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redrabit

基督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2-2007 0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blu3darren 于 8-2-2007 12:38 发表



信。
你有意要做这样的东西的话我也没话好说。

虽然你会得意多了。。不见得很威风。

每当问一个问题时,若你已准备好对方会如何回答而存心冲来“威风”的话,我鼓励你到青春广场。你要多无哩头就多 ... [/quote]

看来你的信仰没把你的思想带到更高的境界,可惜,可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2-2007 02: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ozi1 于 5-2-2007 03:56 PM 发表


Dear Redrabbit,

你口口声声希望不同宗教信徒彼此“尊重”,但我觉得纳闷的是,为什么我从你的语言里面看不出“尊重”?

当你用“沦落”这样的字眼时,对于道教徒来讲,是尊重吗?

当你用“沦 ...

从报纸上看到的,目前有很多新闻都出现某某部长官员赞道教,某某宫庙主持又说极力发扬道教,大圣爷庙落成又说要成为道教中心之类的。
他们口中的道教包含些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2-2007 0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opard_99 于 8-2-2007 01:45 PM 发表


宗庙,会馆,宗祠是一个团结族群的地方,让族群交流,联谊,也是纪念先人的地方.
只是有些宗庙会拜族群的神明,例如海南会馆拜妈租..但那是族裙的代表人物.
超越宗教,不是宗教场所.

确实是如此,宗庙本来就是为了团结族群而设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2-2007 0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ewjian 于 7-2-2007 10:36 AM 发表


你這樣的回答就很矛盾,圣經是 神的話,是上帝親自啟示的經書,耶蘇告訴我們要相孩子般單純的信靠他....圣經,可蘭經和佛經是宗教,是人與這宇宙天地的主來相通的一個法們,這些書不可信,那你在大學讀的也不是書 ...

怎么说呢。。。
耶稣说的---源自新约。
曾经就看过一篇质疑耶稣这个人和新约的文章,一位基督徒说不用管这些,因为基督徒是凭信心。

我不懂那篇文章说的东西有多真实,只是“不用管他,凭信心信靠上帝“。。这样的心态。。。是否是如果事实摆在眼前,也是一样凭信心,不用理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2-2007 0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halwin 于 8-2-2007 14:30 发表

怎么说呢。。。
耶稣说的---源自新约。
曾经就看过一篇质疑耶稣这个人和新约的文章,一位基督徒说不用管这些,因为基督徒是凭信心。

我不懂那篇文章说的东西有多真实,只是“不用管他,凭信心信靠上帝“ ...


真的搞不懂,一些基督徒又说要单纯的信圣经,又有人说别的,难到就这么一个问题竟然有这样多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2-2007 02: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关系到各宗教的世界观。
大乘佛教徒依据地藏经或西藏度亡经里的思想,在四十九天内念佛诵经,然后每个七中阴身又面对什么什么,而阳上子孙必须如何如何,这是因为在大乘的观点里,人死后就是这样的。
上座部佛教没有中阴思想,就不一定会跟大乘那样四十九天里办法事,做功德。。。他们会供僧等等,却不一定是因为”四十九天“。
基督教的教义里如果没有这样的想法,当然是不会设灵四十九天了。就如乔宏说他们拜创造人类的上帝,全人类的阿爸。。这是他们的世界观。

例如供养先人,这是佛教的圣典里也有说明的,是孩子的义务。
可是也有不少佛教徒家里没有立祖先牌位的,他们或许以先人的名义印圣典,供僧,赞助法会慈善事业,以为先人祝祷回向。在他们的观念里,他们或许认为为祖先做这些事更能使祖先受益,更能使祖先欢喜。。。这是他们的观点。没有人说他不是教徒。。

我不认同leopard_99 兄所说的有的是习俗不是源自宗教。就以烧屋,烧工人来说,烧前南无佬要诵经,教工人,开光,贴封条,这些都包含着我们华人对死后的世界观。人家基督教没有这个想法的,烧什么?

婚礼,现在不管基督教徒还是非教徒,有多少人不穿黑色礼服,白色婚纱?或像华人新娘那种裙褂那样包到密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8-2-2007 03: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halwin 于 8-2-2007 02:57 PM 发表
这关系到各宗教的世界观。
大乘佛教徒依据地藏经或西藏度亡经里的思想,在四十九天内念佛诵经,然后每个七中阴身又面对什么什么,而阳上子孙必须如何如何,这是因为在大乘的观点里,人死后就是这样的。
上座部 ...

请你先了解我的观点
我不是拿佛教观点来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2-2007 03: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halwin 于 8-2-2007 02:57 PM 发表
这关系到各宗教的世界观。
大乘佛教徒依据地藏经或西藏度亡经里的思想,在四十九天内念佛诵经,然后每个七中阴身又面对什么什么,而阳上子孙必须如何如何,这是因为在大乘的观点里,人死后就是这样的。
上座部 ...


與燒金銀紙錢面對同樣的遭遇,燒紙屋也遭受人們批評,指斥它是迷信的東西,並提出倘若紙糊的房屋焚化後,陰間的先人能夠接收及使用,那麼紙糊的原子彈等也可以使用吧?還有,世界上其他民族沒燒紙屋習俗的,豈不是沒房屋住了嗎?
與燒金銀紙錢別無二致,燒紙屋也是源自古代明器(冥器)制度。古人認為人死後靈魂不死,就有了事死如事生的喪葬觀。他們不僅在墓室的形制和結構上,模仿現實生活中的地面住宅,在隨葬品方面也盡量做到應有盡有,幾乎包括了生人衣食住行各個方面所用的所有物品和器具(徐吉軍、賀云翱《中國喪葬禮俗》)。
古人不是另外燒紙屋給先人,而是以墓室當作其家(房屋),在墓室內放滿隨葬品,這些隨葬品就是“明器”了。它們既有模仿人類日常生活的器物,也有仿制的田地、倉、井、灶、豬等模型,甚至房屋。在東漢時期的大墓中,就有田園宅院、俑人車馬、畜禽模型之陶制明器,還發現不少象征財富的房屋樓閣、倉、囷、井、灶等,甚至三合院式的陶屋、壁壘森嚴的城堡等明器。
房屋既然是被仿制的明器之一,且隨葬墓中,到了宋時,紙質和木質明器開始盛行,房屋等明器多改為紙制,最後發展到焚化,讓先人在他們的世界裡接收使用。二戰後時代丕變,傳統明器也受影響,紛紛跟隨時代轉變,于是乎就有汽車、飛機、電視機、電冰箱、錄影機、光碟機、手提電話、電腦等不勝枚舉的紙糊明器,皆是商家搞出來的東西。
對于明器,孔子認為不須要全部都有,人死後當他已消滅是為不仁,當他還活著則是不知,死亡的世界是一個不可知的世界,所以與活人所用有別。孔子的意思是認為,給死人的明器不須要當他還活著般樣樣都要有(徐福全《台灣民間傳統孝服制度研究》)。所以商家搞出來的紙糊現代明器,不妨一笑置之,可以不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2-2007 03: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opard_99 于 8-2-2007 03:13 PM 发表

请你先了解我的观点
我不是拿佛教观点来讨论!

不,我只是以佛教做为一个例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2-2007 03: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halwin 于 8-2-2007 02:57 PM 发表
这关系到各宗教的世界观。
大乘佛教徒依据地藏经或西藏度亡经里的思想,在四十九天内念佛诵经,然后每个七中阴身又面对什么什么,而阳上子孙必须如何如何,这是因为在大乘的观点里,人死后就是这样的。
上座部 ...


有史以來,我們的喪禮只有一種──即“傳統喪禮”。在傳統喪禮上,你可以延聘和尚、道士,或是採用其他民間宗教的儀式,但喪禮只有一種,另無它類。傳統喪禮的包容性極大,它自古代的靈魂不死觀,再吸收儒家的“孝道”和“禮”而成。至于要聘和尚或請道士,悉聽尊便,也可以道佛一齊來處理,章回小說中常有喪禮法事由僧道共同主持的。在太平市,已故頭家黃務美之夫人尤卻娘,于1952年仙逝時,喪禮即由僧道主持,出殯前的法事由多位高道辦理,出殯後“返主”的法事則是多位高僧料理,出殯行列中,僧道列隊而行,壯觀極了。

顯見中國歷代統怡者,為了緩和三教的關係,強調儒道佛三教本一家,把它們融合起來,消弭了宗教間的斗爭與分裂。

佛化喪禮從本邦興起,漸漸盛行,主持師父主觀的偏見,已給傳統喪禮造成極大的破壞,更分裂了華人社會,上提即是一個例子。我們的傳統好比我們的古建築,破壞一個就少掉一座。當我們的傳統消失殆盡,新的一套取代時,我們號稱有5千年的文化歷史,又如何令人相信心服?我不反對將糟粕的文化摒除,可是又如何給它們下定義呢?下定義者對本身的文化民俗又了解多少?

總覺得華人有嚴重的文化自卑,人們覺得中式棺材恐怖,西式棺材才美觀;拜香燒紙很浪費,供一束菊子有意義;中式樂隊很土,西式樂隊可動聽;披麻帶孝哭泣很噁心……,總之,外國人放的屁比較香!

歷史上,我們的宗教、喪禮、婚禮等習俗,只有一個,就是“傳統”!我們相信傳統宗教,行的是傳統喪禮、傳統婚禮等等。佛教崛起,大興改革,從“傳統”分化出去,于是有了佛化喪禮、婚禮。道教起步慢,現在也鼓吹人們在宗教欄上填寫上“道教”,早晚也會搞出道化喪禮及婚禮,甚至道化家庭。

傳統喪禮消失了,倘若一個兒子要佛化、一個要道化、一個要天道化、一個要日本佛教化、一個要真空教化,豈不雞犬不寧!
lee eng ke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2-2007 03: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halwin 于 8-2-2007 03:17 PM 发表

不,我只是以佛教做为一个例子。

        燒紙能上溯到更早的舊石器時期,它不僅是民俗活化石,更是我們的文化民俗遺產。
       
        燒紙淵源于舊石器時期的靈魂不滅觀念,再經過後來的祖先崇拜及儒家孝道觀發展而成,從以真的錢幣隨葬,到以陶、銅等物的仿制品,最後才以紙代之。燒紙是我們的喪葬祭祀習俗傳統,並不是一句迷信就可以給它定罪判“死刑”的。
       
我們的傳統觀念認為,先人活在另一個同我們一樣的世界,所以須提供給他們物質(包括金錢),讓他們無憂無慮地享福,這是身為活人子孫應行的孝道。而且行孝並不是先人死了就停止了,必須終生行之,祭祀並燒紙,更重要的是愛護好身體,不要作出有損祖先名譽的犯罪惡行,才對得起歷代祖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2-2007 03: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halwin 于 8-2-2007 02:57 PM 发表
这关系到各宗教的世界观。
大乘佛教徒依据地藏经或西藏度亡经里的思想,在四十九天内念佛诵经,然后每个七中阴身又面对什么什么,而阳上子孙必须如何如何,这是因为在大乘的观点里,人死后就是这样的。
上座部 ...

守孝三年也不属于宗教
这个制度孔子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开始了
所以孔子说
我们小时候在父母的怀抱至少三年,
父母死后为他们守丧三年是合乎情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2-2007 03: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opard_99 于 8-2-2007 03:16 PM 发表


與燒金銀紙錢面對同樣的遭遇,燒紙屋也遭受人們批評,指斥它是迷信的東西,並提出倘若紙糊的房屋焚化後,陰間的先人能夠接收及使用,那麼紙糊的原子彈等也可以使用吧?還有,世界上其他民族沒燒紙屋習俗的,豈不是沒房屋住了嗎?
與燒金銀紙錢別無二致,燒紙屋也是源自古代明器(冥器)制度。古人認為人死後靈魂不死,就有了事死如事生的喪葬觀。他們不僅在墓室的形制和結構上,模仿現實生活中的地面住宅,在隨葬品方面也盡量做到應有盡有,幾乎包括了生人衣食住行各個方面所用的所有物品和器具(徐吉軍、賀云翱《中國喪葬禮俗》)。
古人不是另外燒紙屋給先人,而是以墓室當作其家(房屋),在墓室內放滿隨葬品,這些隨葬品就是“明器”了。它們既有模仿人類日常生活的器物,也有仿制的田地、倉、井、灶、豬等模型,甚至房屋。在東漢時期的大墓中,就有田園宅院、俑人車馬、畜禽模型之陶制明器,還發現不少象征財富的房屋樓閣、倉、囷、井、灶等,甚至三合院式的陶屋、壁壘森嚴的城堡等明器。
房屋既然是被仿制的明器之一,且隨葬墓中,到了宋時,紙質和木質明器開始盛行,房屋等明器多改為紙制,最後發展到焚化,讓先人在他們的世界裡接收使用。二戰後時代丕變,傳統明器也受影響,紛紛跟隨時代轉變,于是乎就有汽車、飛機、電視機、電冰箱、錄影機、光碟機、手提電話、電腦等不勝枚舉的紙糊明器,皆是商家搞出來的東西。
對于明器,孔子認為不須要全部都有,人死後當他已消滅是為不仁,當他還活著則是不知,死亡的世界是一個不可知的世界,所以與活人所用有別。孔子的意思是認為,給死人的明器不須要當他還活著般樣樣都要有(徐福全《台灣民間傳統孝服制度研究》)。所以商家搞出來的紙糊現代明器,不妨一笑置之,可以不跟。

不烧的也不一定认为人死就等于消灭。
每个宗教的世界观不同,当然不能要求每个华人都烧纸烧屋。
不信死后有这么一个世界的,或地狱的,烧这些当然是认为没有必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2-2007 03: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halwin 于 8-2-2007 02:57 PM 发表
婚礼,现在不管基督教徒还是非教徒,有多少人不穿黑色礼服,白色婚纱?或像华人新娘那种裙褂那样包到密密的?

文化交融是好事!
但吸收别人的文化,却抛弃自己的文化,这是数典忘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2-2007 03: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halwin 于 8-2-2007 03:26 PM 发表

不烧的也不一定认为人死就等于消灭。
每个宗教的世界观不同,当然不能要求每个华人都烧纸烧屋。
不信死后有这么一个世界的,或地狱的,烧这些当然是认为没有必要。


所以宗教的不好就是容易使人极端!
我不鼓励烧纸,但我要你们理解,
有些东西不是宗教,而是民族的习俗!
也不要批评烧纸就是迷信,
烧纸的人是有一份情怀要传达给先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2-2007 03: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opard_99 于 8-2-2007 03:17 PM 发表


有史以來,我們的喪禮只有一種──即“傳統喪禮”。在傳統喪禮上,你可以延聘和尚、道士,或是採用其他民間宗教的儀式,但喪禮只有一種,另無它類。傳統喪禮的包容性極大,它自古代的靈魂不死觀,再吸收儒家 ...

所谓的传统丧礼是什么?
佛化,基督教化对这些习俗确实有冲击。问题在于,不要将问题全部都赖到其他宗教身上而不检讨一些自己。

回教认为葬礼应该”速战速绝“以避免在世的人太过悲哀,也减少费用。
难道华人穆斯林也要跟着传统葬礼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2-2007 03: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opard_99 于 8-2-2007 03:32 PM 发表


所以宗教的不好就是容易使人极端!
我不鼓励烧纸,但我要你们理解,
有些东西不是宗教,而是民族的习俗!
也不要批评烧纸就是迷信,
烧纸的人是有一份情怀要传达给先人的!

民族的习俗可以包含了信仰的成分,而这个信仰的成分是可以和某个宗教的教义不符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2-2007 03: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halwin 于 8-2-2007 03:33 PM 发表

所谓的传统丧礼是什么?
佛化,基督教化对这些习俗确实有冲击。问题在于,不要将问题全部都赖到其他宗教身上而不检讨一些自己。

回教认为葬礼应该”速战速绝“以避免在世的人太过悲哀,也减少费用。
难 ...

在这个国家我你不能批评回教!
如果可以批评,还要等你指示我?

遗憾的是,宗教与民族风俗分不清楚!
华族礼节从来就是在检讨自我中成长!
不要赖自己的民族特色有宗教色彩,那只不过是宗教太自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2-2007 03: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halwin 于 8-2-2007 03:35 PM 发表

民族的习俗可以包含了信仰的成分,而这个信仰的成分是可以和某个宗教的教义不符合的。

就拿佛教来讲,现在提倡真佛教,新佛教
把两千年来互相交融的融洽关系扼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2-2007 03: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halwin 于 8-2-2007 03:35 PM 发表

民族的习俗可以包含了信仰的成分,而这个信仰的成分是可以和某个宗教的教义不符合的。


为什么早期的宗教与民族特色可以互相交融
而近来开始出现极端变化?
这是宗教的问题,还是教徒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6-6-2024 04:47 PM , Processed in 0.05054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