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54|回复: 3
|
契丹西辽帝國中亞武功史
[复制链接]
|
|
楼主 |
发表于 18-4-2008 08: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鼎盛與衰落】
後來,耶律普速完與駙馬之弟蕭朴古只沙裏通姦,出駙馬為東平王,又羅織罪名把駙馬處死。駙馬的父親蕭斡裏刺是西遼的元老,官拜六院司大王,是一位權勢人物。當耶律普速完處死駙馬後,1178年,他發動宮廷政變,殺死耶律普速完和蕭朴古只沙裏,將仁宗次子耶律直魯古立為汗,改元“天穆”。西遼在感天后和仁宗統治時期,基本上貫徹執行耶律大石制定的國策,對外派兵,對內生聚,到承天后統治時期國力已相當雄厚,耶律直魯古繼位後,西遼達到鼎盛時期。同時,西遼的統治集團奢侈開始腐化,對外連年用兵,對內加重剝削。
在卡特萬會戰之後,塞爾柱王朝的勢力不僅完全退出河中地區,在呼羅珊地區也日趨衰落,代之而起的是阿富汗古爾王朝。古爾王朝在12世紀末已是阿姆河以南的大國,它於1197年佔領了巴里黑(阿富汗馬紮裏沙裏夫之西北)。該城的統治者原來每年向西遼王朝送繳土地稅,古爾王朝佔領巴里黑後,停止了該城向西遼王朝繳納貢賦。同時古爾王朝還與花刺子模發生衝突,花拉子模沙特克什向西遼王朝求援。使臣對耶律直魯古說,西遼王朝應該出兵報復,不然古爾王朝將像奪取巴里黑一樣奪取花刺子模,然後進攻西遼。
西遼派塔陽古為統帥帶領大軍出征,1198年春渡過阿姆河,進入呼羅珊地區,同時花刺子模沙特克什也率軍到達圖斯。西遼軍隊進入古爾王朝後,佔領了許多地方,到處搶掠、殺戮。西遼軍隊向古爾王朝的巴里黑城長官發出最後通牒:或是放棄巴里黑城,或是送繳像從前一樣的貢賦。巴里黑城長官拒絕了,聯合呼羅珊的一些城堡襲擊西遼軍隊。結果西遼軍隊潰敗,被追逐至阿姆河,許多士兵被趕進河中淹死,共損失一萬二千人。西遼軍隊慘敗的消息傳到巴拉沙袞,耶律直魯吉大為震驚,向花刺子模沙派出使臣索取損失賠償。特克什拒絕。菊兒汗派兵伐花刺子模,失敗而還;花刺子模軍追至布哈拉,並攻下該城。
1203年古爾王朝與花刺子模又發生戰爭。特克什已死,他的繼承人摩訶末沙向西遼派出使臣求救。菊兒汗派塔陽古率領一萬軍隊救援,西部喀喇汗王朝蘇丹蘇丹?奧斯曼也率軍參加。古爾王朝蘇丹什哈布?丁聽到消息後倉皇撤兵,在安都淮沙漠被西遼軍隊包圍,雙方展開激戰。古爾軍隊有五萬人死于戰場,古爾蘇丹逃脫,進入城堡。西遼軍隊又把城堡團團圍困,經奧斯曼說合,古爾蘇丹交出贖金,西遼軍隊釋放了古爾蘇丹。西遼軍隊雖然獲得勝利,但是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對西遼並沒有帶來實際好處,相反卻為花刺子模沙在呼羅珊的發展掃清了道路。
與此同時花剌子模也開始逐步興起,顯露出擺脫西遼統治,在中亞地區稱霸的傾向。隨著花刺子模國力的增強,摩訶末沙不甘心於自己的附庸地位,便停止了給西遼的年貢。耶律直魯古派宰相馬赫穆德三依督責貢賦。當時摩訶末正準備對欽察發動戰爭,既怕西遼大興問罪之師,又不願以藩屬的身份接待使臣,便請母親圖兒罕可敦來處置。圖兒罕可敦以尊崇的禮節接待西遼的使臣,繳納了所欠的年貢,並派出幾名貴族隨馬赫穆德巴依朝見菊兒汗,表示遲納年貢的歉意,保證今後洛守藩屬的義務。但是,摩訶末沙征欽察勝利返回後,不僅停止了對西遼王朝的貢賦,而且開始征服整個河中地區。
1206年布哈拉爆發了桑賈爾領導的人民起義,摩訶末沙認為這是征服河中地區的大好時機,便率軍進入河中地區,攻佔布哈拉,鎮壓了人民起義。摩訶末同西部喀喇汗王朝的奧斯曼結成同盟,與西遼對抗,但被西遼打敗。摩訶末沙退回花刺子模。奧斯曼轉向西遼,並向菊兒汗的女兒求婚,但遭到拒絕,於是再轉向花刺子模。
1210年,摩訶末沙再次出兵,進入河中地,受到奧斯曼的熱烈歡迎;但他們再不是平權的盟友,而是宗主與附庸的關係。摩訶末沙為動員廣大穆斯林支持自己,煽起他們的宗教狂熱,宣佈對西遼進行“聖戰”。他在怛邏斯附近打敗西遼軍隊,並俘虜了其主帥塔陽古。從此摩訶末沙威名大震。
西遼在對付帝國西部的花刺子模國和西部喀喇汗主朝的叛離而失敗的同時,西遼在各個屬國的官員也日趨腐化。東部的高昌回鶻王國於1209年殺死西遼王朝的監督官投靠蒙古國,1211年葛邏祿部首領阿兒斯蘭汗也投奔成吉思汗。這樣,西遼王朝只剩下東部喀喇汗王朝這一個附庸國。後來東部喀喇汗王朝也起兵造反,菊兒汗出兵鎮壓,並把喀喇汗王朝的穆罕默德俘虜,囚禁于巴拉沙袞,才穩定住局勢。但是這時西遼王朝的直轄領地,情況也已與全盛之時不可同日而語。西遼王朝氣數將盡,離滅亡已經不遠了。
【滅亡】
蒙古興起後,乃蠻部被成吉思汗打垮,其王子屈出律及大量部民逃脫。他們奔往別失八裏,從那裏又越過天山到達庫車。屈出律帶領部下在庫車山裏東遊西蕩,既無糧食又乏給養,而跟隨他的那些人已作鳥獸散。
1208年冬,屈出律只好去投奔西遼王朝的菊兒汗。屈出律到巴拉沙袞後,有一段時間為菊兒汗供職。當花刺子模的沙摩訶末起兵反對西遼時,東方的屬國、屬部也起來造反,西遼處境困難。這時屈出律提出讓他去糾集乃蠻舊部,以強大西遼的建議。耶律直魯吉接受了他的建議,賞賜他許多財寶並封他為可汗。 屈出律到葉密立和海押立一帶收集自己的族人,又同其他部落結成聯盟。他率領這支軍隊進入西遼直轄領地,大肆殺戮和搶劫。他向花刺子模沙派出使臣,約定夾攻菊兒汗,瓜分西遼土地。屈出律出兵擊敗西遼軍隊,遂劫掠烏茲幹,又進攻巴拉沙袞,但被菊兒汗打敗,士兵大半被俘。屈出律北走,重新集結兵力,等待時機。
1210年怛邏斯戰役後,花刺子模和西遼各自退兵。西遼軍隊紀律敗壞,沿途燒殺搶劫,人民驚恐。當他們抵達巴拉沙袞時,居民們緊閉城門,拒絕他們入城。西遼軍隊的將領們告訴他們花刺子模已退兵。但居民們不相信,堅持戰鬥了十六天,最後被西遼軍隊用大象把城門攻毀。西遼軍隊入城後,屠殺三天三夜,有四萬七千人被殺。西遼軍隊同時大肆搶劫,得到大量財物。但是這時菊兒汗財政困難,國庫空空如洗。宰相馬赫穆德巴依怕菊兒汗徵收自己的財產,便建議把士兵搶劫的財物集中歸國庫。當將軍們聽到這一消息後,便各自帶軍隊離開菊兒汗,煽動叛亂。
屈出律得知這一情況後,於1211年秋天趁直魯古外出狩獵的時候將其帶軍隊突襲菊兒汗,攫取了政權。《遼史》記載,“乃蠻王屈出律以伏兵八千擒之,而據其位。”屈出律攫取政權後,表面上對菊兒汗很禮敬“尊耶律直魯吉為太上皇,皇后為皇太后,朝夕問起居”,實際上是利用他來穩定自己的統治。耶律直魯吉在鬱抑悲意中生活了兩年,於1213年死去。
屈出律為了取得契丹貴族的支持,娶了西遼王朝的一位公主,並依這位公主勸告,他由基督教改信佛教,並且在全國大力推行佛教,打擊伊斯蘭教。屈出律要穆斯林改奉佛教,至少要穿戴契丹人的服裝,並強制推行,引起人民群眾的普遍不滿。
這時蒙古軍隊已進入楚河地區,原來的西遼官員起兵回應,屈出律南竄,1218年在瓦罕走廊東部的達拉茲山谷被殺。這位末帝在位34年,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結束了耶律大石創建的西遼帝國(詳細情況見成吉思汗攻西遼之戰)。從此中亞歷史進入一個新的時期——蒙古統治時代。
【西遼的官制、政策】
西遼王朝為遼朝的繼續,所以西遼的官制基本上是沿用遼朝的官制,而對附庸國則保存了其原有的制度。遼朝的官制是兩部制:“官分南、北,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北面治宮帳、部族、屬國之政;南面治漢人州縣、租賦、軍馬之事”。《遼史》評論這種制度說:“國制簡樸,漢制則沿名之風固存也”,“ 因俗而治,得其直矣!”這實際上是遼朝統治者根據遊牧民族和農業民族的不同特點,分別設置國家機構進行統治,即定居民族接受地區管理,設置州縣,中央設南面朝官總理軍政事務;遊牧民族仍以其部族為行政單位,設官統治,中央設北面朝官總理部族軍政事務。
這種國家機構的兩部制對於一切立國於遊牧民族而征服了農業地區的政權都有普遍的使用價值,所以耶律大石沿用不廢。耶律大石還為鞏固西遼王朝的統治制定並推行了一套獨具特色的政策;
一,在行政方面。耶律大石在王朝的直轄領地,再不分封,實行中央集權。他勸導自己的親信們要居安思危,戰戰兢兢;不讓將軍們擁有封地。分封制度的弊病為歷來所公認,耶律大石在遼朝崩潰過程中也親眼看到了這種制度的糟糕,於是他取消了分封制,這在中亞史上是一個重大進步,它不僅限制了領主的肆虐,而且有效地保證了中央集權。所以西遼一代,從未見有地方政權獨立、封建領土混戰的記載,這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和生產的發展。
二,在軍事方面。耶律大石不委任將軍為百騎以上的軍官,使其不能叛亂。西遼的軍隊由皇帝直接控制;如征戰,臨時派若干士兵給某位將軍指揮,而不是派遣某位將軍率其所部去執行任務。耶律大石目睹遼朝將領擁兵叛立對帝國覆亡所起的作用,一反祖宗舊章,收回將軍們的兵權,在物質上賞賜他們。這一措施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為保證中央集權、鞏固王朝統治發揮了作用。
三,在賦稅方面。西遼政府為鞏固其統治,對其臣民減輕賦稅,以取得人民的普遍擁護;同時也維護原有制度,特別是所有制,以換取封建地主階級的支持。西遼王朝的這些政策有力地促進了生產的發展和經濟的繁榮。
四,宗教信仰。西遼時期有一顯著特點,各種宗教都允許在西遼的境內存在和發展,契丹人本來信仰薩滿教,仍保持著自己的信仰。佛教在遼朝時期已在契丹上層流行,在西遼時期也如此。佛教在附庸國高昌回鶻王國盛行。景教在巴拉沙袞地區流傳,在喀什噶爾設有教區。猶太教在撒馬爾罕和花剌子模也很流行。至於當地人民信奉的主要宗教——伊斯蘭教,更得到耶律大石的尊重。他用穆斯林方式給下屬寫信,叫他根據當地伊斯蘭宗教首領的意見辦事。屬國的宗教文化,特別是伊斯蘭文化,也得到了比較好的尊重。由於西遼王朝執行比較寬容的宗教政策,各種宗教信仰的人都得到保護,有利於社會的安定,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融合。
五,開明的民族政策。西遼王朝對歸順的國家一律採取保存其原有王朝的政策,讓其繼續統治本土,享有相當的自主權,並擁有軍隊。西遼王朝在這些國家基本不駐紮軍隊。西遼王朝派出官員常駐或定期巡視屬國。他們的任務是監察情況和收取貢賦。西遼王朝的前期和中期與其他附庸國的關係也是良好的。但是西遼王朝後期,這種政策遭到破壞。 西遼王朝採取上述政策,在主觀上毫無疑問是為維護其封建統治,達到長治久安的目的,但在客觀上對社會的安定、經濟文化的發展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在西遼王朝統治時期,中亞社會經濟和文化藝術進一步向前發展,除去勞動人民和知識份子的創造性勞動之外,西遼王朝的上述政策也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4-2008 08: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遼時期的文化】
西遼王朝的創建者耶律大石是一位文化修養很高的契丹貴族。大石生於遼朝末期,在五京俱失,天祚帝一意孤行的情況下,他奮然北走可敦城,轉戰至巴拉沙袞,自稱是為“複大業,以光中興”,即在物力人力具備之後,重建遼國。因此這個王朝以正統自居,典章制度除作必要的變通和修改外,始終頑強地保持著自己的傳統,在各方面都強烈地表現出自己的文化特色。西遼王朝的統治者為了把西域建成“光復舊物”的根據地,把當時最先進的文化推行到自己新建的國家。這時西域正處於封建社會發展的前期,這種推行適應了這種發展趨勢,促進了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
西遼帝國的建立,結束了西域各國內部紛爭不已和各國之間相互侵襲的局面;大一統的出現,使社會秩序比其前其後的朝代都為安定。西遼王朝統治者以儒家思想作為指導,對人民“輕搖薄賦”;對屬國屬部“柔遠懷來,羈縻安撫”;對宗教信仰“循俗寬容”。因此,當地比較緊張的階級關係、民族關係、宗教關係都有所緩和,形成了一種比較安寧、寬鬆的社會政治環境。
耶律大石西征的軍隊中有大批漢人,他們與契丹人一起在傳播漢文化方面起了很大作用。《長春真人西遊記》載,伊黎河谷地區“土人推以瓶取水,戴而歸。及見中原汲器,喜曰:‘桃花石諸事皆巧。’桃花石,謂漢人也。”這裏雖然只舉出漢人把中原“汲器”(轆轤)傳入西域這一事例,但是當地人民明確指出,漢人“諸事皆巧”,足見傳入的先進技術是很多的。長春真人一行在撒馬爾罕見到“漢人工匠雜處城中”,在農村也有漢人,或為地主,或為農民。常德出使西域也見到許多漢人,與當地人民雜居。考古資料證明,在西遼王朝的直轄領地上有很發達的冶煉和兵器製造業,箭簇、斧、刀、短劍、鎧甲各地都有發現,工匠們使用了中原地區先進的鍛造技術,生產鋼制武器。
在建築和造型藝術方面,受漢文化的影響尤為明顯。除巴拉沙袞外,在斯萊堅卡鎮附近、在列別季諾夫卡鎮地區、在亞歷山大古城也發現了哈剌契丹居民點的遺址。它們在建築裝飾方面,總的說來廣泛地表現出漢藝術和漢文化的影響。它在這裏已同中亞文化融合。無論漢族匠人,還是當地建築工匠,都首先利用了漢人的建築技術和材料——瓦、泥塑、火炕式的取暖系統。在亞歷山大古城發現了有代表性的遠東建築材料;方磚、灰色的半圓瓦。在這裏還發現了瓦當。在瓦當上有圖案,中央坐著的是佛,四周是菩薩。哈刺契丹修建的廟宇,用漢人風格的繪畫作為裝飾,有富麗堂皇的塑像。在巴拉沙袞發現了石佛像的斷塊,其身軀比人略高。還發現一尊站在金台座上的佛像,其身後的石板上是光輪和菩薩。除去一些石像斷塊外,還有許多保存完好的泥塑像斷塊:帶有衣服皺摺的軀幹、在藝術處理上很有特色的頭髮。無論是神的外貌,還是其周圍的陪襯物——保衛佛的神獸、簷、蓮花的形狀,都表明這些塑像不僅源於漢藝術的原型,而且也源于古印度古典藝術的優秀模型。
根據西遼的一些官司和官名,特別是在《遼史》中保存下來的一些文法來看。西遼的官方語言應當是漢語。“西遼五主,凡八十八年,皆有漢文年號,可知其在西域曾行使漢文。”但是契丹文也在使用。西遼末年的宰相李世昌就會契丹文,耶律楚材跟他學習遼文且“期年頗習”,把寺公大師的《醉義歌》譯為漢文。李世昌為漢人,在西遼末年尚曉“遼字”,可見西遼也使用契丹文。但是西遼也學習當地語言文字。《元史 哈刺亦哈赤北魯傳》載,西遼菊兒汗召哈刺亦哈赤北魯到巴拉沙袞做汗的兒子們的教師。這位哈刺亦哈赤北魯是回鶻人。西遼給河中地區的詔諭,早在耶律大石時已用波斯語,並按照伊斯蘭教款式行文。西遼軍隊進入中亞後,在生活習慣方面還保持著原有傳統,穆斯林史籍說,耶律大石除中國絲綢外,不穿別的衣服。末代公主渾忽在出嫁時還堅持“按照漢女的習慣”梳妝。常德出使西域見到,阿裏麻裏“回紇與漢氏雜居,其俗漸染,頗似中國”。西遼時期文化對西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深刻的,是漢、唐之後漢文化向西域傳播的又一個新浪潮、新高峰。西遼對漢文化的傳播有力地促進了中亞社會的向前發展。
【西遼皇帝世系】
耶律大石 1132年—1143年在位,使用年號延慶(1132年—1134年)和康國(1134年—1143年),廟號德宗。
蕭塔不煙 1144年—1150年攝政,年號鹹清,耶律大石之妻,諡號感天皇後。
耶律夷列 1150年—1163年在位,年號紹興,耶律大石之子,廟號仁宗。
耶律普速完 1164年—1178年攝政,耶律夷列之妹,蕭斡裏刺為監國,因蕭斡裏刺政變身亡,諡號承天皇後。
耶律直魯古 1178年—1211年在位,年號天禧,耶律夷列之子,統治後期因乃蠻王子屈出律篡位而下臺。
屈出律 1212年—1218年在位,年號天禧(未改元),原為乃蠻王子,後為耶律直魯古的女婿,最後被蒙古人所滅。 |
|
|
|
|
|
|
|
发表于 23-4-2008 04: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錯的歷史
謝謝分享了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