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主恩满溢

基督徒如何做个金钱的好管家?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4-5-2008 0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怎样在生活和钱财取得平衡?

这题目有点难答
(因可从多方面思考)
(不知为何发这问题,
  真是自讨苦吃,
  没办法啦,LZ需回答,要以身作则麻。 )

我个人认为
若钱财重于生活品质
那么我们就会变成守财奴
比如:钱财比去年多出几倍,但生活品质依然没改善,不懂得善待自己和家人,视钱如命。

若生活品质重于钱财
那么我们就会变成夜光族
比如:收入才RM2K,却常去名餐厅,买名贵衣,用RM2K的手机,驾RM8k 的车,只付信用卡的minimum等等。

只有收支与支出取得适当的比率
(经常变动。变动因素:收入的变化,突发的开支,通膨,银行利息,政变等等。)
才不会怕生活水平下降或生活过得太奢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4-5-2008 02: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8# ethos 的帖子

Randy 兄,您说:[..... 按聖經的原則先把自主權奪回來,才談「交給上帝」。可否请教Randy兄进一步解释如何从圣经中得到以上原则吗?

你稍微誤會我的意思,我的原意並不是說「把自主權奪回來交給上帝」是聖經的原則,我其實是要表達「把自主權奪回來」是一個過程,而這過程必須按照聖經的原則而行。不過,「把自主權奪回來交給上帝」也沒有違反聖經原則,而且是個「普遍啟示」中的普遍原則,我叫它作「common sense」,因為不是你自己自主的東西,你不可能支配它。打個比如,我必須買了一部車子(也就是我擁有了這部車子的主權),我才能把它送給某某人,我總不能把一件不屬於我的的東西送給人。It just does not make sense。

無論如何,我還是可以從聖經的總原則來解釋這一點,歸正神學有個很重要的看法,也就是:自由是罪惡和道德的基礎。就如當初上帝把善惡果樹也放在伊甸園中,這是上帝給人有自由去選擇順從或背叛。沒有自由的道德不是道德,同樣的,沒有自由的罪行也不算是罪行。我相信修神學的你不會太難明白這原則。

回到我那句話:「把自主權奪回來交給上帝」,我認為今天許多為錢而忙的人對自己的生命根本沒有自主權,但卻還有很多這樣的人自欺欺神說「為上帝而活」、「上帝帶領」等等。所以,如果你要一個豐盛的人生,你首先就要重獲你對你生命的自主權。

主耶穌在兩千前用祂的寶血把我們的生命從罪中買贖了回來,今天我們卻把我們的生命賣給我們的老闆,而老闆還可以每月分期付款給我們,你不覺得這樣的制度這樣的生命很有問題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5-2008 03: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8# ethos 的帖子

另外,我有一个疑问:借用Kiyosaki的4 Quadrants ,有一些人因种种因素恐怕不适合从E跳去S或者B,不然他们可能栽得更厉害(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这类人)。虽然这不阻止他成为I,只是可能要耗比成功的S和B多很多的时间(例:可能需要工作到退休,方能完全转型成为I)。那么,这类人是否就没有[自主权]呢?他们该如何将自己的[青春]等等交给上帝呢?我并没有反对Randy兄所言,只是觉得这件事好像没这么clear cut 。

我首先簡單表達一個重要道理:沒有「適合與否」的問題,只有「肯不肯」的問題。

活一個豐盛人生只有一個條件:你肯不肯順從真理而作出改變?只要你肯,上帝是全能的,他連你的性格都可以改變,更何況是你的命運、你的人生?記住新生命是上帝的恩典,你不能以任何功勞來換取;但豐盛的生命卻不是完全免費的,而且是要付很大很重的代價的。耶穌說「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第一步,你接受了祂,你就重生得新生命;但第二步,你必須順從祂,你才得更豐盛的生命。很多人只走了第一步,所以到處都是活得不像樣的基督徒。很多人都在為明天憂慮,很多人都不順從「先求祂的國和義」這原則,因為很多人都不相信(也不願意)把生命主權交給祂就可以活得更豐盛,所以人對「為明天憂慮」的第一個應對(response)就是「把生命交給老闆」,因為老闆可以實實在在供應你目前生活上的需要,不但是今天有得吃有得喝有得穿,明天也有得吃有得喝有得穿。再不然,買一個保險,萬一老闆不再給你供應生活所需,你的明天還有保障。這就是「E」對「為明天憂慮」的解決方案,但這是個錯誤方案。因為,為了供保險,你必須更努力為你老闆打工,你的生活也就更沒有自己的主權,你也更沒有時間服事上帝。

「S」會更好嗎?我是過來人,而且一隻腳還在「S」,另一隻正想步入「B」。我會說,「S」只不過把「老闆」換成你的「顧客」而已。你在「E」的時候,你把生命賣給老闆,你來到「S」你把同樣的生命賣給你的顧客,唯一的分別是,價錢賣得比較高而已。接下的後果是,你會比「E」更忙,更沒有時間給你的家人。當然,這也因人而異,但普遍上都是如此。在「S」的人通常都是很有錢的人,他們是醫生、律師、大廚師、餐館老闆等等。我稱這些人為「很有錢的窮人」,因為他們除了錢,似乎甚麼都沒有。

而「B」呢?我首先想要告訴你的是,從你的分享,我認為你誤解了「B」的意思。身在「B」的人是少之又少,也許只有百分之十而已。一般做生意的人只不過是「S」,也就是「small business」,但「B」是「Big Business」。在「B」的人至少有一百人作他的員工或下手或合作伙伴,而且他不像「E」或「S」那樣每天都要上班,他可以幾個月在國外旅行而不必擔心他的事業。要活一個豐盛人生,你就一定要成為一個「B」和「I」,壞消息是,你可能要用你半生的時間去進入「B」!在「B」和「I」的人才有自主權,而且你必須擁有初步的自主權才可以進入「B」。我們說恩上加恩、力上加力,我加多一句:「權上加權」。

在一般的情況下,年輕人必須把人生規劃作這次序:「E」→「S」→「B」→「I」。千萬別永遠逗留在「E」,也不要以為你可以一邊「E」一邊「I」就可以達到「豐盛人生」的境界,因為你一天留在「E」或「S」,就表示你的對生命的態度沒有完全改變,你最多能成為「有錢人」,但不是富人(weathy but not rich),更不是「擁有豐盛生命的人」。

你看見我的 clear cut 了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5-2008 04: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8# ethos 的帖子

Randy 兄:[我目前距離四十歲還有兩年,每星期上班兩三天,其他的時間用在發展自己的事業,建立資產。]
可以请问您所发展的事业是什么吗?您用什么办法建立资产,以至您有信心在两年后退休呢?退休后是否指您就能专心作您的S,B和I呢?还是只是I? 请指教我们这些后辈。  您的孩子在八,九年后就念大学,您有打算给他们留学海外吗?(如果在澳洲,学费加其他生活费,到时可能需要至少RM300k++ 才读完学士学位)


我是個 part-time的「E」,也是個full time 的「S」,正在邁入「B」。
E - 我為一間公司當「銷士」(sales,客旅首創);
S - 我曾經經營電腦買賣,如今我從事旅遊業;
B1 - 目前在設立免費服務網站,這是第一隻鵝;
B2 - 正在建立我的人脈網,這是第二隻鵝。

你的「退休」定義只適合「E」和「S」的人,在「B」和「I」,沒有工作,那來退休?
孩子將來的教育不必由我來煩,我今天只要完成「S」到「B」的過程就行了,我一離開「S」,就是你們所謂「退休」的時候,這在四十歲前應該辦得到。

我最近理出了一個論述:

人生有三種收入:
工資收入:手停則停;
生意收入:腦停則停;
獎賞收入:心停則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5-2008 04: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8# ethos 的帖子

您这只鹅需要耗您多少时间才能维持呢?如果还有S和B,所耗时间也不少啊!我工作到现在,大约有三年在E,两年在B,两年++在S,发现B可以是时间黑洞(当然我自认不是作B的料子),但我的B朋友中,有许多一星期工作80至120小时。他们的家庭生活肯定是受影响的。  我的意思是除了E以外,S和B和I,也可能成为我们时间的新主人。如果,没误解您,您想过一个有[钱]又有[时间]的生活。这里的钱是多少呢?时间又是多少呢?

「B」不是時間黑洞,「S」才是。

錢是多少?時間是多少?我從來不從這「amount」的角度來思考。我的目標是只要我在「B」的 passive income(獎賞收入) 超越我目前在「E」和「S」的收入,就可以了。而且,「B」的收入是越來越多的。再者,在「B」,每天廿四小時都可以是自己和家人的。

只要你脫離了「E」和「S」,並進入了「B」和「I」,教外人說是時間和金錢的「主人」,我說是時間和金錢的「全權管家」

[ 本帖最后由 RandyLouis 于 24-5-2008 04:2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5-2008 11: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馬太福音19
21耶稣说: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
22那少年人听见这话,就忧忧愁愁的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
23耶稣对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财主进天国是难的。
24我又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

[ 本帖最后由 主恩满溢 于 25-5-2008 11:19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5-5-2008 1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教会怎样使用会友们的奉献?
他们的花费正确吗?


和大部分的教会一样

某些地方
我认为是浪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5-2008 11: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财的定义你明白吗?

理财就是处理钱财
只要有一点钱财
做了运用或处理
就是理财

当你口袋里有十零吉
你打算去用餐
在你的脑海里就已经盘算
什么可以买什么不可买
买了之后还剩多少
这时,你其实已经理财了
只是这还不够全面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6-5-2008 09: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主恩满溢 于 25-5-2008 11:15 AM 发表
馬太福音19
21耶稣说: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

22那少年人听见这话,就忧忧愁愁的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
23耶稣对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财主进天国是难的。
24我又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


你想表達些甚麼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5-2008 11: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andyLouis 于 26-5-2008 09:56 PM 发表


你想表達些甚麼呢?
没什么
只是在回复之前先放上经句
刚好翻到这页,而圣灵有感动就将它放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5-2008 11: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篇 62
10不要仗势欺人,也不要因抢夺而骄傲;若财宝加增,不要放在心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5-2008 12: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做了财务规划吗?

已做了:
1) 3个月的应急生活费-bond fund & money market fund
2) 银行永远有RM2K做现金流周转
3)每个月缴付RM180的投资兼医药保单
4)现有的基金分配是 56.04%equity fund, 16.48%balanced fund,27.47%bond and money market   
   fund (照昨天的价格)
5)每月花费RM50-RM100来买书进修。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主恩满溢 于 27-5-2008 12:5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5-2008 1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不知道的賺錢秘密 2008-05-26 13:18
猶太人對全球金融市場、金融體系、金融政策、金融操作的影響力,是令人難以想像的驚人與龐大……
你知道股神華倫‧巴菲特、投機大師索羅斯、Bloomberg創辦人彭博、聯儲局前後任主席格林斯潘、伯南克、美國前後任財長桑默斯、魯賓、保爾森,這些人有甚麼共同特點嗎?
他們都是極為成功的金融巨擘,他們都是猶太人!
事實上,不少投資銀行的創辦人也都是猶太人,眾所週知的所羅門兄弟(Salomon Brothers)、高盛(Goldman Sachs)、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JP Morgan摩根、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都是猶太人所創辦,而且都是從猶太家族企業起家的。
而至今在全球金融重鎮華爾街,也有高達50%的金融菁英是猶太人,像是高盛知名的多頭總司令艾比柯恩(Abbdy Cohen)、花旗的衛爾(Sanford Weill)等人,都是猶太人。
猶太人對全球金融市場、金融體系、金融政策、金融操作的影響力,是令人難以想像的驚人與龐大!
高度決定視野、視野決定命運,如果不懂猶太民族,不懂猶太文化,那你很難在現代這個金融體系中,獲得多了不起的成功!因為當前的全球金融體系,就算稱為猶太金融帝國也不為過!只要猶太大亨打個噴嚏,全球金融界和銀行界就得重感冒!
猶太人到底多有錢?
根據富比士的統計,美國前40大富豪中,有45%是猶太人;全美國有三份之一的百萬富翁是猶太人。但全美僅有590萬猶太人,佔全美近3億人口中不到2%。
事實上,猶太民族在全世界算是少數民族,全球目前僅有1300萬猶太人,大約比台灣總人口的一半多一點而已,然而這些猶太人卻掌握全球主要金融金脈!
為甚麼猶太人這麼會賺錢?為甚麼世上有這麼多在金融領域取得相當成功的人都是猶太人?為甚麼猶太人可以掌握全球金融脈動?而想要在金融市場取得成功的人,又該如何學習猶太智慧?甚是創造出超越猶太智慧的地位?
為甚麼猶太人特別會賺錢
為甚麼猶太人特別會賺錢?是猶太人比較聰明嗎?數學能力比較好嗎?講到聰明與數學,全世界對於華人跟印度人的聰明與數學也都有相當程度的認同。這二種人在矽谷,在資訊科技業界也都有一定的影響力跟成就,然而,卻不是在金融業!為甚麼同樣都是聰明才智有目共睹的華人或印度人,卻沒有猶太人在金融領域中出色?顯然想要在金融領域成功,光是聰明是不夠的。
視學習為終生目的
猶太金融帝國得以如此龐大驚人的3大秘訣在於:
1. 智慧才是終生財富
全世界有二個民族都非常重視教育,也以數字能力優秀見長,一個是華人,另一個就是猶太人。
華人鼓勵教育、學習,但是華人的學習是工具,是手段,不是目的,讀書、學習只是作為金榜題名、出人頭地的手段與工具。一旦達不到目的,就變成:百無一用是書生。
但猶太人同樣崇尚教育,文化精神卻大不相同。猶太人把學習當作終生目的。在猶太文化中,學者的地位是很高的,而猶太文化也深信,良好的教育自然會帶來財富,終生的學習與智慧則是人生真正的大財富,別人怎樣也不能偷不能搶。
如果你問猶太人,人生最重要的是甚麼?猶太人的答案一定是智慧。
智慧來自猶太人的宗教傳統,在猶太人的心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猶太人不斷地受到迫害,富貴浮雲、房子財產都可能如曇花一現,因此猶太文化不斷教育後代,唯有智慧可以伴隨終生,可以幫助後人度過任何困難與挑戰,而有了智慧,財富自然也就隨之而來。
有個猶太人的經典故事如下:
猶太母親問孩子:“如果有一天,你房子被燒、財產被搶光,你要帶什麼東西逃跑?"
一個孩子回答:“錢。”
另一個孩子說:“鑽石。”
猶太母親笑著說:“孩子。你們要帶走的不是錢,也不是鑽石,而是智慧。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只要你還活著,智慧就永遠跟著你,無論如何,你都不會失去它。只有智慧,能夠幫你度過所有的難關。”

智慧的觀念就這樣深深紮根在猶太人的心中。
學者遠比富翁偉大
在猶太人文化中,學者遠比富翁偉大。猶太人把僅有知識而沒有智慧的人,比喻為“背著很多書本的驢子”。
猶太人崇尚創新,認為沒有創新的學習只是一種模仿,學習應該以思考為基礎,懷疑是開啟智慧大門的鑰匙。
猶太人喜歡思考宏觀的、深度的問題,喜歡抽象與邏輯,人類歷史上學術地位相當有成就的人物如科學家愛因斯坦、思想家馬克思和列寧等人,也都是猶太人。


星洲日報/投資廣場‧2008.0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5-2008 04: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信徒对钱的态度,要比不信的有更大的分别。

世界的齿轮是由钱来推动,所以在世界里的人,都逃不过钱的掌控,也没看到那背后的是谁。

所以信徒要逃过钱的魔力,就要靠信主的力量,因为祂胜过第三的试验(太四:8~10)。
信徒虽知道为了生活,不能不去摸这个钱,但主已明示不要为生活而忧虑。(太六:34)
还有,主要信徒不要把财宝存留在地上,如果不明白,没有人可以做到。
主又说不要侍奉“玛门”(太六:24)。信主的都要认真考虑这些。

虽说生财有道,但去摸钱的人,就难保给它影响。因为整个商业系统背后都受到那背后的掌控,
如果你开始领悟,就不止生财有道,而且用财有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为何这么忧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5-2008 10: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4# 熊猫57 的帖子

說得很有道理,但我對你的分享存有很多疑問,麻煩你詳細分解:

信徒对钱的态度,要比不信的有更大的分别。

怎樣的分別?怎樣又是更大的分別?有甚麼例子可以參考嗎?

世界的齿轮是由钱来推动,所以在世界里的人,都逃不过钱的掌控,也没看到那背后的是谁。

世界齒輪真的是由錢來推動嗎?錢真的這麼偉大嗎?錢如果真的是這麼偉大,「信」它的人又的確可以豐衣足食,為什麼又不鼓勵信徒去「信」它?

所以信徒要逃过钱的魔力,就要靠信主的力量,因为祂胜过第三的试验(太四:8~10)。

逃過「錢的魔力」又如何?如果逃過了「世界榮華富貴」卻要活得「困苦貧窮」,這就是主要我們活的生命嗎?

信徒虽知道为了生活,不能不去摸这个钱,但主已明示不要为生活而忧虑。(太六:34)

謝謝你告訴了我們一個現實,同時也告訴了我們一個幾乎每個人都在面對的矛盾,不要為生活憂慮,卻不能不去摸這個錢,請問要如何解決這矛盾?

还有,主要信徒不要把财宝存留在地上,如果不明白,没有人可以做到。

我贊成「不要把财宝存留在地上」,因為這是聖經說的話,但如何才「不把财宝存留在地上」呢?不儲蓄嗎?應該如何把财宝存留在「天上」?

主又说不要侍奉“玛门”(太六:24)。信主的都要认真考虑这些。

如何去考慮?對很多人來說,「錢」的確可以解決他們很多生活上的問題,如果沒有「錢」,他們的生活可是問題重重,不要事奉「瑪門」,倒不如像和尚那樣去出家算了。又或者,你對「不事奉瑪門」有另一番獨到見解?

虽说生财有道,但去摸钱的人,就难保给它影响。因为整个商业系统背后都受到那背后的掌控,如果你开始领悟,就不止生财有道,而且用财有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为何这么忧虑?

領悟些甚麼?「整个商业系统背后都受到那背后的掌控」?領悟這一點就可以「生財有道」?雖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但「活著」的時候這「錢」的問題到底要怎麼處理?



到目前為止,除了ethos 和 PeterTan ,我只見到參與者只不過是各說各話,就連樓主也是這樣,這恐怕不叫作「交流」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5-2008 10: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樓主,你除了 cut and paste 別人的文章和論述,請問還有別的嗎?

你帶領的這題目「 基督徒如何做个金钱的好管家?」其實是個很有啟發性的題目,有所領悟的人的確可以很直接地改變生活,但你這樣自問自答下去,恐怕很多人的生活不但沒有改變,甚至會更沉悶。

不如我再把問題問得更準確些:怎樣才算是「金錢好管家」?「金錢好管家」會達到一些生活上(或生命中)甚麼樣的標準?我想理清了定義之後,我們的討論會更有方向感。

[ 本帖最后由 RandyLouis 于 27-5-2008 10:5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7-5-2008 10: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3# RandyLouis 的帖子

我觉得,你对“上班”和“工作”的词汇引用有必要fine tune一下。

我想,你所谓的不上班,不是anti-上班,而是不成为“上班”这东西的奴隶。即使有必要上班,人必须了解他自己对这上班的意义的认识和认同程度(包括职业和组织的性质),这上班作为赚取收入的角色到底对他的人生有着多大范围的牵制,以及这上班和他本身的生活或存在意义(如果有)是否有冲突。

比如说,我因为看不顺眼本地媒体被政商勾结所垄断,更看不顺眼许多人为了“文化事业”而除了“精通母语”之外简直就没把利刀。于是,我努力赚钱、投资,然后以足够的资金来创业,开一家媒体公司,除了出版主流刊物,也大力支持非主流刊物。在本地,搞这种东西的公司随时是要面对执笠的危机。所以,自己当然必须有足够的本钱去冒这种风险。在这情况下,我的员工依然得“上班”,对吗?而我作为阿头,或许可以单单发号施令不需和员工在一起,但我也可以选择陪员工一起上班,一起赶工。然而,因着我晓得珍惜自己的家庭,并且也希望员工也能不至于卖掉自己的生活来赚钱,因此我还是坚持五天上班。我鼓励甚至资助员工提升自己,如果他们“有毛有翼”想自己创业、跳槽、甚至成为我的竞争对手,我会尊重他们的选择,因为我不蓄奴。而且,我希望那些另起灶炉的是基于关心社会和媒体自由而作,不是虚伪的挂个名堂来奉文化之名搞肮脏手段。然而,按照如今思维市场,我不能期待善男信女的出现。万一真的被人背叛、陷害,企业被人家吃掉,我依然有足够的沉着、理智、原则,凭良心重头干起。如果有员工一直以来都和我并肩作战,他们和我之间的关系老早已经是战友、同伴。所谓的上司和下属,只不过是组织的角色术语,并非代表人和人之间的阶级。到头来,我和我的员工都还是“上班”,不是吗?

所以,我觉得,there's nothing wrong with 上班 as long as you don't trade your income with your dignity and beloved ones,or sell your soul and become it's slav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5-2008 1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你所谓的不上班,不是anti-上班,而是不成为“上班”这东西的奴隶。


謝謝客旅幫我 fine-tune 我所要表達的思想。的確,我不反對「上班」,我只反對「為了錢而上班」,如果你能不領薪而繼續上班,我會給你最高的敬意。請別以為這世上沒有這種人存在,我個人就見過一些。

在 Robert Kiyosaki 的富爸爸公司(RichDad Company)裡,每一位員工都像客旅所述的那樣,上班若干年後的員工會有自己創業的能力,有些甚至留下來不領薪地上班,只為了要幫助更多的人脫離錢財的煩惱。

p/s: 然而,當我用「上班」和「工作」這詞的時候,我是引用它最直接也最一般的意思(也就是為了錢而做的事),當然對你這「非一般人」,它們可以有非一般的意思。

[ 本帖最后由 RandyLouis 于 27-5-2008 11:3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5-2008 10: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andyLouis 于 27-5-2008 10:42 PM 发表
樓主,你除了 cut and paste 別人的文章和論述,請問還有別的嗎?

你帶領的這題目「 基督徒如何做个金钱的好管家?」其實是個很有啟發性的題目,有所領悟的人的確可以很直接地改變生活,但你這樣自問自答下去,恐 ...
我认为我们的思路有很大的出入
但必不是谁对或谁错的问题
因每个人的背境,经历,看法,对未来的期许都不一样
我建议你可另开新的帖

我开这帖主要是分享怎样将神所赐给我们的金钱妥善管理
至于如何赚钱
打工好或是当企业家好
只是占这帖非常小部分吧了

另外我不时放上经文主要是提醒自己和各位
耶稣是如何看待金钱
当我们过于定睛在金钱上
我们就容易忽略主的教导

至于那篇文章
主要是说智慧比金钱更重要
我们应该要效法犹太人对教育的正确看法
至于看的人接不接受是另一回事
我尽我的本分就是了
有错的地方我会改善
有亏欠的地方我会弥补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5-2008 04: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9# 主恩满溢 的帖子

很赞成LZ的看法。人都有很多不同看法,不过有的看到,有的看不到,有的只看到所愿意看到的。跟随主的,就要留意祂的话。如果各说各的,是没有结尾的,而且终于乱象。LZ以主的如何看待金钱来提醒大家,是要提醒所讨论的重点,要以主的话为依归。如果各争为大,而把主放在一边,不只离题,且离开了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5-6-2024 03:47 AM , Processed in 0.06873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