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58|回复: 0
|
拓跋鲜卑人南迁之谜
[复制链接]
|
|
拓跋鲜卑人南迁之谜
发布时间:2008-1-23 15:27:00 作者:龙顺林
http://www.nmgcb.com.cn 2008年01月23日 内蒙古晨报
拓跋鲜卑人在盛乐祭天的雕塑 本报实习记者 龙顺林摄影
内蒙古晨报报道(实习记者 龙顺林)拓跋鲜卑民族在入主中原过程中有过5次大迁徙,是什么让他们抛弃自己的家园不停地往南走?在这个不断前进的过程中他们失去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昨日,记者来到呼市盛乐博物馆进行了采访,终于找到了答案。
首领儿子带回汉朝公主
《北魏盛乐时代》一书记载了一个关于鲜卑民族学习中原先进文化的故事。在遥远的北方达赉湖畔,住着一个勤劳勇敢的少数民族,氏族百姓在拓跋首领的领导下过着安乐的生活。拓跋首领共有9个儿子,老九去了汉朝9年以后,他不但带回了先进的文化和技术,还带回了一个如花似玉、心灵手巧、聪明贤惠的汉朝公主。老九把那些从中原带回来的先进的东西都传授给了自己的同胞。
向南迁徙之谜
西汉初年以前,拓跋鲜卑人住在大兴安岭的深山之中。公元前50年左右,南迁大泽(即今天的达赉湖附近);公元160年到公元170年左右,他们迁徙到匈奴故地(即今天的河套大青山一带);公元258年,拓跋立微迁到今天的盛乐,建立了北方胜极一时的鲜卑国家;公元386年,拓跋王圭再次迁都到平城(即今天的山西大同);公元494年,拓跋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至此,这个来自大兴安岭深处的民族完成了“鲤鱼跃龙门”的最后一跃,高调登上中国的政治历史舞台,成为第一个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
谈及拓跋鲜卑人南迁的原因,北魏研究专家、内蒙古博物馆的傅副馆长说:“拓跋鲜卑人南迁有3个原因,第一是当时北方恶劣的自然环境,鲜卑民族开始迁徙,寻找更好的生活环境;第二是当时匈奴的衰落,匈奴西迁,给拓跋鲜卑人南迁留下了地方;第三是历来北方少数民族都在不断地向南迁徙。”
南迁中学习中原民族优秀的东西
傅副馆长认真地说:“拓跋鲜卑民族在南迁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中原民族优秀的东西,但是同时也保留了本民族优秀的东西。他们在这个蜕变成长的过程中不能说他们抛弃了本民族的东西。”
为中原带来新鲜的血液
傅副馆长说:“拓跋鲜卑民族在入主中原的过程中,带来的不仅是野蛮,他们还带来新鲜的血液,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从外在来看,在鲜卑人来以前,中原人无论男女在穿着上都是上衣下裙,但是鲜卑民族来了以后,中原的男子都像鲜卑人一样穿裤子了;另外,北方民族能征善战,尚武的精神也对中国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北方民族的那种能包容的、博大的胸怀也对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