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大师

十万个为什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6-5-2007 06: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希臘人不喜歡被稱希臘人
2004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奧運的故鄉希臘雅典舉行,因而引起大家對希臘這個國家的關注。然而你知道嗎,希臘人特別不喜歡別人用這個詞來稱呼自己。你知道是什么嗎?
搞清楚了再叫!

希臘人不喜歡別人稱呼自己國家為“希臘(Greece)”,喜歡被稱作“海拉達(Hellada)”,又簡稱為“海拉達”。希臘的正式國名是“Hellenic Republic”,又簡稱為“海拉達”希腊人也不喜歡被稱為“希臘人”意即“Greek”,他們自己較願意被稱為“Hellenes”。

這是有原因的,很早以前,希臘曾被羅馬和土耳其統治,羅馬人稱希臘人為“Greek”,即指“奴隸”的意思。土耳其人稱他們為帶有輕蔑之意的“Greco”。因此,希臘人非常不喜歡“Greece”這個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6-2007 03: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誰創立健力士世界紀錄?

世界上頭髮最長的人、世界上生最多孩子的人……這些驚人的紀錄都收錄在《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中。《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的創始人是休比弗,他出版這本有趣的書,原因非常特別,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嗎?
好奇心創造暢銷書

1951年,休比弗爵士在愛爾蘭的河邊獵鳥。有一種叫“金鷸”的水鳥飛行速度很快,休比弗一直沒打中,同行的朋友即嘲笑他。受到打擊的休比弗當晚努力找資料,想知道金鷸是不是歐洲飛得最快的鳥,但卻查不到任何相關紀錄。

“啊!不如把各種奇異的記錄收集起來編成一本書!”于是休比弗把這工作委托給善于收集紀錄的邁克沃特兄弟。就這樣,因為水鳥的緣故,休比弗創造了《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此書當年就是暢銷書,受到人們極大的推崇,至今仍位居世界暢銷書前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6-2007 04: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西瓜撒鹽滋味更甜
西瓜可以消暑,所以在大熱天吃西瓜會感到很涼爽。加入冰塊和糖做成的西瓜汁,味道也很棒。不過,也有人會在西瓜上放一種東西,據說放上這種東西后,西瓜吃起來會更甜,你知道放的是什么嗎?
增加甜味的小秘方

在酷熱的夏天里,喝杯冰涼的西瓜汁是最佳消暑良方。做西瓜汁時除了加冰以外,也可以加些糖。不過,如果想增加西瓜的甜味,可以再放一點鹽,這樣比放糖更甜、更好吃。另外,吃草莓或番茄等其他水果時,也可以放點鹽,滋味會比放糖更好。其實,往水果上撒糖並不太好,因為糖會破壞水果中的營養成份。水果是鹼性食物,遇糖后會變成酸性,而酸性食物攝取過多對身體並不好!其實,不管是任何食物都是適量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6-2007 04: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叉子怎么發明的?
在華人社會,吃飯是用筷子和湯匙的。不過,用刀叉吃飯的國家非常多,例如美國、英國……你知道叉子是如何發明的嗎?
不同時期不同的叉子

在廣泛使用叉子前,人們是用手抓食物進食的。

叉子是根據耙子的形狀發明的。耙子主要分兩種︰一種是把干稻草叉起來的三齒耙,另一種是用來翻面積比較大的稻田或包含鐵鍬作用的四齒耙。叉子的分類也差不多,吃意大利麵這類麵條時用三齒叉,而在吃沙拉這種面積比較大的食物時,要用四齒叉。

叉子剛面世時,一度被視為很做作,甚至成為喜劇的道具,直到17世紀末,人們才廣泛地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6-2007 04: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飛機黑盒子是什么顏色?
一旦發生墜機事故,調查人員會先找飛機裡的黑盒子,以調查事故原因,因為黑盒子能自動記錄飛行狀態、飛行資料,並錄下機組人員的所有通話內容。你知道黑盒子長什么樣子嗎?
天啊!名字取錯了!

記錄飛機所有飛行狀態和資料的就是黑盒子,不過,黑盒子其實是較接近于紅色的深橘黃色。黑盒子的發明者是澳洲的大衛沃倫。為什么不叫紅盒子或橘黃盒子,而要叫黑盒子呢?事實上,“黑”並不是指顏色,而是“秘密的鑰匙”的意思。當初設計時,為了便于尋找,黑盒子塗上螢光劑,因此呈現近似紅色的深橘黃色。此外,黑盒子被放置在機尾,因為墜機時,機尾受到的衝擊力較小。另外,制作黑盒子所用的特殊材料,不但可以承受高溫、重擊,更能防水。倘若黑盒子沉入海底,還能發出一個月的無線電磁波,以方便打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6-2007 12: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师 于 17-6-2007 04:53 PM 发表
叉子怎么發明的?
在華人社會,吃飯是用筷子和湯匙的。不過,用刀叉吃飯的國家非常多,例如美國、英國……你知道叉子是如何發明的嗎?
不同時期不同的叉子

在廣泛使用叉子前,人們是用手抓食物進食的。

...



在此想更正:

6月15日2007 8.00pm 
CCTV10 科学教育频道 
近日介绍 古汉人的石器时
生活的考古知识


黄河流域一带石器时代底层中,
已发现4000年以前我们的老祖宗一样有使用
叉子、骨刀(锯齿小刀)、
勺子(类似汤匙),筷子。


其他的我不补说了,要更时常指导新知识,
安装一个卫星电视,知道的知识可以更多

卫星电视
中国完全也可以封锁全部频道,只不过他们为的是照顾海外侨民,
国内版权已经赚取非常足够了,何必封锁。
所以我们所观看的频道,都是他们来照顾我们

http://chinese2.cari.com.my/myforum/viewthread.php?tid=897638&pid=29458559&page=1&extra=page%3D1#pid29458559



中土的古餐叉发掘证据:

中国的餐叉。
在距今四千年以前的餐叉,就是西北地区,
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里头发现了一些这样的骨制的餐叉,
是三齿状的。



这种餐叉,应该说跟我们现在用的西餐的这种餐叉形状,
是非常接近的,大小也差不太多。

这种餐叉的出土,它和勺子和骨刀,就是餐刀是三件配套的。
也很有趣,跟现在的西餐的餐具的配物是一样的。
这种餐叉到了商周以后还在使用。

在商代的一些遗址、墓葬里头也有出土,尤其是在战国墓里头。
其中,有一个墓里头出土了,有很多餐叉,
有五十多件,这是在洛阳出土的,和铜器放在一起。


当然,从商代以后,餐叉它是变为两齿的,
它跟最早的这种三齿不太一样,比较小巧一些。

餐叉,我们一般的理解是随着西餐一起传到中国来的。
实际上我们知道,西方人用餐叉的历史,他并不太长。

西方学者认为,
16世纪开始西餐普遍用餐叉,或可能更早一点。
最早推测到公元10世纪,是拜占廷帝国时候开始,也就是一千年左右。
考古及物证,中国餐叉历史已是四千年。




[ 本帖最后由 superDog 于 18-6-2007 01:00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30-6-2007 0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把玻璃擦干淨?

如何把玻璃擦干淨?
在擦學校或家里的玻璃窗戶時,會不會因為擦不干淨而苦惱呢?用一般的抹布擦,卻會留下毛屑。有一件東西可以把玻璃擦得閃閃發亮,你知道是什么東西嗎?
為什么越擦越不干淨?

因為抹布上的纖維和塵土會沾在玻璃上,所以抹布是擦不干淨的,但報紙卻可以。把濕報紙貼在玻璃上再撕下來也是一個好辦法。由于玻璃窗上髒污的膠體粒子會與報紙油墨中的膠體粒子凝聚在一起,再加上報紙的吸附作用,就可以把附在玻璃上的髒污吸起來,玻璃也就干淨了。另外,報紙與玻璃表面間所產生的摩擦力,對清潔玻璃也是有所幫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6-2007 02: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埃及人在屋裡大便 在屋外吃飯?!

古埃及人在屋裡大便
在屋外吃飯?!

對于曾經擁有高度文明的埃及,很多人都抱持著好奇心。獅身人面像和金字塔是人們最想參觀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埃及始終讓人覺得很神秘,你知道古埃及人的日常生活情形嗎?他們在屋內和屋外分別做什么事呢?
埃及人的生活習慣

吃飯、睡覺、洗澡……都是我們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對了!還有上廁所。今日大部分的廁所都很干淨,可是在遙遠的過去,人們都是在山間、野外隨地大小便的。

人類首次使用便壺的時間是距今大約3000年前,考古人員曾在古埃及人的屋子裡發現過便壺,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曾寫道︰“埃及人在屋裡大便,在屋外吃飯。”

1847年,英國政府大規模建造地下排水設施,使所有排泄物都進入下水道。漸漸地,人類的衛生觀念才有達到今日的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0-6-2007 02: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在早晚身高不一樣?!

人在早晚身高不一樣?!
身體在一天之中會產生變化嗎?在小說中,有人一覺醒來后,變成了蟲子,你相信這真的會發生嗎?實際上,我們身體的某個部位,早晚是不一樣的,你知道是哪個部位嗎?
人的身高能隨意改變嗎?

一般來說,晚上睡覺前的身高會比早晨起床時還矮。對兒童來說,差1.3公分左右︰對成人來說,大約差1.8公分左右。這是為什么呢?

人的脊椎骨是由很多小骨頭組成的,在這些骨頭之間是一些柔軟又有彈性的軟骨。這些軟骨可以幫助人們自由地活動身體。當我們白天活動時,頭、衣服,或是書包都會對軟骨施加壓力,一天下來,軟骨就會變得扁一些,晚上的身高自然比白天矮一些。不過,到了第二天早上,又能恢復到原來的身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6-2007 02: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玻璃鏡不是固體

玻璃鏡不是固體
有樣東西看上去硬邦邦的像固體,但實際上又不是固體。它既不像液體可以流動,又不像氣體抓不住。那為什么還不是固體呢?讓我們來看看它的真面目呢?
真面目到底是什么?

看到硬邦邦的玻璃鏡或是玻璃容器,誰都會認為玻璃是固體。但事實上,玻璃是液體。因為固體是由小顆粒的“結晶”組成的,但玻璃并沒有結晶。

一般情況下,當液體冷卻到一定溫度便會結晶成固體。而玻璃隨著溫度降低,在尚未結晶前就變硬。因此,與一般固體相比,玻璃稍微碰撞或是受熱就會破碎。

現在你對鏡子有沒有更了解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6-2007 07: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把手机电池放进冰箱里,会不会有辐射???
如果有辐射,酱很危险,食物会坏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7-2007 05: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哪國的火車站最近大海?

坐在火車上看著窗外一片大海,那感覺一定很棒吧!你知道世界上所有與海岸線平行修建的火車站中,哪個國家的火車站離大海最近嗎?
因為電視劇而受到矚目

世界上距大海最近的火車站就是韓國的正東津火車站,月台距沙灘不過 3公尺。這項記錄已被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

1962年修建這座火車站時,是利用它運輸煤炭,隨著煤礦業蕭條,到了1990年,火車幾乎停駛。

正東津火車站再次受到人們關注,要歸功于一部叫《沙漏》的電視劇。劇中主角眺望大海的場面,讓很多人深受感動。此后,正東津火車站成為旅游勝地,每天來此欣賞日出的觀光客絡繹不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7-2007 05: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女神像是法國送的禮物
自由女神像是美國的象征性建築,有人說自由女神是黑人︰有人說雕像的腳下有鐵鏈,所以代表奴隸革命……如此有名的“自由女神像”實際上是美國收到的一份禮物。
運送起來非常困難的禮物

實際上,自由女神像是法國製作的。1886年法國為了慶祝美國獨立100周年,並鞏固兩國友誼,便把這座雕像當做禮物送給美國。自由女神像高46米,底座長超過90米。

自由女神像是由法國雕刻家“奧古斯特巴托爾迪”負責設計與雕刻,並由艾菲爾鐵塔的設計師“古斯塔夫艾菲爾”協助完成的,整整花了4年時間,製成后又把雕像分為350塊運往美國。抵達美國后經過4個月的組裝,自由女神像才矗立在眾人的眼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7-2007 05: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寓言作家伊索原是奴隸
我們都熟知的《伊索寓言》是一本借動物諷刺人類社會,具有教育啟示的寓言故事書。你可知道,這本書是一個叫“伊索”的人寫的哦。
生不逢時的伊索

據希腊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記載,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居住在愛琴海東部的薩摩斯人雅德蒙的奴隸,最后在一個叫德爾菲的地方被殺。歷史上有些關于伊索生活和被殺原因的記載,但這些記載的真實性還有待討論,因為在當時奴隸的地位是很卑微的,歷史對他們的記錄往往失真。

《伊索寓言》開始普遍流傳是在14世紀,當時君士坦丁堡的普拉努得斯對寓言故事進行整理編輯。由于后人又增減了一些故事,所以現在已無法確知哪些是伊索的原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7-2007 05: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發明數字0的是印度人
我們平常使用1、2、3等數字,稱為“阿拉伯數字”,再搭配上數字0便可以表示所有的數目了。0的發明看似微不足道,但實際上卻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你知道0是哪個國家的人發明的嗎?
既然發明了就應該宣傳嘛!

阿拉伯數字實際上是印度人發明的,特別是0的出現,讓數字列完整。根據公元前876年的史書得知,0是由印度人發明的。在發明了0之前,人們只能用佛教中表示“虛空”的“空”表示0。

后來,印度人發明的數字傳到了阿拉伯地區,之后又經由阿拉伯的生意人傳到了歐洲,因此才有“阿拉伯數字”的出現。

有學者認為數字0是公元600年才開始使用的,也有些學者認為在今天的伊拉克地區,當時的蘇美人于公元前3000年最早使用了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7-2007 05: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早的牛仔褲
是用什么制成的?
牛仔褲是相當受歡迎的服飾,幾乎每個人至少擁有一條。牛仔褲的布非常結實,不容易破,可以穿很久。你知道耐磨的牛仔褲最初是用什么東西制成的嗎?
改頭換面的帳篷

Levi’s牛仔褲是世界上最早的牛仔褲,它的發明者叫李維史特勞斯。

當時正值美國的大拓荒時代,很多人為了淘金紛紛來到西部,形成了天然的帳篷村落,于是李維史特勞斯選擇帳篷買賣。可是,他生產出來的大量帳篷卻賣不出去。某一天,他偶然間看到礦工補褲子的情景,頓時靈機一動︰“對啊!用結實的帳篷布做褲子試試看!”

一週后,帳篷布脫胎換骨變成了牛仔褲。不易磨損又實用的特色,受到熱烈歡迎,從此開啟牛仔褲的歷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5-7-2007 05: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星即使被切斷也仍活著
渦虫的身體即使被切斷,也能從被切斷的部份重新長出身體。如果切成兩等份就能變成兩只;切成四等份就能長成四只;切成八等份就能變成八只……除了渦虫,還有一種動物——海星,即使被切成好幾段也仍活著。
哇!令人惊訝的生命力!

海星擁有各種顏色︰淺黃色、青紫色、紅色等等。

它的身體即使被切斷了,依然活著。假如被切成的塊數越多,長得也就越快。另外,由于海星的繁殖力很強,加上對海螺、鮑魚等海洋生物的胃口很大,對養殖場來說,海星是一種害虫,因此,海星還有個不光彩的外號——“海底海盜”。但海星並非一無是處,它也是中藥材的一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7-2007 05: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空中的燭光是球形的
無論是什么造型的蜡燭,發出的燭光都長得一模一樣。如果燭光也可以有特殊造型,那就很有意思了。而在太空條件下燃燒的燭光,確實與在地球上的燭光長得不一樣,你知道是長什么樣子嗎?
沒有重力的外太空

在一般情況下,燭光是上尖下圓的,這是因為蜡燭燃燒時產生的熱會使周圍的空氣向上移動。空氣受熱上升,因此冷空氣就會自動填補熱空氣原來的位置。

那么在沒有空氣的太空中,燭光會是什么樣的呢?當然在太空船外,蜡燭是點不著的。因為在沒有空氣的情況下,蜡燭是無法燃燒的。如果在有空氣的太空船內點燃蜡燭的話,可以看到燭光是球形的。這是因太空中沒有重力,空氣是不流動的,所以燭光在不受周圍的任何影響下會呈球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7-2007 05: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蜉蝣到底能活多長時間?
全世界共有逾2000種蜉蝣。雖然蜉蝣的壽命很短,但從人類發現的化石來看,它是一種在地球上存在很久的昆蟲。你知道蜉蝣羽化為蟲后能活多長時間嗎?
蜉蝣的卵孵化成幼蟲需要幾乎一個月的時間,而幼蟲一般在水中生活一年,時間長的可達到2至3年,之后才是成蟲。蜉蝣成蟲的壽命很短,平均2至3天后就會死掉。根據情況不同,有些只能活一天,有些能活一週以上。這是因為變成蟲后的蜉蝣,無暇顧及進食,一心只想交配,一旦完成交配,很快就死掉了。

與蜉蝣相反,存活最長的昆蟲是蟬。蟬的幼蟲一般可活3至7年,長的話可以活17年。但1962年,有個叫“史密斯”的人宣稱︰甲蟲的幼蟲可以生活51年后才長成蟲。他的言論震驚了昆蟲學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7-2007 05: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耳朵只負責聽聲音嗎?
通過耳朵,我們可以聽到人與人之間的對話、自然界的響動、悅耳的音樂等各式各樣的聲音,因此,聽覺不好的人需要戴助聽器。但是,耳朵除了聽聲音外,還擔負著另一項任務,你知道是什么任務嗎?
負責身體平衡的器官

我們的耳朵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份——最外面的外耳,鼓膜所在的中耳和位于耳朵最深處的內耳。在內耳有三個半規管,它們是負責我們身體平衡的器官。

在半規管內裝有淋巴液,人移動身體時,淋巴液會通過自身的晃動,把反映身體狀態的資訊傳達給大腦,大腦做出判斷后保持身體的平衡。當身體靜止后,淋巴液立即停止晃動,否則人就會感到眩暈。

你曾經暈車過嗎?其實,暈車是因為耳朵中保持平衡的器官,一時發生紊亂所導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0-6-2024 03:13 AM , Processed in 0.05265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