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049|回复: 9

月亮的秘密

[复制链接]
O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31-3-2004 12: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月亮的秘密 一回

電子電腦按照天體力學的控制資料,無論如何解釋不了月球軌道。

  月球有著"神奇的巧合",它的直徑是太陽的1/400;它到太陽的距離恰巧是到地球距離的400倍,所以從地球上望去,它不大不小,正好處在可以發生日全食的位置上!

  阿波羅登月計劃給人類帶回了對於月球更多的疑問。

  800多名科學家分析了阿波羅12號飛船帶回的兩塊岩石,經"鉀-氬測定法"測定,這兩塊岩石的年齡有200億年,而地球的年齡只35-50億年,太陽系的年齡也才50億年。同時科學家在月表岩石中發現了六種地球上沒有的礦物質。

  月球上的環形山大小不一,有的直徑2-3公里,有的直徑幾百公里,但所有環形山的深度卻是一致的,這能說環形山是隕石撞擊的結果嗎?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的威爾金斯博士認為:"有各種跡象向我們暗示,月面下有30-50公里厚的殼體。"

  月岩密度是地岸密度的1.25倍,而月球引力只有地表引力的六分之一,這果真說明月球是一個中空體嗎?

  1972年5月13日,幸運的事件發生了,一顆巨大的隕石撞擊月面,給了人類測量縱橫月震波的絕妙良機,分析認為:月球很可能是個中空體。

  如果月球人真像畢德格拉斯所說比地球文明先進十五倍的話,那麼類似愛因斯坦"統一場"的理論在我們看來,無疑是小學算術或嬰幼兒啟蒙讀物。

  月亮是離我們地球人類最近的星體,而我們對月球的疑問卻多得不勝枚舉。

  同時,月亮是與人體生命具有直接關係的星體,比如顯見的例證有:月亮周期與人的情緒周期一致,與女性的生理周期吻合,甚至與人的手相有關;至於地球氣象方面,專家們會舉出數不清的現象。

  若是從天文學角度考察月球謎案,相信目前還不可能取得明晰的答案。我們的探索主要限於在文化史學中考察月球與人類的相關記載和傳說。

  人類對於月亮的探索古今不衰,除了神話傳話而外,古代典籍中還有有關月亮天文現象的詳細記載。在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更實施了阿波羅探月工程。但是儘管如此,月亮之謎仍未有稍緩。

  我們在這裏提出的關於月亮的假說絕非閉門造車式的突發奇想,儘管這觀點本身具有驚人駭世的爆炸性。

  月亮的許多方面具有鬼斧神工的構造痕跡,破譯月亮的秘密,毫無疑問地可以作為破譯地球人類生命現象的一把鑰匙。事實上,不少占卜者推算人的凶吉禍福,均是以月亮的運勢相聯繫的。幾年前亞太地區召開的一次有關子午流注的醫學學術會議,以大量翔實的資料論證了月亮對人體功能各系統的影響,這種影響是非常格律,完全可以用圖表反映的,甚至人的死亡概率均可以按此測算。這樣說來,占卜者以月勢來測人生,或者自有其高妙之處亦未可知。

  在我們刻畫的遠古歷史圖景中,月亮作為負有使命的智慧太空船,駕臨地球開始了人類生命的再造工程,演化出一幕幕恢宏壯烈的天體生命史詩,這就是全部謎案的由來。

[ Last edited by ian_lim on 31-3-2004 at 01:00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O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31-3-2004 12: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月亮的秘密二回

二回

是幻想、還是真實?

  浩月當空,盈虧有序,很早以來就吸引人類對它產生無限遐思。在世界各民族早期的原始宗教裏,對月亮的崇拜十分普遍,許多民族都把月亮視為豐產之神,甚至認為使值物生長的是月亮而不是太陽,巴比倫人認為,從月亮產生各種植物的生命;巴西的土著人則認為,月亮創造了一切植物,因而稱月亮為植物之母等等。總之,許多民族都把月亮看成是生命存在的根源,並產生了一系列神話。

  中國關於月亮的神話最早載於《山海經》、《楚辭》、《淮南子》等古籍中,而且,這些傳說無一例外都把月亮與某種生命相互聯繫,比如說,屈原在《楚辭·天問》裏就責問月亮說:你肚子裏養個兔子幹什麼?而《淮南子》則認為"月中有蟾蜍"。有衣人解釋說,因月色潔白和白兔相類,故將月亮與免相聯;還有的人認為,蟾蜍夜間活動與月亮活動規律相類,兩者因為近似性聯繫在一起。這兩種解釋太過牽強。我們認為以上傳說旨在說明"月中有生命"這一古老的觀點。中國天與月亮最著名的神話是"嫦娥奔月"的傳說。

  相傳,在堯帝的時候,天上不知為什麼,一下子跑出十個太陽,它們都是天帝的兒子,十日並出,地上草木皆枯,人類大受苦難。天帝帝俊命令天國中一個擅長射箭的神--羿,到人間解決這個問題。於是,羿領著妻子嫦娥(有的書中叫姮娥),來到人間。羿看見人類受苦的樣子,心裏很難過,忘記了太陽是天帝的兒子,引弓搭箭,連續射落九個太陽,還要再射,堯帝認為太陽也有利於人間,就偷偷拿走了羿的一支神箭,一個太陽才倖免於難。

  羿射死九日,得罪了天帝、雖然功勞顯赫,還是被天帝革除了神籍,與妻子嫦娥永遠住在人間,從神變成了人。嫦娥可受不了這種處罰,她怨恨羿連累了她,每天纏著羿要重返天官。羿沒有辦法,只好跑到住在西昆侖山的王母娘娘那裏求長生不死之藥。據說,西王母的藥不但可以長生,吃多了還可以肉體飛仙。大約西王母看在羿射日功勞上,給了他一些不死之藥。

  羿高高興興回到家,準備選個好日子,與妻嫦娥一齊吃下不死之藥。可懷有私心的嫦娥,乘丈夫不在的機會,偷偷把不死之藥統統吃了下去,頓時感到身體輕飄飄,一直飄到空中。可去哪里呢?她怕天神們嘲笑她背叛了丈夫,就一直朝月亮奔去。從此以後,月亮上就有了人--嫦娥。大約到了很晚的時候,人們覺得嫦娥一個人住在月亮上太冷清、太寂寞了,於是又好心編了另一個故事,說有一個叫吳剛的人,因為學仙有過,所以被罰到月亮上去砍桂樹,實際上是為了跟嫦娥作伴。

  "嫦娥奔月"的神話,它的主題是想說明月亮上有人居住,而且為什麼會有人居住的問題。月亮上有人居住的觀念,不僅僅存在於中國,世界上許多民族,都有類似的看法,有些並非是神話。

  大哲學家和科學家畢得格拉斯就相信月球是不尋常的星球,他認為月亮並不是荒漠的世界,而是存在著相當發達的文明,他十分肯定地說過:"月球人是十分優秀的,他們的歷史比地球人類的歷史古老十倍。"據說,畢得格拉斯的觀點是從埃及一個大祭司那裏得到的。在古希臘神話中,象徵智慧和文化之父的天神俄耳甫斯也曾說過:有某種人類居住在月球上,他們都居住在月球的內部。古希臘神話還認為:地球人所謂的神,就是住在月球裏的人。

  1600年,開普勒出版了《夢》一書,這是一部純幻想作品,說是人與月球人的交往,書中談到了許多不可思議的東西,像噴氣推進,零重力狀態,軌道慣性及宇宙服等等,人們至今不知,近四百年前的開普勒是根據什麼想象出這些高科技成果的。大約在18世紀,約翰·威爾金斯牧師也出版了一本叫《新世界的發現》的書,書中威爾金斯認為:月球是中空的,裏面住著某種人類,他們的文化十分發達。在古代埃及,人們把月神當作智慧和文化之神加以崇拜。

  來自古代的神和傳話,使我們對遙遠的月球產生了各種各樣的遐想與深思:月球上真的有人居住嗎?月球真的是一個空心的球體嗎?這些是幻想,還是真實?

  長期以來,科學家對月球也產生了諸多的疑問,認為月球是個十分奇怪的東西。之所以說它奇怪,是因為月球作為一顆自然星球不該有那麼多的巧合,是因為現代科學理論無法對它做出合理的解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O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31-3-2004 12: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月亮的秘密 三回

三回

 到目前為止,關於月球的起源,一直是科學家爭論的熱點。可一百多年過去了,科學界的爭論不但沒有統一,反而分歧越來越來。1969年,當美國實施"阿波羅"登月計劃的時候,許多人都大松一口氣,認為這次人類登月可以徹底結束關於月球起源問題的爭論。然而沒有想到的是,"阿波羅"登月計劃不但沒有帶回科學家們預期的答案,而是帶回比登月以前多出不知多少倍的新疑問。這樣一來,關於月球起源問題又再一次成了爭論的焦點。

  人類關於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三種假說:一、捕獲說;二、同源說;三、地球分襲說。所謂的捕獲說是指月球是地球引力從空中抓過來的。持這一假說的人們認為,月球原來是太陽系或宇宙中一顆自由自在的行星,當這顆冒失的行星間到地球引力範圍之內時,立即被地球老實不客氣地把它強行留在軌道上,成了地球的衛星。但是,這一假說從天體力學的角度來講,有許多致命的弱點,同時在統計學上也是站不住腳的。難怪不少天體物理學家和天體力學家認為:地球捕獲月球作為衛星的可能極小,甚至完全"無此可能。"
  地球有能力把月球"抓"過來嗎?好象不太可能。月球的直徑是地球的1/4,這麼巨大的衛星在我們所知的宇宙中還是絕無僅有。太陽系最大的衛星除月球外是木星--木衛3號,但它的直徑也只是木星的l/27。要想在宇宙中抓住這樣大的衛星,地球顯然有點力不從心。另一方面,月球雖然在地球軌道上,但它離地球又太遠了,在現在月球這個位置,實際上地球對它的引力影響遠遠沒有太陽對它的引力影響大,單從引力的角度說,月球被太陽吸引過去的可能性要遠遠大過地球,可它偏偏成了地球的衛星,這不是很奇怪嗎?

  還有一個情況,太陽系中有一巨人,那就是木星,它的直徑是143,200公里,相當於地球的11.23倍,由於它的密度比地球要小,雖然體積是地球的1415倍,但質量只是地球的318倍,儘管如此,它也比地球大得多,具有極為強大的引力。美國華盛頓的卡內基研究所,用電腦進行類比試驗的結果表明,木星的引力是地球的一個自然屏障,它將來自太陽系以外的天體吸引向自己,使地球免遭巨型隕石的轟擊。他們認為,如果沒有這道屏障,地球遭外力撞擊的可能會比目前增加1

  倍,大約每十萬年一次,那樣地球就不會出現人類。如果月球是太陽系以外的天體偶然闖入,那麼它會被距地球9.67億公里的木星吸引過去,而不會成為地球的衛星。有一位科學家曾提出這樣的疑問:"月球在離地球那麼遠的地方究竟要幹什麼?作為地球的衛星,它離得如此之遠;我們要承認它是地球'俘獲'的,可個頭又出奇的大,它又圍繞著地球沿一條圓形軌道旋轉,這太令人無法想象了。"除非月球是"自願"被地球捕獲的,否則絕無可能。

  從地球上望月球,它看上去與太陽的大小差不多,造成這種錯覺是距離奇怪的安排。月球的直徑是3476公里,而太陽的直徑是139.2萬公里,也就是說太陽的直徑是月球的400倍。但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是14960萬公里,地球到月球的距離只有384401公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月球到地球的距離剛好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1/400,所以從地球上望去,月球和太陽大小差不多,這樣月球就正好處在可以發生日全食的位置上,月球不大不小,準確無誤地與太陽重合。天文學家把這一奇怪的現象稱之為"天文學的事故",因為這用天文學原理是無法解釋的。

  如果月球真是被地球"俘獲"的話,那這種神奇的距離安排,也太令人吃驚了,正如有些科學家指出的那樣,"就算是偶然發生的,也未免過於離奇了"。

  天文學家洛希研究推導出一條天體力學定律--"洛希極限"理論,即衛星圍繞行星旋轉是由於不斷受到行星強大引力的吸引所致,離行星越近,這種引力也就越大。近到超過這條極限時,衛星就會被引力摧毀。但如果超出這條極限時,衛星就會掙脫行星引力飛去,也就是衛星被行星引力吸引又不會被引力"撕碎"的安全極限距離。可奇怪的是,假如"俘獲"說是正確的話,那麼當初月球沿一條切線通過地球旁側沒有被"撕碎"已經是怪事,而現在它又呆在它本不該呆的地方,不更是怪事一樁嗎?運用電子電腦控制太空船飛行姿態及速度的專家們普遍認為:月球要造近地球,又不至於與地球迎頭相撞,還要在地球軌道上運行,實際上是不可能的事。言下之意,除非月球也有一套類似電子電腦的控制系統。科學家沃爾特·薩裏班說:"天體力學可以計算出在引力相互作用下某個天體運行的情況,但是對月球如何來自遠方,被地球引力俘獲,躍上地球軌道……卻無能為力。"

  俘獲說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無法解釋現在月球的軌道形狀。大家知道,現在月球繞地球旋轉的軌道幾乎是個圓形。星際間自然運行的星球速度大得驚人,一般的星球可以達到每秒幾十甚至上百公里的速度,地球繞太陽運行的速度也有每秒30公里。如果月球是俘獲的話,那麼地球俘獲這麼大個頭工星的空間十分狹窄,這就要求被俘獲的星球以適當的速度、適當的角度,十分準確地進入這條狹長的空間,如果角度過小它將穿出引力之外,如果角度過大它就會一頭撞向地球毀滅,這是一個極為高難的動作,比體操運動員的動作不知難多少倍,它要求相當的精密、準確。這與"阿波羅"飛船太空飛行一樣,在飛船接近月球的時候,為了將飛船送入月球軌道,就必須重新啟動火箭發動機,調整飛船的速度和飛行姿態,這一切都必須借助高精密的電子電腦來完成。由此可見,月球進入現在的軌道是上帝的巧妙的安排,而且這個上帝肯定懂電子電腦。再者,即使月球誤打誤撞進了這條軌道,根據引力的規定,它也該沿一條扁形的橢圓軌道運行,而實在不該像現在這樣沿一條近圓形的軌道運行。月球是在發什麼瘋?

  根據傳統的科學理論,月球作為地球的衛星,在遙遠的年代裏比現在要離地球均勻得多。因為根據物理學法則,一切衛星都以螺旋線緩慢地向它們環繞運行的行星表面靠近,越是小的衛星,其靠攏的速度也會越大。然而,十分奇怪的是,現代天文學研究,目前月球的軌道已在不斷地升高。雖然每年升高的幅度很小,但是確在升高、遠離,這與傳統的物理學法則完全是背道而行的。如何解釋這一現象呢?只能認為,月球在被某智慧力量"操縱"著。

  月球是如何來到地球,如何進入現在這條軌道,實在令科學家們大惑不解。它存在那麼多的偶然和巧合,使許多科學家認為:從自然狀態去解釋月球的存在簡直是太困難,而且幾乎是無法解釋的。著名的美國科學家威廉·羅伊·謝爾頓在《征服月球》一書中寫到:"為了將月球維持在現在的軌道上,承認有某種因素使月球就範是重要的,因為'阿波羅'太空船在距離地面150公里的軌道上繞地飛行,要90分鐘旋轉一周的話,它(月球)就必須每小時飛行2.9萬公里。與此同時,某種因素也必須準確地讓月球以一定的高度和速度運行。只要保持一定的方向和速度,它就不會偏離地球軌道。看一下人類當初如何使第一顆人造衛星進入軌道就明白了,不過人造衛星雖然要保持一定的速度、高度和方向,由於它不會偏離軌道,所以不見得一定要微妙的地球引力與離心力來保持平衡。"謝爾頓還指出:"過去在討論月球起源問題時,科學家們幾乎費盡了心機,但問題仍舊是問題。他們對月球準確地選擇了這麼一條軌道感到無法理解--肯定存在某種因素,它使月球以現在的高度和速度運行"。謝爾頓所指的"某種因素"是什麼呢?除非用某種智慧的方法將月球送入軌道,否則一切的疑問依舊是疑問。在這種背景下,蘇聯的科學家提出了"月球--太空船"的假設,月球的眾多偶然和巧合在這一假說下統一了起來,並反過來作為這一假說的證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O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31-3-2004 0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月亮的秘密 四回

四回

關於月球的另外兩種假說是同源說和地球分裂說?

  同源說的根據是宇宙大爆炸的理論。大約200億年前,整個宇宙收縮,所有的宇宙物質被壓縮在一個極小的點上。突然有一天,這個密度難以想象的點發生了大爆炸,宇宙物質向四處擴散。擴散過程中的旋轉力形成了一個又一個宇宙塵埃團。這些塵埃團在高速旋轉的中間產生了恒星,恒星的四周又出現了行星,行星的四周形成了衛星。1929年,美國的哈佛爾通過光譜分析發展,所有的恒星正飛離我們。離我們2.5億光年的一座星雲,正以每秒6700公里的速度飛離太陽系,離我們12.4億公里的牽牛座也以每秒39400公里的速度運離我們,這就是所謂的"紅移"現象。比如,我們找一個汽球,隨便在汽球上點一些墨點,等吹起汽球你就會發現,隨著汽球的膨脹,這些墨點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大,宇宙膨脹與此相類似。

  根據這一理論產生了地球--月球同源說。在大爆炸宇宙物質擴散當中,最早形成了太陽系宇宙塵埃團,這個團狀的物體圍繞一個中心高速族轉,中心四周的物質逐漸凝聚成太陽,四周旋轉中的物質,漸漸形成了行星和衛星,地球與月球就是這樣形成的。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在地球形成初期,曾發生反復分裂,由於一次巨大的爆炸,將地球上的一部分物質給"拋"了出去,於是形成了月亮。據說,現在太平洋的面積與月球的面積差不多,故而有人認為地球在"擠"出一部分物質之後形成了太平洋,主張這一假說的科學家還把環太平洋火山帶作為證據。

  這二種假說必須找到一條有利的證據,那就是月球與地球的年齡要相等,而且月球的物質構成要與地球的物質構成一致。從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太空船第一次登上月球開始,人類又先後六次登上了月球,耗資達250億美元。宇航員從月球上帶回的月面表層原始標本有2000多塊,總重量達400公斤。但800多位科學家在分析這些原始標本的時候,產生了更多的疑問,震撼和動搖了月球同源與分裂二種假說。

  首先,是關於月球的年齡問題。迄今為止,科學家在地球上發現的最古老岩石是35億年,這種岩石是在非洲大裂谷中發現的,據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大陽的年齡大約是50億歲,地球的年齡大約是46億歲。而第一次降落在月面的宇航員尼爾·阿姆斯壯信手撿起的月面岩石其歷史都在36億年以上。在以後的數次登月中,宇航員從月球表面帶回的岩石中還有43億年,甚至45億年以上的東西。"阿波羅"11號飛船帶回的月面土壤標本據信歷史已達46億年。46億年前後,正是太陽系剛形成之際,這麼古老的岩石不該出現在月球表層。不可思議的是,這種月球的土壤顯然比它周圍的岩石還要"年長"1億年。如果說,現代探測鑒定年齡的方法有錯誤,那麼這種錯誤不論是對地球還是月球都是一樣的,不該有如此大的差別。難道說美國的宇航員是帶回了一些極個別的標本嗎?事實證明好像並非如此。原蘇聯的無人月球探測器也獲得了與美國相同的結論。

  驚奇還不止以上這些。人們將月表岩石用"鉀--氬測定法"測定發現,有的月表岩石竟達70億年,在"阿波羅"12號飛船帶回的岩石中,有兩塊的年齡竟是200億年,而這200億年相當於地球年齡的四倍。科學家認為,這是我們宇宙中所發現的最古老的東西,因為我們現在所知的宇宙的年齡也不過200億年,那麼就是說月球不但比地球、太陽更古老,幾乎與宇宙同齡,這太不可思議了。即使從最保守的年代估計,月球也有50-60億年的歷史。這個年齡說明,月球根本不是太陽系的東西,它誕生在宇宙中的某一個角落裏,不知穿越了幾億個恒星系,也不知經過了多少時光,才來到我們太陽系,在它極為漫長的旅行過程中,並沒有被其他恒星系的星球俘獲,這的確是個奇跡。

  其次,是關於月球構成的問題。根據"阿波羅"帶回的月表岩石分析,構成地球和月球的物質不太一樣,這與我們發現的"自相似"理論有些出入,這種理論認為,宇宙中的所有物質,包括天、地、生命,構成它們的元素在種類和數量上幾乎是一樣的,並符合黃金分割比值0.618。按照這一理論和月球是從現在太平洋所在區域脫離地球的假說,那麼月球就是應該是由與地球相似的物質構成,然而,實際情況卻大相徑庭,月球和地球的物質構成相去甚遠。科學家在月表岩石中發現了六種地球上沒有的礦物質。這些發現不但沒有成全"地球-月亮"母子說的假說,而且還徹底否定了地球和月亮是同期由宇宙塵埃和氣體形成的"同源"假設。

  以上三種月球起源假說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陷,而這些缺陷又遠不是用科學所能解決得了的,故而現在有一種新的假設,即"月球-太空船"假說,認為在宇宙的某個角落裏有一種較我們地球進化先進幾十倍的高智生物,他們出於某種目的,使用了某種技術,將一個小行星內部挖空,改造成巨大的太空船,然後經過漫長的年代,穿越了許多恒星系來到我們地球軌道,這一假設可以解決許多現代科學無法解釋的月球神秘現象。我們傾向於這種假說,因為這一假設與上古神話所記述的事件有許多一致的地方,甚至雙方可以互證

[ Last edited by Ong on 31-3-2004 at 01:07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O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31-3-2004 0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月亮的秘密 五回

五回

月球環形山之謎

  月球不但從起源上是個神秘的星球,其自身也有許多令人不解之處,據歷次太空船拍回的月表照片顯示,月球顯然是個月貌分配極不平衡的星球。大家知道,月球的地貌分三種,即環形山、山脈和月海。月球向著我們這一面的環形山和山脈很少,而且有一大片平坦的月海,出乎意料的是,月球背面的照片顯示,那裏的環形山竟是那樣密集,一個緊挨著一個,與月球正面的地貌完全不相同,這是自然形成的嗎?對環形山的形成,一般認為那是小天體或隕石撞擊後留下的"星傷",像我們地球上的隕石坑。但奇怪的是,為什麼隕石過多撞擊月球的一面,而另一面卻比較少呢?月海是那樣平坦,絲毫沒有被撞擊過的痕跡,難道在千百萬年裏竟未發生過一次撞擊事件?科學家們認為,月球如果曾穿行過一條隕石帶,那麼來自哪一方面的隕石都基本相等。月球的這種地貌很顯然不是自然形成的結果。

  如果環形山真是像人們認為的那樣,是由巨大隕石撞擊形成的,那麼月球環形山本身就立即否定了這一看法。如果一個巨大的隕石以每秒4.8萬公里的高速撞擊月球的話,那麼其效果相當於一枚數百萬噸級的核彈。比在廣島爆炸的小原子彈要大得多。蘇聯科學家說,一個重百萬噸的隕石給月球造成的破壞相當於爆炸一枚一萬萬噸級的核彈,因此只有上百萬噸的巨型隕石才能給月表造成如此巨大的破壞,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按一般道理,大的隕石撞擊後形成深坑,小的隕石撞擊後形成淺坑。對天文學家來說,月球環形山的成因是一個不易破解的謎案。月亮上的環形山與月球體積相比,有些大得出奇,這本身就是一條奇怪的現象,在如此巨大的連續撞擊下,月球沒有被撞碎,本身就是一個奇跡。不但如此,月球上的環形山不論有多大,可深度幾乎一致,大多數都在4-6公里之間。有些環形山達到直徑160公里,可深度卻只有2-3公里。這是為什麼呢?

  據科學家推測,一個直徑80-160公里的隕石撞擊月面,由於其能量相當於幾百萬噸級的核彈爆炸,所以會在月面形成一個深坑,按這樣大的衝擊力計算,撞擊月球的隕石應在月面撞出一個深達幾百公里的深坑,甚至有科學家認為,一個直徑6公里以上的隕石,也會造成一個比直徑大4-5倍的深坑。可奇怪的是,月球上沒有一個隕石坑是按科學家們的推測出現的。月面上最大的環形山是加加林環形山,它的直徑是280公里,可深坑僅有6公里。一般直徑200公里左右的環形山,深度大約都在3-4公里。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科學家們迷惑不解。

  科學家面對如此分佈的地貌及深度差不多的環形山陷入了困境,以往的科學理論和各種各樣的統計、計算統統失去了效用。"月球-太空船"假說認為,月球奇怪的環形山並非自然形成(自然的確無法形成類似的環形山),而是被智慧生物改造而成的。它實際上是"月球-太空船"最外面一層防護層,通過對月球物質密度的分析計算,他們認為,一顆較大隕石撞擊到這層防護層上只能形成一個小坑,最多不超過4公里。在無法科學解釋月球環形山的情況下,這個解釋恐怕是最合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O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31-3-2004 0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月亮的秘密 六回

六回

月球真的是中空體嗎?

  屈原《楚辭·天問》提出這樣一個奇怪的問題:"夜光(月神)何德,死而又育?厥利維何,而顧冤在腹?"竟然問月亮說:你腹中養個兔子幹什麼?這是中國關於月球是中空體的最早疑問,由此看來,這個問題的提出有2000多年了。1950年,英國皇家天文家會的月球研究權威人士威爾金斯博士在其所著《我們的月亮》一書中,直接了當提出:月球是個中空的球體。在這本書的第十三章中他寫到:"有各種跡象向我們暗示,月面下有30-50公里厚的殼體"。同時他認為:"肯定沒有人想象月球居民會住在精心建造的帶有隧道的月球空洞內,月球內部的空調准是個妙不可言的世界,在寂靜和黑暗中,無數結晶物散佈在洞穴壁上,像樹枝一樣分別延伸的空洞或直接通向月面或與月面的裂縫相接,這種奇景將使最先踏上月球的人大為驚異"。月球果然是個中空體嗎?

  在人類未登上月球之前,科學家們推測:月球岩石的密度可能小於地球岩石的密度。然而,"阿波羅"登月計劃帶回來的月表岩石密度卻大於地球岩石。實測表明,月表岩石的密度為3.2-3.4克/立方釐米,而地球岩石的密度是2.7-2.8克/立方釐米,而且月球越往下密度越高。第一次登月的宇航員為把一面美國國旗插入土中,曆盡千辛,兩個人輪流鏟土,但也只能把旗杆插入幾釐米。後幾次的宇航員是帶著電鑽到月球去的,但最多也只能打進75釐米,如果在地球則毫不費力打進360釐米。如果按照這一現象推測,月球的中心應該是一個由大密度物質組成的內核,這樣一來,月球的總質量就會比現在計算的要大得多,相應的其引力強度也要大一些。考慮到月表距月中心比地表距地中心要近得多,再加上它的總質量,引力會比我們想象的要大得多,可沒想到月球的引力只有地表引力的六分之一,好像月球引力與其密度無關一樣,這說明了什麼?這只能說明月球是一個巨大的空心體。

  1969年,阿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在登月中安放了"無源地震儀--月震偵察測量器",以後的幾次登月活動都安放了這種儀器。這些儀器自動工作,可以把測到的數據傳回地球,這樣人類就可以直接掌握月球的震動情況。但是當月震發生之後,科學家卻面面相覷了。

  "阿波羅"13號太空船在進入月球軌道的時候,宇航員用無線電遙控的方式使飛船的第三級火箭撞擊月球,其能量相當於11噸TNT炸藥爆炸的效果,地點選擇在距"阿波羅"12號安放的月震儀140公里處。然而,奇怪的是這次人為製造的月震竟持續了3小時,月震的深度達35-40公里,直到3小時20分鐘後月震才漸漸消失。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地震專家們驚愕不已,無法對這次月震為何能持續如此長時間作出科學的解釋。但科學家不甘心,又利用"阿波羅"14號的S-4B上升段的火箭去撞擊月球,結果又引起了一起達3小時的月震,深度還是35-40公里。在此之後,又利用"阿波羅"15號的火箭製造月震,震波竟傳到了1100公里遠的風暴洋,甚至到達弗拉矛洛高原的地震儀。如果用同樣的方式在地球上製造地震,震波只能傳1-2公里,也不會出現持續1小時之久的震動。

  如果我們用同等力量去敲擊兩個懸空的金屬球,一個實心球,一個空心球。那麼我們就會發現空心金屬球的震動時間遠比實心球要長得多。科學家目前所面臨的問題就與此相類似。通過數次人為製造的月震顯示,月球內部的結構肯定與地球不同,否則就不會發生類似的震動。從其震動的特點來說,十分像空心球體的震動。因此,就連最保守的科學家也認為,雖然不能得出月球內部完全是空洞的結論,但至少可以證明月球內部存在著一些空洞。

  但以上這些試驗還不能得出最後的結論,因為光有月震的橫波並不能完全說明問題,而人類在月球上安放的地震儀距離又過分接近,因而測不到月震的縱波。如果月球的確是中空的,那麼縱波根本不會通過月球中心,而橫波則會在月球殼體上反復震蕩。科學家希望月球能發生一次較大的隕石撞擊,通過測量縱、橫月震波傳播的時間差異,來證明月球內部是否中空。幸運的是,這種概率極低的事件竟然發生了。1972年5月13日,一顆巨大的隕石撞擊了月面。其能量相當於200噸TNT炸藥爆炸後的威力,參與"阿波羅"計劃的科學家給這顆隕石起名為"巨象"。"巨象"造成的巨大震動確實傳到了月球內部,如果月球是個實心球體,那麼這種震動應該反復多次。但是,事實再一次令科學家失望,"巨象"引起的震動傳入月球內部以後,就如同泥牛入海,全無消息。發生這種情況只能有一種可能:震動的縱波在傳入月球內部後,被巨大的空間給"吃"掉了。

  以上的研究表明,月球很可能是個中空體,而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卡爾·薩根博士卻認為"自然形成的衛星不應該存在內部空洞",這也是科學家們的普遍看法。這樣,我們只能承認"月球-太空船"的假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O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31-3-2004 0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月亮的秘密 七回

七回

美國究竟知道什麼?

  從1969年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之後又先後實施過六次登月計劃,但奇怪的是,美國突然終止了登月計劃,轉而發展太空梭。美國的這種太空策略的巨大改變,使人們迷惑不解,既然人類對月球的瞭解如此之少,謎案又如此之多,為什麼要終止登月計劃呢?很明顯,美國之所以終止登月計劃並不是從經濟和技術這兩個角度去考慮的。終止登月計劃,與美國總統雷根提醒人們注意外太空人的入侵有什麼聯繫呢?

  世界上許多報導說美國曾有意掩蓋了有些登月資料,比如,有報導說在美國第一次登月時曾拍攝下一幅照片,宇航員在月球表面發現了二十幾個人類腳印。所以,世界上許多人認為,美國知道許多人們所不知道的東西。這些東西又是什麼呢?從現有逐漸透露出來的消息看,美國終止登月計劃很可能是迫不得已。

  世界上許多無線電愛好者,在美國實施"阿波羅"登月計劃的時候,都知道這樣一件奇聞。當阿姆斯壯在和代號休士頓的指揮中心聯繫時,突然吃驚地說:"這些東西大的驚人!天哪!簡直難以置信,我要告訴你們,這裏有其他太空船,它們排列在火山口的另一側,他們在月球上,他們正在注視著我們……"。此時,電訊信號突然中斷。阿姆斯壯看到了什麼?人們至今不知,事後美國宇航局沒有做任何解釋,但也沒有否定。在後來"阿波羅"15號登月的過程中,地球上的接收人員聽到了一個很長的哨聲,隨著聲調的變化,傳出了一個由二十個音節組成的一個短語,而且重復多遍。對此,美國宇航局同樣沒有作出解釋。也有消息說,在美國實施登月計劃的過程中,曾發現月球軌道上有智慧生物所造月球衛星,它在月球軌道上不知運行了多少年,只是在美國登月計劃中才突然重新起動開始工作。

  1968年12月21日,美國在甘乃迪航太中心向月球發射了第一艘探測飛船,當這艘飛船進入月球軌道之後,宇航員在100公里高空用望遠鏡照相機拍攝了第一張月球背面照片。許多年後,人們在研究這些照片的時候意外發現,在火山口中有一個大約10公里的圓形物體,它十分規則,不像是自然之物,看上去好像正在著陸或起飛。托思·威爾遜在其所著《月球的居住者》一書中透露了發現這個物體的經過,書中這樣寫道:"'阿波羅'8號一邊接近月面,一邊察看將來的著陸地點時,遇到了出乎意料的事情。阿波羅8號登上軌道,迂回到月球背面時,發現了正在著陸的巨大飛碟,並且成功地拍攝了那張照片。這個物體四周有10公里那麼大。當飛船再一次來到月球背面時,宇航員準備再拍一張,可是,那個巨大的物體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連一點著陸的痕跡都沒留下。"

  1987年3月,前蘇聯科學家公佈了一條十分驚人的消息,在月球背向地球一面的火山口中,停放著一架美國二戰時期重型轟炸機。這個消息是前蘇聯科學家從人造衛星發回的一組照片中得知的,據照片顯示,這架飛機的機身和機翼上有明顯的美國空軍標誌,飛機的有些地方已被隕石損壞,但機體仍非常完好。然而,1988年7月22日,這架飛機竟然從月球上神秘失蹤,令科學家們大惑不解。據說,美國曾組織專家秘密調查過這宗月球上的轟炸機事件。儘管後來有些新聞媒介報導說,這張月球背面的照片是有人把兩張照片合成的欺世之作,但又提不出確實的證據。

  蘇美兩國在太空航行中曾多次與來歷不明的某種文明相遇。1984年5月14日,前蘇聯太空試驗室"禮炮六號"就曾在空間軌道與這種文明相遇。雙方最近的距離只有100米,據說,前蘇聯宇航員曾親眼目睹了這些膚色呈棕黃色的外太空生物。在雙方並航了34天之後,這個圓球體的飛航才終於離去,消失在茫茫的天宇中。美國對外太空遭遇事件報導得相當謹慎,有許多乾脆不公佈。最近,前蘇聯太空研究部宣稱,美國"發現號"太空梭在航行過程中,曾被兩個不明飛行物尾隨。據說,"發現號"進入軌道之後,即有兩個UFO(不明飛行物)尾隨其後,當太空梭抵達指定空間後這兩個UFO便隱沒而去。但"發現號"返航時,它們再次出現,直到"發現號"順利進入大氣層返回地面才離去。

  現代科學的六大之謎,將地外文明列為第一位,也就是說人類已經確實感覺到了認識與聯絡這種文明的必要性。1977年,美國發射了二艘"旅行者號"太空船,旨在尋找宇宙中與我們相類似的文明,換句話說,美國的這一舉動是以地外文明存在做為先決條件的,而美國總統雷根多次提醒人們注意地外威脅,不更是確認了這種文明的存在嗎?

  以上這些新的發展使我們有理由相信,目前困擾人們的UFO現象,正是月球文明給予人類的提示,人類所探尋的所謂地外文明真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從"阿波羅"8號開始,10號、11號、16號、17號都曾目擊或拍攝過月面不明飛行物的照片,甚至早在1966年,美國的"月球軌道環形飛行器"2號就發現在月面上有一些排列有序的12-23米高的塔狀建築物,隨後,原蘇聯的太空船也發現了這些建築。這些發現意味著什麼呢?至少可以說明,有某種智慧生物控制著月球。1843年,一個名叫約翰·西洛塔爾的人曾在月面上觀察到一座直徑12公里的環形山,被命名為"林奈"環形山,但幾十年後,人們奇怪地發現"林奈"環形山正在逐步地消失,到本世紀,據美國"阿波羅"15號拍回的照片顯示,現在的"林奈"環形山只有2.4公里。有人認為這種現象是月球火山造成的,然而天體物理學卻證實,月球火山早在幾千萬年前就已經停止了,月球如果有核心的話,那也早已冷卻、凝固,根本不可能在這個階段上存在火山活動。因此人們相信,"林奈"環形山的改變是由於人為因素造成的。說穿了,就是月球人對其防護層進行改造。

  古老的神話與傳說,全新的科學研究,月球上莫明其妙的事件都預示著:月球是顆極不尋常的星球,它正受某種智慧生物的控制,甚至,月球本身就是這種智慧物生所建造的一艘巨大太空船。它在幾萬年前,穿越茫茫的宇宙來到地球軌道上,而且至今滯留在這個空間中,它究竟要幹什麼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O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31-3-2004 0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月亮的秘密 八回

八回

可能與現實

  我們人類至今有個惡習不改,那就是枉自尊大。當人類距出太陽系使地球文明正走向宇宙文明的時候,狂妄自大的毛病也就愈發不可收拾。比如說,人們的思維受現代理論的限制,凡是我們今天沒能想到、做到的,一律被冠以"偽科學"、"不可能"等結論,而一概加以否定。再比如說,現代人類用電磁信號進行資訊傳導,以此為基礎,人們也就以為其他文明同樣是用電磁信號傳導資訊,當科學家沒能在宇宙中捕獲類似人類電磁信號的脈衝波時,人們就認為宇宙中根本不存在地外文明。地球文明是宇宙間獨一無二的奇跡。難道電磁信號是唯一傳導資訊的手段嗎?

  困擾人們接受我們的"天-月球-太空船"假說原因,大體上有三點:一是星球間的萬有引力問題,引力科學使人們難以相信,一個像月球這麼大的星球會不受引力的影響來到地球同步軌道,並長期滯留在這個空間。二是星際航行的諸多技術問題,像速度問題,宇宙中大多數恒星系都在距我們幾十萬光年以外,有的甚至距我們幾十億或上百億光年,在這些空間中即使有文明存在,他們是如何跨越如此大的空間?這是人類無法想象的。三是地外文明存在的可能性問題,許多人認為,地球上高級生命的出現純屬宇宙的偶然,而既然是偶然就不可能再發生在其他星球上,因而根本否定地外文明的存在。事實上,這個觀點純粹是地球人的偏見,從概率論的角度來講也是毫無道理的。

  我們相信,科學技術的發展永無止境。當古代人把會飛做為夢想的時候,怎麼也不會想到今天的人們真的具備了飛行能力;當中國人編織著"嫦娥奔月"的故事的時候,怎麼也不會相信人類能夠在月球的靜海上踩下第一隻腳印。所以,在我們的技術還沒有登上一個全新臺階的時候,永遠不要去否定任何可能,今天的不可能也許就是明天的現實。

  我們現在的宇宙觀是站在三維空間的角度上建立起來的,如果我們站在五、六維空間的角度去看,宇宙又會是一個什麼樣子呢?普通物理學告訴人們,學線永遠是直線運動的,日常生活的經驗也是這樣告訴我們的,但愛因斯坦卻告訴我們,光線是可以彎曲的,而且空間也是可彎曲的,能夠想象嗎?但它是真的。上幾何課時,老師總是這樣說,"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度",但現代的科學研究卻證明在宇宙宏觀幾何學中三角形內角和大於180度,而在基本粒子的微觀幾何學中三角形內角和小於180度,玄麼?但它也是真的。因此,在我們三維空間的概念中,地球與最近的恒星系相距8.7光年,那麼在多維空間的角度上它們的位置又是什麼樣的呢?

  在費拉代爾費亞的未來研究所工作的物理學家費裏曼·達伊遜介紹人類目標正在研究的具有星際航行能力的推進系統時說:現在人類正在研究二大類星航推進系統,一類是鐳射推進系統,用從設置在宇宙空間的鐳射裝置向目標--裝備在太空船上的一種"帆"發射雷射光束,作為推動力;一類是微粒流推進系統,使用電磁發生器,利用磁場斥力在發射太空船時進行加速。據說未來太空船不論採用哪一種推進系統,都可以獲得光速的1/2的速度,即每秒15萬公里,雖然這個速度對於星際航行可能還是不夠,但已相當可觀。有報導說,人類目前正在考慮光子火箭的設計,在已經進行的各種基本粒子的試驗中證明光子火箭完全是可能的,光箭燃料將轉化成電磁輻射,並形成一股速流以光速噴出。從理論上看,將有光子推進器的太空船的速度可達到光速的99%。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在他逝世前的十五年裏一直致力於研究一個問題,那就是"統一場"理論。迄今為止,儘管我們周圍的物質千差萬別,五顏六色,但它們基本上是由四種基本粒子構成,即質子(P)、中子(N)、電子(E)、中微子(U),由這四種粒子相互作用會產生四種基本力:電磁力、引力、強核力、弱核力。對理論物理學家來說,這四種表面不同的力完全可以統一成一種基本力,名為"統一力",這種力的四周形成一個場就是"統一場"。科學家們認為,統一力是宇宙中最完美的構成形式,因此他們斷言在宇宙中存在許多這種"統一場"通道,物體一旦進入這種場,時間、空間、速度三者都會發生根本的變化,從一個星際到另一個星際就像我們打一個越洋電話那麼快,只是至今我們還沒有發現這種"統一場"通道罷了,研究統一場有什麼意義呢?第一,它可以使我們獲得巨大的能量。科學家從原則上可以探測到質子的衰變,但一個質子的壽命是10的31次方年,要使它發生衰變必須有一個10的1次GEV的巨大質量,這遠遠超過了地球上所能達到的任何能量。電磁力的發明與應用已經對我們人類社會產生了如此巨大的作用,不難想象,如果"統一場"理論實現了,人類將會獲得極其巨大的能量。第二,它可以使我們跨越三維空間去建立新的宇宙觀,科學家的定量理論分析指出,在我們的三維空間之外還存在另外的空間,現在隨"統一場"理論正在討論的空間維數大約是11維空間。

  1985年,美國物理學家費希巴赫提出了一個全新的看法,他認為,在宇宙間除了四種基本力以外還有"第五種力",這一看法立即引起了物理學界的大爭論。我們沒有資格參加爭論,只想說:今天的不可能,到明天都有成為現實的可能。在廣大的宇宙中,從概率的角度講,比我們進化早幾倍或幾十倍的高級生命是完全有可能存在的,那麼他們的科技想必也是驚人的,我們今天正在努力探討的東西很可能出現在在他們的小學生課本裏。如果月球人真像畢德格拉斯所說比地球文明先進十五倍的話,那麼類似"統一場"的理論在他們看來,無疑是小學教材或嬰兒的啟蒙讀物,這樣,他們就可以自由穿行於星際之間,而不用去擔心會被任何一個星球的引力所捕獲,同樣,他們也可以降臨近地軌道而不再受地球引力的影響。

  近年來,一則驚人的報導可以使我們對上述假設增加信心。1989年,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前蘇聯宇航專家馬斯·捷諾華博士透露,1988年,人類的地球軌道上發現了一顆來歷不明的衛星,它的體積異常巨大,呈鑽石形,週邊有一維的強磁場保護。起初人們懷疑這顆衛星是美國或前蘇聯等國發射的,後來才證實地球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發射過它。那麼這顆衛星是從哪里來的呢?法國天文學家佐治·米拉博士說:"很明顯,這顆衛星飛行了很長時間才來到地球,事實上它的設計也是這樣,雖然只是初步估計,但我敢說它至少已製成5萬年之久!"據說,美國太空梭的歷次飛行中,至少有一次是專門研究這顆來歷不明衛星的。看來,宇宙中的其他高智慧生命早已解決了星際長途旅行的動力及反引力等一系列技術問題。因此,"月球-太空船"來地球軌道,甚至降臨地球近地軌道也就不是什麼駭人聽聞的事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4-2004 04: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完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4-2004 08: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月球到底是不是太空船我不知道,只是我知道,上面好多的论点都是很好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2-6-2024 04:15 AM , Processed in 0.067000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