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鏡花水月

Jiddu Krishnamurti(吉杜。克裏希那穆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1-2014 10: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susupapaya 发表于 1-1-2014 07:25 AM
他的说法让我有见到佛陀的感觉。

还有没有?再分享一些。。。

Jiddu Krishnamurti的《the ending of time》。。。

因為煩惱的延續是時間的過程,有時間就會有色受想行識接替生起灭去。

佛教講的“五蘊熄滅”(涅槃/時間停止/五蘊不生/不生不灭)其目的也就在于讓时间停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1-2014 0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文化以及印度的哲學思維體系本來就含了很多的 "佛法因素", 或者另一角度說 佛法 就是從印度文化以及印度的哲學思維體系中孕育出來. 在這個麼濃厚佛法思維的環境之中, 印度再孕育出來的大師擁有濃厚的佛法不是偶然, 而是理所當然. 所以, 不應當以身分論為非佛法的外道, 而應當以內容去理解, 如果符合三法印, 它還是佛法. 來至於同流的佛法, 只是經由不同人所論述, 經由 佛陀 所論述, 或經由 克里希那穆提所論述.

反倒之, 一個出家人學了好多年的佛法也書寫了很多很多言論而成為大德, 不過他本身並沒有默契入佛道精髓, 所寫的言論只不過帶出了很多俗世觀念沒有絲毫大道的氣息, 我把他那些言論看為垃圾, 我不會把它看為是修行所需要的. 雖然, 他的話已經被人公認是佛法.


.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4 收起 理由
alpsfeel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014 11: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網友 发表于 1-1-2014 02:03 PM
印度文化以及印度的哲學思維體系本來就含了很多的 "佛法因素", 或者另一角度說 佛法 就是從印度文化以及印度 ...

看了你的回复我有一些看法:

1)同样是婆罗门教,佛教之前和初期(释迦牟尼佛时代)的婆罗门教,以及佛陀后期大乘佛教时代,乃至于佛教灭亡进入秘密佛教时代(密宗),印度婆罗门教义都不同。

2)戒日王死后(也就是玄奘在印度之时最强大的印度国王),佛教没落,大乘佛教教义被婆罗门哲学家吸收过去形成现在的婆罗门教义(梵如同道)。大乘佛教转变成秘密宗教后,西藏的密宗同样吸收了婆罗门教的仪式和想法。

3)佛在世之时,印度就有很多哲学派。佛陀未成道前的两位禅修老师,分别证到无色界的 空无边处和非想非非想处。就以禅定的层次来看,这些层次与佛教是共通的。

4)佛在世之时,印度很多哲学派别,有些义理部分和佛教有相同之处,有些却大不相同。古印度人着重心灵成就,与佛教相同的义理并不奇怪,比如佛陀之前的老师。

最后要说佛陀的教导,肯定与外道不同,这点我知道原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014 12: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还真 发表于 2-1-2014 11:58 AM
看了你的回复我有一些看法:

1)同样是婆罗门教,佛教之前和初期(释迦牟尼佛时代)的婆罗门教,以及佛 ...

最后要说佛陀的教导,肯定与外道不同,这点我知道原因了。

----------------

沒個人的教法一定會有所不同, 沒什麼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2014 08: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比任何其他人都更接近于生命的基本真理与事实。尽管我不是一个佛教徒,当然不是。……没有一个组织,无论它多么古老或多么新,能够把人引向真理。组织是一种障碍,它只能起到妨碍的作用
============================

他已经说出他不成为“佛教徒”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2014 12: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已經是教徒的, 要怎樣安處自己於新時代訊息? 新時代基本上不會去搶奪教徒, 也從來不叫別人離教, 離不離還是個人的事. 教徒兼學新時代, 先要懂得怎樣取捨.

A. 如果教徒把宗教的經典當著全部都是對的, 那就根本沒什麼取捨的選擇, 那麼就離開新時代, 因為除了黨內經典之外沒有其他外道是對的.

B. 如果教徒把宗教的經典當著是人寫的有被加入非事實的可能, 那麼, 才可以學新時代做參考比較. 那個取那個捨就看個人的智慧.


我提供我所認為的取捨法:

沒時空性
勝義的法, 沒有時間性(沒時間性), 沒有區域觀念性的法(沒空間性), 沒有受時間空間影響的法, 基本上你可以取.

有時空性
世俗的法, 有時代不一樣而出現衝突現象(有時間性), 有區域不一樣而出現衝突現象(有空間性), , 基本上你可以捨.


這時空性基本上分別了一個法是經得起考驗還是經不起考驗的.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5-1-2014 1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舉個比例,
沒時空性的法: 無常, 無我, 寂静, 慈, 悲, 喜, 捨, 禪定法 ... 等等. 沒有時間與空間觀念的法
有時空性的法: 婚前性行為可以嗎? 不吃素可以嗎? 打死蚊子可以嗎? 等等諸般有時間與空間觀念的法

新時代基本上談沒時空性的法, 新時代不去談有時空性的法. 有時空性的法讓各區域各時代以最適合當時當地的情形自己去定義. 而新時代沒時空性的法基本上與古老宗教的勝義法並沒有什麼衝突.

宗教反而很注重有時空性的法, 以它兩千年前(時間)非本地社會(區域) 的觀念來強制審判現代本地這個社會. 弄出一大堆事端而忽略了沒時空性的法. 在這一點, 兼學新時代的教徒應該要懂得捨弃. 如果這一類的法你不肯捨弃當著真理要抱住兩千年前的非本地區域的觀念. 那麼你學新時代完全沒意義, 你只學習怎樣用幾個新詞彙來表示你懂而已.

完全沒法接受勝義法而只接受古老世俗法比那些完全沒法接受勝義法而只接受現代世俗法的人還要糟糕, 通常, 那個最糟糕的情況就是最多人去成為的.


.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4 收起 理由
alpsfeel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2014 12: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沒法接受勝義法而只接受古老世俗法比那些完全沒法接受勝義法而只接受現代世俗法的人還要糟糕, 通常, 那個最糟糕的情況就是最多人去成為的. 这句 hoh lia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1-2014 10: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非佛教的思想,包括古代的教派,现代的新兴教派以及新时代思想,我所读过的思想可以分成三大类:

1)理论与实践不一致,相互矛盾。这类思想一般出现在附佛外道,就算装得多像还是附佛外道。

2)理论与实践一致,属于天道灵界思想。

3)附会的理论与实践看似一致,实在九不搭八。属于低层次的灵界思想。装B。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5-1-2014 10:27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2014 09: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还真 发表于 5-1-2014 10:26 PM
关于非佛教的思想,包括古代的教派,现代的新兴教派以及新时代思想,我所读过的思想可以分成三大类:

1) ...

可以每种举些例子分享吗? 增加下我们择法的眼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2014 02: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夏雪宜 发表于 8-1-2014 09:51 AM
可以每种举些例子分享吗? 增加下我们择法的眼界

看到我昨天的回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2014 08: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还真 发表于 9-1-2014 02:31 PM
看到我昨天的回复吗?

没有哦,奇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2014 09: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夏雪宜 发表于 10-1-2014 08:44 AM
没有哦,奇怪~ 

之前我删除了。现在重新整理。

1)理论与实践不一致,相互矛盾。这类思想一般出现在附佛外道,就算装得多像还是附佛外道。
这是指印度佛教后期,婆罗门教复兴,吠檀多哲学派崛起的时代。大乘佛教的思想被婆罗门教抄袭最后变成外道的重要思想。后来的藏传密宗则是反过来以佛教之本名抄袭婆罗门教的仪轨与思想。这两种学派理论精密,不似一些附佛外道的理论错漏百出。无论如何这些教派理论再精密,实践却与与理论相互矛盾。不过这类教派也不是泛泛之流。

2)理论与实践一致,属于天道灵界思想。
佛教之前就有的仙道,以密意的方式流传,西方与东方都有。比如说基督教灵智派,伊斯兰教的苏菲兄弟会,中国的仙道,以及近代由葛吉夫整理的第四道。

3)附会的理论与实践看似一致,实在九不搭八。属于低层次的灵界思想。装B。
一般的扶乩,通灵,自发功(气功的现象),外星人,高灵等等说教。很多都是低层次的灵界众生装扮的高灵。

最后我要加上一句: 真正有利于众生的是佛陀教导的八正道。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10-1-2014 09:41 AM 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夏雪宜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2014 10: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还真 发表于 10-1-2014 09:38 AM
之前我删除了。现在重新整理。

1)理论与实践不一致,相互矛盾。这类思想一般出现在附佛外道,就算装得 ...

大乘佛教的思想被婆罗门教抄袭最后变成外道的 重要思想 这还是第一次听过。传说大乘最后无大将,在印度一次大辩论中败给大将Shankara。从此在印度没落。那样说来好像是“用你的武功把你打败”了。这场辩论不知谁看过内容
曾拜读过一点葛吉夫,他的途径很科学逻辑化,和佛法比较,则就少了那种无我的空义。苏菲神秘主义的路线,个人觉得很像是在禅定中和某个禅天的主宰神相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2014 10: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夏雪宜 发表于 10-1-2014 10:36 AM
大乘佛教的思想被婆罗门教抄袭最后变成外道的 重要思想 ? 这还是第一次听过。传说大乘最后无大将,在印度 ...

唐僧去印度取经路经某一个国家,有一座观世音菩萨像胸部以下被埋到泥土里。传说这座观世音菩萨像全身被埋到泥土下佛教在印度就灭亡,玄奘当时还表示无奈。玄奘大师在印度学习时是戒日王统治五印度。戒日王死后佛教竟日益衰弱,婆罗门开始复辟。婆罗门学者乔茶波陀学习大乘佛教思想,建立新的吠檀多理论体系,内容与大乘佛教几乎一样不过却变成婆罗门教的东西。佛陀也变成印度教神明的化身。后来回教入侵被北印度,佛教已经无力回天。

古代密意我看来就好像是梵天的境界。根据【觉悟之道】,从光音天来的众生,无法领悟到比梵天更高的光音天。(无色界例外)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10-1-2014 10:56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2-6-2024 01:24 PM , Processed in 0.04507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