二品文武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5-2008 11: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朝真的很爛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5-2008 02: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僵尸片看多了--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官员死后穿官服下葬。。。

论坛虚拟分数不能换燕窝的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6-9-2025 03:08 PM , Processed in 0.138217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