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280|回复: 9

你知道不知道正义反清的太平天国是HAKKANNGIN 来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9-3-2008 0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客家人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作者:罗雄飞    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    点击数:181    更新时间:2007-8-25
        
            
      
客家人是汉民族中的一个民系,主要聚居在闽粤赣边区,广东中西部、广西东部、台湾、海南、四川和东南亚等地也有不少客家人杂居其间。一般学者认为,今广东梅州市是南宋末年以后客家人聚居的核心区域。南宋至清中叶的大部分时间里,梅州市被称为程乡;1773年--1912年,改称嘉应州。
    客家人作为汉民族中的一个民系,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占有着重要地位。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正是由客家人组织发动起来的,因此,太平天国运动和客家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大部分是明末清初由广东迁入广西的客家人的后裔。罗尔纲在《亨丁顿论客家人与太平天国事考释》一文中指出:天王洪秀全以下六人的起义诸王领导集团中有五人是客家人。(1)由《洪氏宗谱》可知,洪秀全原籍广东嘉应州石坑堡,后来才迁入花县。洪秀全的太高祖三公和妣叶氏葬花县,并建立一祠于花县之官禄布,但叶氏没有生孩子,三公的5个儿子均为温孺人所生,温孺人葬嘉应州。其长子英经生于1684年,英经生下5个儿子后老死嘉应州。并且,道光二十七年(1847)英经的一个曾孙庆扬(洪秀全堂叔)负祖先骸骨迁入花县以前,三公后裔一直有人留居嘉应州。(2)这表明洪氏家族是分批迁入花县的,迁入年代最早当在康雍之际,迟至道光末年这一迁徙过程才最后结束。这从洪仁玕的记述可以得到佐证。他说: 三公的“四子中,英纶与英纬最初迁于广州北部的花县”。(3)太平天国的另一重要领导人东王杨秀清,其祖籍也在广东嘉应州,他是“移居广西后的第四代”。(4)冯云山和石达开的祖籍则在与嘉应州相邻的地区。冯云山祖居广东“龙川县石灰窑村”(5);石达开的祖辈原先居住在广东和平县,“于乾隆五十年(1783)左右移居广西贵县北山里那帮村落居创业”(6)。龙川、和平二县虽不属嘉应州管辖,但都属于客家人占绝对优势的客家县。上述表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中的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石达开等人不仅是“客籍耒人”,且大多祖居客家人的核心区域--嘉应州及其附近地区,他们的祖辈从这里迁出的时间并不长,且迁出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和祖居地保持着联系。另外,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领导人中也有一些是客家人。洪仁玕自不必说,根据考查,陈玉成的祖辈先居福建上杭县,南宋时迁居广东韶州府翁源县,清康熙年间,他的祖辈才从广东翁源远徙广西。(7)上杭县和翁源县也都是客家县。这些材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从兴起到失败始终处于客家人的领导之下。
   二,洪秀全、冯云山等在宣传、发动和组织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以广西东南地区的客家人为基础。贵县赐谷村是洪秀全、冯云山传播拜上帝会的第一个重要基地。其“附近一带地方多为由粤迁居之客家人”(8)。洪秀全初到赐谷村时,住在他表兄王盛钧家。这里的一些客家人成了洪秀全在广西的第一批信徒。桂平县紫荆山是洪秀全、冯云山等组织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根据地。冯云山初到桂平县时,以府城南门内的张老水家为落脚点。“张老水,广东客家人,以发豆芽、腌盐酸菜出卖为生。”(9)正是在张老水一家的帮助下,冯云山才得以深入紫荆山区。冯云山到达紫荆山区后,起初住在紫荆山口的古林社,古林社亦“多是广东来的客家人”(10)。冯云山曾在紫荆山大冲曾家“设馆授徒”。这曾家的先祖正是清乾隆年间由广东嘉应州迁居紫荆山的。《曾氏族谱》载:“五十世祖裕振公,在元朝由福建宁化县石碧村迁来广东程乡县”,“七十世祖梅西公,……由广东嘉应州梅子墩于大清乾隆二十五年迁来广西浔州府桂平县紫荆山。”(11)就整个紫荆山区来说,当时约有6000左右居民,在这些居民中“广东迁来的客家人占多数,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占优势。”(12)这些由广东迁来广西的客家人,尽管已阅100多年,但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生活习惯及其客家方言,这为洪秀全、冯云山等开展革命活动提供了很大便利。冯云山到达紫荆山后,正是以客家人为宣传发动的对象。历史学家肖一山指出:“粤东来佃种之客家人,大概多在桂平紫荆山一带,亦有在该县平隘山作烧炭工人者。……贫农、炭工、矿工三种,为当时来人之职业,冯云山初至传教,即以此三种人为对象,而后成为太平天国之基本部队”。(13)这里面提到的来人,主要是客家人。洪仁玕叙述1850年秋天的情形时也说:“上帝会教徒多数为客家人”(14)。紫荆山一带的客家人大量加入拜上帝会,使革命力量迅速发展起来,从而为太平天国运动奠定了基础。
   三,客家人大批加入太平军是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势力壮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客家人大量迁入广西东南地区,进一步激化了这一地区的社会矛盾。清朝前期,广西人口迅速增加,而耕地面积则所增无几,以致人均耕地面积由康熙二十四年(1685)的40.88亩下降到嘉庆十七年(1812)的1.62亩。(15)人口增加的原因一是当地人口自然增长;二是外省人特别是客家人大量迁入。迁入广西的客家人有的被招纳为矿徒;有的在墟镇作佣工或担夫;但大部分都流入农村,从事农业。他们是社会上最穷困的阶层,为了生存,他们只好向地主租佃。于是客土农民间往往发生抢耕现象,地主则乘机加重对佃农的剥削。“山间佃众田稀,供不及求,谋耕急切,则租约必重。”(16)土地上的尖锐对立,加上本地人对语言习俗与自己不同的客家人所抱的本能的排斥心态,广西东南地区的尖锐社会矛盾便以土客矛盾的形式表现出来,并最终发展为大规模的土客械斗。“(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田州……因土客争雄,各集亡命,肆行焚劫。”“道光戊申(二十八年)……邑(贵县)之北岸,土客械斗,杀戳相寻者五年。”“道光二十八年间,桂平金田村黄、谭两姓因事酿斗,参加混斗者中各千余人”。道光三十年,贵县客家人和土人展开全县规模的械斗,互杀40多天。(17)土客大规模械斗,正是社会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为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提供了有利契机。民国《桂平县志》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时,最初不过300人,不久,土客械斗中失败的客家人“男妇老弱三千余”加入起义队伍,“其势始盛”。(18)肖一山也说:“贵县来人(客家人)与土人械斗,……战争越八月,来人终不敌,而相率败走,加入洪秀全上帝会,太平军之势始炽”。(19)可见,客家人的大量参加是金田起义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客家人与太平天国运动的紧密联系,必然影响到太平天国的方方面面,使太平天国的政策、制度及其思想深深地打上了客家传统文化的烙印。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
   (1)罗尔纲:《太平天国史丛考甲集》第二集。从整个史学界来看,人们对于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石达开四人为客家人不存在分歧。但对韦昌辉、肖朝贵的族属问题存在分歧。一些人认为韦昌辉是壮族,钟文典等人则认为韦昌辉是客家人。后来发现的《韦氏族谱》和对安徽宣城洪桥双沟村的韦昌辉后裔所作的调查也支持这一看法。(参考王天奖:《中国近代史文摘》。)有关肖朝贵的争议则更大,目前尚无定论。
    (2)陈周棠校补:《洪氏宗谱》。
    (3)(14)洪仁玕:《太平天国起义记》。见神州国光社1954年第二版《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种:《太平天国》(以下简称《太平天国》)〈六〉,第835页、870。
    (4)(9)(10)(12)钟文典:《太平天国人物》,第116;73;76页。
    (5)陈周棠主编:《广东地区太平天国史料选编》。1986年版,第30页。
    (6)广东和平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编:《和平文史》,第八辑,第3页。
    (7)钟文典:《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籍贯考》。见《文物》,1979年第7期。
    (8)简又文:《太平天国全史》上册,第69页。
(11)转引王庆成:《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第514页。
    (13)(19)肖一山:《清代通史》,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三册,第44-45页,第45-46页。
    (15)参考梁方仲编:《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第392页,乙表71;第400页,乙表76。
    (16)民国《桂平县志》卷二十九《纪政·食贷》。
(17)转引刘佐泉:《客家历史史与传统文化》,第226-227页。
    (18)民国《桂平县志》卷三十三,《纪事》,下篇。


[ 本帖最后由 sinovic 于 29-3-2008 02:08 PM 编辑 ]
单选投票, 共有 13 人参与投票
76.92% (10)
15.38% (2)
0.00% (0)
7.69% (1)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9-3-2008 0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3-2008 08: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国人眼中的太平天国
节选自英人军官F·A·Lindley的《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经过汕头、厦门、福州、上海等地。每到一地,我总是尽量跟本地人相处在一起。我发现他们都深深痛恶当前的统治者。一般人都把残酷、凶狠、口是心非归之于中国人的天性,其实这多半是由于邪恶的满清政府所造成的。这些人从婴儿时代起,就习惯于流血和酷刑的惨象.正象他们的祖先在最近两世纪中被鞑靼征服者所屠杀的惨象一样。统治者的无穷迫害使他们麻木不仁,堕落退化;剃发的奴隶标记使他们带着不自然的烙印;横恣暴虐的专制制度摧毁了并贬抑了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生命财产完全操在最卑鄙最无人心的官吏手里,操在只有贿赂可以动心的审判官手里;凡是反叛异族皇帝的非正义统治的人,按律是“千刀万剐”,凌迟处死,稍涉嫌疑就被砍头,牵连在反叛案件里的人一律格杀勿论:如果中国人沾染了通常是被压迫的弱小者所凭借的狡猾和欺诈,又有什么奇怪呢? ”   
     
  “许多年来,全欧洲都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荒谬最奇特的民族;他们的剃发、蓄辨、斜服睛、奇装异服以及女人的畸形的脚,长期供给了那些制造滑稽的漫画家以题材;同时,使中国人感到陶醉的闭关自守、迷信鬼神和妄自尊大,也经常激起了欧洲人的嘲笑和轻视。可是,在太平军中间,除了面貌之外,所有这些都已绝迹,甚至于他们的面貌似乎也有所改善;也许这是由于他们在身心两方面都摆脱了奴隶地位的缘故吧。”   
     
  “太平军和清政府奴役下的中国人之间的员突出的,最使外国人注意的对照,就是他们的外貌及装饰的截然不同。中国人向来被认为是面目愚蠢、装饰恶劣的民族;而使面容变丑的剃发不能不说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清政府奴役下的任何一个中国人的面部都表现了蠢笨,冷淡,没有表情,没有智慧,只有类似半狡猾半恐惧的奴隶态度,他们的活力被束缚,他们的希望和精神被,压抑被摧毁。太平军则相反,使人立刻觉得他们是有智慧的,好钻研的,追求知识的。的确,根据双方不同的智力才能来看,——再不能有比这更显著的区别,——要说他们是同一国家的人,那简直令人无法想象。太平军是聪敏的、直率的、英武的,尤其他们的自由风度 特别具有吸引力。你可以看见被鞑靼人所征服的中国人的奴颜婢膝;但是太平军纵使面对死亡,也部表现了自由人的庄严不屈的风度。”   
     
  “太平军起义前,中国的情况是极其可悲的:两百年来的暴政压迫,显然消灭了这个国家的一切善良高贵的品德,满清人入侵的恶劣影响似乎完成了对于中国人的道德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全部破坏。”   
     
  “这样,满清政府的排外政策还有什么奇怪呢?闭关自守是清政府的救星;他们的确知道他们的权力是建立在汉族奴隶的软弱愚昧和迷信退化之上。”   
     
  “满洲人的血腥统治,他们的暴虐腐朽,他们篡夺中国王位的非法手段,这是大家所公认的。……自由和正义总是通过反抗暴虐统治而取得进展的,伟大的人民领袖也许是今天的叛徒,可是明天他们得到了成功他们就要成为时代的英雄和爱国者。”   
     
  “满洲统治者的这种残忍暴行继续了很多年,凡太平军所到之地,都浸透了无辜者的鲜血:不但参加革命者的家属全被屠戳,而且成千上万的人都以嫌疑处死。我们难道不记得野蛮的钦差大臣叶名琛的夸口么?仅在广东一省,他在一个月之内就杀了七万人以上!这些人都是和平的乡民,他们并没有犯任何罪(因为当时太平军距离广东很远),甚至也不知道株连他们的亲属,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只是一个满清官吏的屠杀成绩,试想:一批一批戴花领拖尾巴的满清屠夫,将要冷酷无情地屠杀多少生命?这批屠夫从来不敢在战场上抗拒太平军,纵使在深沟高垒之内,倘无外国人帮助也不敢抵御太平军,现在他们却被派来对这些男人的手无寸铁的妇女和家属, 滥施可怕的报复行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3-2008 08: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inovic 于 29-3-2008 08:38 PM 发表
外国人眼中的太平天国
节选自英人军官F·A·Lindley的《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经过汕头、厦门、福州、上海等地。每到一地,我总是尽量跟本地人相处在一起。我发现他们都深深痛恶当前的统治者。一般人都把残 ...







从前多少恨, 多少忠义魂,
多少心酸多少事,
多少悲哀哭泣夜月时。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 本帖最后由 sinovic 于 29-3-2008 09:2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008 06: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之所以要纪念太平天国运动,就是因为他的失败,就像《甲申三百年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8-2008 03: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听说过,但是没有这次这么清楚,谢谢楼主分享~~~明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6-10-2008 01: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知道,从一本朋友介绍的书看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1-2008 11: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知唔知道建立吉隆坡介葉亞來也係客家人來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12-2008 07: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平天國革命,矛頭直指滿清統治者。廢除清朝衣冠服飾,也是一項重要的革命內容。還在由廣西北上的途中,太平軍便嚴正宣稱:“夫中國有中國之形象,今滿州悉令削髮,拖一長尾於後,是使中國人變為禽獸也。中國有中國之衣冠,今滿州另置頂戴,胡衣猴冠,壞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國之人忘其根本也。”(楊秀清、蕭朝貴《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太平天國領袖這種強烈的反清意識,與客家人歷來具有的以中原漢族為正統的民族意識是相一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2-2008 02: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平天国是拜上帝耶稣天父天兄的假洋鬼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5-11-2025 08:21 PM , Processed in 0.136707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