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guilimen

規律門的思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8-10-2015 02: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規律門式的幽默


停車請留電話!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1028/587081.htm

超老實!

停車位難找,如果真的要停人家門前、巷口或店面,至少留下電話方便別人聯絡,以免阻礙到交通。

一名網友27日在「爆廢公社」臉書社團PO出一張照片,只見一名駕駛停車後有留下電話,但讓人看了超無言。

照片中,

鐵捲門前掛了一張告示牌,上頭寫道「停車請留電話,謝謝」;

而車主真的照做,把一隻「手機」放在車子的擋風玻璃下方。

對此,許多網友笑說,「他照做了」、「我也只能說他沒有錯」、「太老實了」、

「 屋主看到肯定氣到說不出話來」、「字意無誤,車主照辦,屋主你就耐心等他回來開車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1-10-2015 1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為什麼宗教不該指導道德?---朱家安

http://phiphicake.blogspot.com/2013/10/blog-post_15.html

關於同性婚姻,市面上有許多種反對意見。

有一些反對者訴諸幾乎普世在乎的價值,例如健康的重要,這種人可能會主張說,因為同性性行為染性病的機率很高,所以我們不該施行任何鼓勵同性性行為的政策,包括將同性婚姻合法化。

要檢視這種意見,我們通常會把重點放在其中的科學根據和方案的有效性上。辯護同性婚姻的人會質疑,例如說,同性性行為真的比較危險嗎?這是事實,還是統計偏誤?

或者,他們也可能質疑,就算同性性行為比較危險好了,讓同性婚姻合法化,到底是會加劇此危險,還是紓緩?考慮到杜絕性病的常見方法之一是固定性伴侶,這種說法似乎也有道理。

總之,在性病這類主題下,比較少人會質疑提案背後的價值預設,因為大家普遍都覺得健康滿重要的,雖然他們對於該如何維持人民的健康,可能有不同意見。

然而,有一些反對同性婚姻的意見,很容易受到價值層次的挑戰。例如有些人主張家庭必須由一男一女為首組成,因此反對同性婚姻。

這種想法帶來的爭議點通常不會落在同性婚姻是否踰越「家庭必須由一男一女組成」的原則(因為答案太清楚了),而是落在這個原則有什麼正當性、為何兩男或兩女的婚姻就會危害「家庭的價值」等等。

那些以家庭價值為出發點反對同性婚姻的人,在遇到這類挑戰時,可能選擇再度重申傳統家庭的觀念,也可能沿用某些教義來支持自己,例如他們可能主張:

婚姻和家庭是上帝設計給一男一女使用的,因此在一男一女之外的任何組合,都會毀壞婚姻和家庭的價值。

並且強調說,他們這些虔誠的信徒也是社會的一份子,社會有責任要尊重他們的信仰,因此,當未來政策可能踰越重要誡令,我們必須慎重考慮。

對於這種想法,反對的人有一句很方便的話可以用,就是「政教分離」:我們在討論公共議題、決定政策時,不該把這類來自宗教教義的意見列入考量。

然而,為什麼政教必須分離?既然宗教信仰也是社會成員終極價值觀的可能來源,我們為什麼不該照顧它?以下我試圖回答這些問題。

道德不是從經典詮釋出來的事實:

任何人要搞懂任何有歷史的重要宗教的教義,都必須經過詮釋,並且,不同詮釋常常彼此衝突。你一定可以理解,如果我們打算參考教義來建構社會規則,這些互相衝突的詮釋會讓我們的進度停滯。

進度停滯很糟沒錯,但這還不是最嚴重的問題。

想想看,如果我們真的用這種方法來辨別對錯,那關鍵的裁判就不再是(從實在論觀點來看的)公平正義或者(從比較實務觀點來看的)理性且平等成員的斡旋,而是互相衝突的詮釋「到底哪一個正確」。這種境況在歷史上已經發生無數次。

想想看,同性婚姻到底是不是罪過,竟然是要看同光教會和真理堂哪一方對聖經的詮釋正確,而不是看同性婚姻到底造成了什麼損失、這些損失在社會中如何分配,這好像有點怪,不是嗎?

不管是法律還是道德規則,都應該要是討論出來的,不是任何教條可以決定。

為了公平起見,我必須說明,這樣的論證也同樣適用於儒家經典。例如:「我們到底該如何對待女人?」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是取決於「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到底是什麼意思,而是要藉由進一步的道德探討來得到。

教義是可靠的參考嗎?

有人可能會說,你看那些真的興旺的宗教,他們的教義都跟我們一般接受的道德原則相差不遠,可見教義就算無法「支持」道德見解,它們也可以當做可靠的「參考」。

這種說法讓我想到,美國哲學家Walter Sinnott-Armstrong在Philosophy Bites談論無神論者何以能夠擁有道德觀時提到:所有宗教教義內含的那些最重要的道德規範都很類似:不能殺人、善待親友…等等,

Sinnott-Armstrong認為這顯示並非是宗教提供人們道德觀,而是宗教刻意模擬人們本來就有的道德觀,這樣它們才能存活下來。

道德先於宗教教條,而非宗教教條先於道德。這個觀念的古早版本,是柏拉圖提到的尤西佛羅問題(Euthyphro Dilemma):

「殺人是惡的,因為神禁止殺人。」

「是嗎?你怎麼知道不是因為殺人是惡的,所以神才禁止?」

很簡單的兩難:如果「因為強姦是惡的,所以神才禁止強姦」,那麼神就不是道德的基礎;如果是「因為神禁止強姦,所以強姦才是惡的」,一樣會遇到麻煩:你是否願意承認「假若當初神讚許強姦,而不是禁止強姦,那麼強姦便成為善的」?

若你同意「把宗教當做道德基礎」會遇到這種兩難,那你應該也會同意,我們在討論道德或立法問題的時候,不該把對教義的詮釋當成道德見解的佐證。正確的推論應該是相反:某個詮釋符合道德,所以這個詮釋比較恰當。我相信長老教會和同光教會,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用類似的眼光去看聖經。

邪教!
另一個反對使用教義支持道德觀點的理由,是因為世界上存在著邪教。這裡的「邪教」指的是那些具備幾乎毫無疑問令人髮指習俗或規定的宗教。你聽過在古時候殺人獻祭,在現代,依然可以耳聞為了守護聖靈進行恐怖攻擊,或者控制信徒歛財劫色。

以上事實為何讓我們有理由避免使用宗教教義佐證道德討論?因為邪教的存在,以及我們對邪教的譴責,證明了是宗教教義需要從道德獲得正當性,而不是倒過來。

想想看,我們怎麼有辦法區分邪教和非邪教?因為我們用經過許多日常案例考驗的道德原則來檢驗這些教義,並區分它們違背這些原則的程度。不管什麼時候,只要有宗教教義企圖進入公共討論,它們都應該先受到這種檢視。

或許有人會說,現代許多所謂的「邪教」造成的損害並不直接來自教義,而是來自欺騙信眾的「掌門」或「大師」。我同意,但這也顯示了,未經道德和常識檢驗,就輕信「先知」,是多麼危險。

宗教衝突

最後一個不用教義佐證道德意見的理由,是因為在多元的世界,互相牴觸的教義非常容易出現,並且它們時常不像其它互相牴觸的道德立場那般有調解的空間。想像一下:

阿麵:我們教派反對基督徒婚姻。

小基:什麼?為什麼?

阿麵:因為我們信仰的創世者把家庭定義成「由兩個或多個非基督徒組成的共同生活的單位」

小基:這算什麼!?

阿麵:還好吧?有比你的信仰奇怪嗎?再說在這多元世界,我們應該要互相尊重不是嗎?

你當然可以說這種奇怪的教義簡直是在開玩笑。但是想想看,如果明天真的有這種團體跳出來開記者會,你該如何反駁他們?兩個基督徒當然有結婚的權利,就和兩個男人有結婚的權利一樣,但如果你想讓自己和阿麵的討論有進展,依然必須回到基本面,討論那些不論教派都和道德相關的性質,例如家庭為其成員帶來的幸福等等。

結論
考慮一個想法:

不論什麼宗教,教義帶來的約束都只對該教教徒有效,不能擴及社會中的其他人。

這個想法是直接被上面討論的論點支持:如果教義不能作為道德的基礎,那麼它當然無法約束不信教的人。當然,我雖然不是基督徒,但也有責任遵守基督教提到的「不濫殺無辜」原則,但我之所以遵守這個原則,並不是因為那來自基督教義,而是因為那符合道德。

在我們把教義作為道德基礎的迷思破解之後,那些有信仰的社會成員,若想要出於自己的信仰推動或反對政策,就必須拿出大家都可以認可的道德理由來進行論辯。

在這種層次上,我們當然可以再問一次:「我們有什麼理由說同性婚姻不是人權?」。關於這個問題,我的意見寫在「同性婚姻爭議的批判觀察」。

FOOTNOTE
有報告指出,同志普遍對於性病比較有警覺,所以篩檢率高,造成染病記錄也偏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1-2015 04: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輕視我的 4d 程度 ,那個人是在自打嘴巴.

http://cforum3.cari.com.my/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761320&extra=page%3D1

我就遇过一些网友,不懂某个领域的知识,希望我教会他这个领域的知识,然后他来帮我分析。

好笑吧!我传授他知识,他来帮我分析?

他以为他很厉害分析。

这么厉害分析?为什么自己不学好这个领域的知识呢?

这世上就是很多这种人,没有基础知识却要装分析家。对某个领域没有基础知识还学人批判这个领域。
叫他学习这个领域的知识就推三推四。事实他没有学习能力也没有学习的毅力。

我以前和人辩论我都想尽办法用理据屈服他,可是对方总是不卖帐。

后来我知道除了是对方心态问题,也是因为这人不能掌握基础概念和知识。

我使用更高层次的概念他就无法理解,所以对他而言这些理据都不是理据。

如果他掌握基础概念,他很渴望更深奥知识,只要听闻更高层次的概念很快就能理解。如何能说服这些人呢?方法就是把他们变得和自己一样同一水平。

所以要令一个人信服就要先教授他们知识,让他们掌握这些知识和概念,这样他们才知道你说什么。可是现代人却不懂得尊师重道,自以为是。就如我之前所说,这些人期望人家用浅白的言语教晓他们深奥的知识。等他们学懂了这些知识就扮演分析家的角色,自以为很在行的分析。


佛陀渡顽劣的众生是如何教导他们?

对于虚心求学的人可是内心不信服佛陀法教,佛陀会指点他直到他领悟并体验佛陀一样的境界。这样这个人就会信服佛的教法。另一种顽劣众生,佛陀完全不会对他们说法。因为这种人听闻佛陀的教法,不会细心思考也不会努力去实践,只会破坏和鄙视。这样还不如不对他们说法。


耶稣说不把珍珠给猪给狗因为它们会践踏就是相同的道理。


说到这里,如何说服一个人?就是让这个人变得和你一样,掌握和你相同的知识和概念。这好比佛陀教导弟子让他们亲身体验法。

可是对于顽劣和自大的人 ,我宁可不发一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1-2015 06: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廣告小妹的部落格(作者)

http://adfan.cc/2015/i-ate-a-dog-before/

我曾經吃過狗

這些天,有兩個男人讓我敬佩。第一個是無所不在的老王,雖然他總愛調戲人妻,但是他公開表明對於外勞吃狗肉這件事的個人立場,堅定的咧,還親自出席抗議活動呢。第二個是站在反方的哲學雞蛋糕老闆朱家安,他認為外勞偷吃家狗是因為沒有合法購買狗肉的途徑,如果讓吃狗肉合法化,就可以保護家中寵物不被偷食。

老王從家庭破壞份子轉型成為動保協會成員,朱家安公然挑戰「普世價值」(這文章誰寫誰慘),兩人都是勇者,真男人也!我喜歡勇於說出心中真實想法的男人,無論他們的論點我是否贊同。但儘管他們二人討論都是「外勞吃狗肉」這件事,我個人比較希望撇開外勞這個角色,單純瞧瞧他們對於「吃雞豬牛羊合法,為何吃貓狗就非法?」的見解。

老王愛貓狗不忍心其被殺害,朱家安則希望人類能公平對待所有動物不該讓貓狗享有特權。我在朱王兩人之間掙扎了好久,他們都有各自的立場,而且從某種角度來看都挺合理的。我好糾結,好掙扎!上一次如此掙扎,是我思考外遇對象該選 GD 還是 T.O.P(最後當然還是覺得我家班長最好啦啾咪)。

自朱家安文章刊登後,各路人馬加入戰局。有人談歷史,有人說文化,有人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回憶家中毛孩子,更有人下詛咒(真是阿彌陀佛)。可我就是不見半個吃過狗肉的人站出來講話!所以呢,本人我只能犧牲自己,完成任務。是的,接下來我要自白的真相請有心臟疾病以及愛慕我多年的人不要看不要聽,趕緊按右上角的叉叉跳出(蘋果用戶請按左上角)。

1. 我吃過狗肉味道挺香的
2. 我最愛的麵條是兔肉麵
3. 我會對著公園裡的鴿子垂涎三尺
4. 我總幻想著某朋友家的寵物蛇要是燉成蛇羹該有多麼美味

好,自白完畢,粉絲人數應該會瞬間降為 1 吧?

您一定想知道,上雜誌說多麼愛貓助理的我,怎麼對待其它動物卻如此殘忍。其實呢,這也是因為我的文化背景使然。我出生在上海,俺們上海人除了敵不過廣東人對於食物的嚐百草精神(果子狸我就不敢吃),我們可算是中國的數一數二吃貨!吃東西就是要吃活的,那才美味那才新鮮,管它人道不人道。

我兒時家中有個長輩在實驗室工作,專做動物實驗,有時實驗完成了有剩下沒做過實驗的動物,長輩的同事會把這些動物宰殺分給每個人帶回家加菜用。我小時候不懂,只知道有加菜就是好棒棒,於是我吃過三次狗肉,無數次兔肉。

從來沒有人告訴我狗不能吃,因為在當年的中國,狗是畜生,跟其它菜市場賣的肉沒兩樣。後來上海人有錢了,有人開始養狗當寵物,但這些人把狗的等級劃分得非常清楚。品種犬等於寵物是家裡的寶貝,非品種犬等於畜生被吃活該。

我告訴大家這些,不是要合理化某些事,而是希望大家明白,人類的進步是需要時間的,總要有那麼一個過程。中國的吃狗節依然存在,但是抗議人數卻越來越多。為什麼?因為俺同胞的思維在改變。狗有靈性,他們的肉味雖然令人難忘,可是狗已成為許多人的好朋友,無論是不是品種犬大家都不再願意宰殺牠們僅為了滿足我們人類的口慾。

如同我,隨著我長大隨著我的悟性增加,我不吃狗肉也不吃兔肉。我會想念我會懷念,可是我知道,我已不再是當年的那個我,我吞不下去。每次見到公園的鴿子,我都好想找隔壁的墨西哥大叔幫我抓一隻回家烤來吃,但是我的理智告訴我,這不合法啊孩子。朋友家的寵物蛇,要是知道我對牠如此這般念念不忘,應該會嚇死吧,但我已決定放過牠。

認識班長以前的我,無肉不歡,看見蔬菜像見到敵人。可在之後的幾年間,食物名單上的肉類種類越來越少(目前剩下雞鴨鵝豬牛羊外加海裡游的,看似挺多的但我從前根本就是百獸宴來者不拒啊!),愛吃的蔬菜種類卻越來越多。這是一個過程,過程需要時間,我花了二十幾年,來到今日。

我愛貓助理,看著牠貌似身體不舒服我會緊張,總想著牠不能有事啊牠是我的好朋友。同時我也在想,昨晚下肚的那隻豬是否也曾經是某個人的好朋友呢?我依然愛吃豬肉最無法抵抗的是雞腿(我的生命真的不能沒有雞腿!),但我最近也在努力減少肉類的攝取。前兩天煮了一鍋羅宋湯,這次破天荒的牛肉加得有點少。除了想吃得健康些以外,也希望能將因我而死的動物數量減少一點,少死一頭牛算一頭。

我承認,我還沒有到達不殺生的境界(而且我自認俗人一個也不想進入那個境界)。我是肉食主義者,但我可以調整攝取量調整比例。我不吃素,但每週若能有一餐吃素也算是一種進步。凡事要有一個開頭,而我的開頭,就是從不吃狗肉那一天開始。狗離我們的生活近,因此牠作為一個開始,也是人之常情。

台灣的外勞,家鄉或許有吃狗肉的飲食文化,我們要去理解他們而不是一昧的指責。幫助他們瞭解為什麼不吃狗很重要,像當年加拿大某個同學幫助我一樣,讓我明白地球要繼續運轉生存,需要尊重地球上的其它生物。某些動物讓我們填飽肚子存活,我們要感激牠們,並且在食慾與尊重生命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不吃貓狗,不應該僅是因為他們可愛,可愛不等於正義。不吃貓狗,是為了讓我們離其它動物更近一些,更尊重牠們一點。用更人道的方式宰殺動物、攝取肉類之前細想一下這餐要吃多少肉、能從飲食名單上劃掉一種肉類也不錯。

我們都在進步,我們都在學習。我們不該互相謾罵對方,你說我吃狗肉是殘忍我說你吃豬不吃狗是矯情,這無助於進步更無助於保護動物。世間萬物自然形成一種食物鏈,我們人類需要做的是,不讓食物鏈斷層也不讓食物天枰嚴重偏向某一方,維持生態平衡,認真選擇每一餐。大家一起加油。



小妹結語

寫這篇之前,我在貓咪社團詢問過社友對於這個議題的意見。我之前總以為,我不吃狗肉是因為狗是陪伴動物,跟經濟動物不一樣,我很自然的把他們做區分。可後來我細想,我這三十年的飲食習慣,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點點做改變。

我上週與朋友們吃了一餐火鍋,吃了滿肚子的肉,覺得好開心好滿足啊。但是誰又知道,我平時在家一天只吃兩餐(我太晚起不吃早餐好孩子別學我),其中一餐常常只是醬瓜納豆配米飯。是我懶也是我刻意,在有了貓助理之後,我看待動物有了另一種感受。

我無法每餐都把高尚理想放在腦海,但是我可以提醒自己,要往前走往前看,多為其它生物想一想。點餐前多思考一秒鐘,事情會變得有那麼一絲絲不同。為了健康與口慾攝取肉類,無可厚非無需指責,但凡事有那麼一個「度」,按照自己的需求掌握比例原則就好。

飲食習慣,是很個人的事情,有文化的影響有成長背景的因素還摻雜了個人理念。我不想強迫任何人,更不期待影響誰,只是希望通過我的故事,能讓大家看見些什麼。




備註:-

外勞吃狗肉
https://www.facebook.com/You.Son.Father/posts/922359264467511



讓吃狗肉合法化
https://www.facebook.com/krisnight/posts/9209030546255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1-2015 10: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uilimen 于 10-11-2015 10:38 AM 编辑

凡人 = 劣根性 = 口不對心 ,講一套 ,做又另一套.

說的都是人情義理

做的都是傷天害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1-2015 11: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張以勒‧-----網絡如醋缸,長使常人變酸民

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38189?tid=52

人性本善或本惡,哲學家爭論不休。一個比較符合客觀情況的事實是,人人心中善惡兼有,有的時候善戰勝了惡,有時則惡魔擊敗天使。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但這不表示是非對錯沒有一道原則性的標準。

人性之惡之所以戰勝人性之善,往往在一個條件下發生,那就是當我們在做一件壞事時,沒人看見,事後也沒人發現。

換句話說,沒人看見我幹壞事,正是我幹壞事的最好時機,也是最大動機。

所以,人不是不想做壞事,而是不好意思被人看見他做壞事。被人發現他做壞事,他會感到羞恥。這就是所謂的“羞恥感文化”。

不過,阻止人類做壞事的當然不只是羞恥感,因為正常的人類多少有道德意識,我們做壞事即使不被人看見,我們自己內心也會受良心的譴責,感到過意不去,感到愧疚,這是“罪惡感文化”。道德,或源於宗教信仰,或來自文化傳統,也可以通過教育培養起來。

但罪惡感的產生也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做壞事的人看見了他做壞事所造成的結果,看見了他做壞事所傷害的人的悲慘處境。

他發現這些壞事傷害了他人,他的同理心被激活了,於是他感到自責。但是自責過後他會怎麼做,那又是另一回事。

“羞恥感文化”和“罪惡感文化”,是阻止人類放縱私慾、恣意妄為的文明屏障,是人性之善的天然保護罩,不讓人性之惡戰勝人性之善,不讓人類被人性之惡所操控和摧毀。
當然,世界上沒有羞恥感和罪惡感的也大有人在,但絕不是人類的大多數。

但是,如上所述,羞恥感和罪惡感都必須在特定條件下萌生,前者是害怕別人看見自己為惡而產生,後者是看見自己為惡的結果而產生。

關鍵詞是“看見”——別人看見自己,自己也看見別人。

而如今,人類發明了一種超越物理實體的虛擬空間,這個空間,叫做“網際網絡”。在這裡,自己看不見別人,別人也看不見自己,失去產生羞恥感和罪惡感的條件,“羞恥感文化”和“罪惡感文化”沒有了依憑。

正是在這個空間裡,人類終於嘗到做壞事不會被人看見,自己做壞事也無法看見所造成結果的自由自在、放縱私慾的快感。

在日常生活裡,因為羞恥感和罪惡感而不願、不敢、不能說的話,因為羞恥感和罪惡感而不願、不敢、不能做的事,在別人看不見自己、自己也看不見別人的網絡空間裡,擺脫羞恥感和罪惡感的束縛,可以肆無忌憚的說,可以自由自在的做。

網絡如巨大無朋的超級醋缸,浸染沉迷其中,長使多少常人變酸民。

何謂“酸民”?還是要回到網絡去探尋,方顯以毒攻毒。

根據惡搞的百科全書《偽基百科》的定義,酸民是臭酸掉的鄉民,是一群成日打嘴炮又不事生產的毒男。酸民只會用鍵盤伸張正義,一方面嫉妒他人的生活,一方面又厭惡自己的存在,不管任何人都要找理由來酸。由於是人生失敗組,所以見不得別人好,一天到晚愛酸人,找不到理由酸也要強找理由來酸。具有族群歧視、仇視他人的傾向。

在酸民的眼裡,好事壞事都是酸事,好人壞人都是酸人。在酸民的手裡,簡單的事都會變成複雜莫名的酸事,單純的事都會變成邪惡陰森的酸事。

柏楊老人的醬缸,羞恥感和罪惡感扭曲人性、嚙食人性,而網絡的醋缸,是破除羞恥感和罪惡感後,人性的發飆和失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1-11-2015 11: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這是今年最好笑的"無恥論"

http://cforum.cari.com.my/forum. ... page%3D1&page=3

言行一致是为直心。

直心就是心口如一。内心所想的,口中所说的,和他行动所做的都是一样。

一个直心的人不会欺骗人,一个直心的人做事情不会说一套做一套。

但是凡夫俗子几乎没有100%的直心人。

能尽可能做到心口一致已经很难。

一个人言行一致他就不会说谎。不想骗人干脆就不说话。

这样的人看起来都很诚实。用真来形容就是指诚实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11-2015 07: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難得的分析.
http://cforum3.cari.com.my/forum ... ge%3D1#pid127113943

by谷成---

依我的理解,古人的知识和条件有限,所以依据神谕(例如基督教神学)或圣言教(例如佛教)的智慧来认识人文自然和宇宙,所以形成宗教学,以“信”为主是宗教学的特征。

然后人们逐渐有了自己的思维,开始反思各种宗教的神谕和圣言教,提出质疑和替代性的学说,这就逐渐形成了以“质疑”为主的传统哲学,然后再将已经得到确认的内容归入科学的范畴。

但是后代哲学的演变并不局限于对宗教内容的反思,而是对语言、意义、心灵、现实、人文管理和艺术创作理论等等进行了多向的分析、探索、重审、开发而产生了各种各式的现代哲学分支,甚至象后现代主义把创造概念的学术都视为哲学了。

所以现代哲学的界线其实是非常广阔的,哲学的疆界可以伸入到宗教学说和科学理论的边界,也可以延伸到创作理论、学习和教育理论,以及社会治理和生活共处的思考,任何能够带来创新的思维和满足人类好奇及求知的事情都可以勉强的和哲学挂上关系。

就拿我从事的科学研究好了,任何科学理论从一开始都不是得到确认的,它的定律隐藏与未知的黑暗之中,我们这些研究学者就象在一间暗室里猜测室内有什么东西,然后进行不断的测试。这时候所做的任何猜测和假说,都可以勉强的归入哲学的范畴,直到我们的测试证明了假说的成立以后,才能变成严谨的科学。

所以科学家的工作不离哲学的研究,科学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哲学探索,只是科学家针对的是是物质范畴的研究,这些范畴较有可能得出方法来客观的验证,所以就形成了科学的各门专科。

所以对我而言,任何可以允许提出假说和理论的未知现象都可以勉强的归入广义的哲学的范畴,这难免也会涉及一些玄学的知识范畴,包括易学和道家学说等等,只要允许质疑和分析讨论的未确定之事,都可以广义的归为哲学的范畴之内,并没有必要去进行非常精准手术的切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9-11-2015 04: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uilimen 于 19-11-2015 04:52 PM 编辑

guilimen說:-賤人也有賤人的哲學.

洛蕾塔.拿波里奧尼(Loretta Napoleoni)著:


《這才是伊斯蘭國﹗:

「伊拉克和黎凡特(沙姆)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in Iraq and the Levant (al Sham), ISIL / ISIS)。

http://www.gooclasshk.com/archives/5552

史上最強「暗黑經濟體」,用營銷策略顛覆全球秩序》(THE ISLAMIST PHOENIXT:

The Islamic State and the Redrawing of the Middle East Loretta Napoleni),

究竟出版社,2015年7月。

薩拉菲主義信仰(Salafism)

迎合先進科技、財務管理的新策略,以能夠換取優勢和利益的實用主義為操作哲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1-2015 05: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林居民 于 19-11-2015 06:08 PM 编辑

怎么这样多头脑混乱的神棍?中华文化,丰产类似土产。
只懂空话连篇。毫不务实。
这样的能耐,怎是那大姐的对手。大姐词锋如雷霆刀剑,句句直迫要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11-2015 06: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林居民 发表于 19-11-2015 05:23 PM
怎么这样多头脑混乱的神棍?中华文化,丰产类似土产。
只懂空话连篇。毫不务实。
这样的能耐,怎是那大姐 ...

果然沒有說錯:-
賤人也有賤人的哲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1-2015 06: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时尚之都 于 19-11-2015 07:00 PM 编辑
山林居民 发表于 19-11-2015 05:23 PM
怎么这样多头脑混乱的神棍?中华文化,丰产类似土产。
只懂空话连篇。毫不委实。

释迦之后现世出了个金佛
莲生活佛」 卢胜彦在美被控逼奸@活佛穿金戴银学


卢胜彦:我到過龙宫,龙王率龙母龙女龙子来顶礼皈依

看到那副神棍样已意觉想一巴扫过去(请原谅本宫失仪)
中华儿女又会否为此类华夏文化知耻觉悟呢?
不会的,,,因这是中华遗产,,需保留。



本小姐情可相信它(此物需登入才可见
alien___h_r__giger_pitch___by_adonihs-d2xjobm.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00 收起 理由
真哲 -60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1-2015 08: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從這則新聞裡 ,我們可以看到一般回教徒內心的恐懼.

如果這些無辜的回教徒在一場恐怖爆炸中同時也被炸死了 ,

那些恐怖份子會說:-

戰爭中 ,沒有誰是無辜的 ,謝謝你們對"阿拉"的奉獻.

所以 ,為了"自我保護" ,不要被拖下水 ,意大利的伊斯蘭教徒只好遊行譴責恐襲.


http://news.sinchew.com.my/node/453936?tid=74

意大利首都羅馬和全國多個城巿的伊斯蘭教徒毋懼大雨走上街頭遊行,譴責以宗教名義製造暴力,表明跟極端主義劃清界線。

數百名參加者冒雨在羅馬市中心一個廣場集合,他們高舉“可蘭經反對暴力”、“伊斯蘭教是和平的”、“和巴黎受害者團結在一起”等旗幟,高喊“我們不是敵人”,並同聲譴責以宗教名義製造暴力。

大批警察在場戒備。 羅馬“伊斯蘭文化中心”(Islamic Cultural Centre)主任勒杜安(Abdellah Redouane)表示:“我們的訊息很明確,恐怖主義不能再以穆斯林之名,在世界各地發動攻擊。我們希望全世界都能聽到。

“意大利伊斯蘭聯盟”(Italian Islamic Confederation)主席哈拉歐伊(Mustapha Hajraoui)則認為,恐怖組織只是在製造人與人之間、宗教與宗教之間的仇恨。

“我們來到這裡說'不',因為我們的宗教不是恐怖主義的宗教,不是戰爭的宗教,而是和平與共存的宗教。”

另外,米蘭市中心也有數百人聚集,高喊“拒絕IS”等口號。自巴黎發生恐襲後,米蘭的史卡拉歌劇院(LaScala Opera House)等地標近日已提昇安全級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11-2015 0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給各位小朋友:-

莫使善心助惡念.

做好事 ,要看對象 ,做壞事 ,要看對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1-2015 06: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uilimen 于 25-11-2015 06:55 PM 编辑

有受過高等教育者為什麼會沒有教養呢?

(gilimen 順便諷刺某些網友)

最會用新媒體的恐怖玩家:ISIS 用小貓帳號、app 攻下全世界

http://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5/11/25/isis-new-media/

對於 ISIS 利用精準的宣傳手段,引誘在西方國家長大的穆斯林和非穆斯林年青一代加入極端組織。
世界各國首先要構建起一座足夠堅固的輿論防火牆,用同樣的方式,讓 ISIS 的謊言不攻自破。
一家美國網路安全組織稱,「我們將社交平台看作是虛擬世界中組織基層活動的管道。
在這裡,幾百萬人的聲音匯聚成一個可行的計劃。
ISIS 將這個平台的功能又升級一步,它使得幾個人發出像幾百萬個人的聲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1-2015 02: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uilimen 于 10-12-2015 01:01 PM 编辑

價值觀可以讓我們活得更有意義

1)小我價值觀
如何在不侵犯別人的權益之下達到自我人生最大的成就或滿足感.

2)大我價值觀
人類會因為我的存在,而活得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8-11-2015 08: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鄭丁賢‧-----IS笑到最後

http://opinions.sinchew.com.my/node/38353?tid=34

俄羅斯支持敘利亞的阿薩德政權,土耳其則支持反阿薩德的敘利亞土庫曼叛軍;而美國始終都要推翻阿薩德,因此和土耳其在同一陣線,更何況土耳其是北約的小兄弟,不能不照顧。

美國轟炸IS,顧忌太多,畏首畏尾,一怕誤傷平民,二怕太快炸垮IS,會讓阿薩德奪回控制權,所以久炸無功。

俄羅斯在民航機爆炸事件後加入轟炸IS,狂轟濫炸,毫無顧忌,重創IS之餘,也損害了土耳其利益。

IS的石油,主要是通過土耳其出口,間中讓土耳其一些權貴大賺特賺;俄羅斯炸毀IS油田,還炸掉500多輛運油卡車,IS失去石油收入,土耳其人也失去財源。

土耳其雖然和美國站在同一陣線反IS,但畢竟只是虛與委蛇,做樣子多過真上陣。土耳其和IS同樣都是遜尼派,從政府、軍方到民間,都有很多IS同情者。土耳其最大的敵人不是IS,而是和IS交戰的庫爾德人。土耳其希望IS先摧毀庫爾德,自己才能撿到便宜。

IS的財源和武器,乃至外國戰士(恐怖分子),大部份都是通過土耳其進入,美國也很清楚,只是土耳其是自己的小弟,只能稍加約束,不能嚴厲對付。

IS到今天都無法被摧毀,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各國打自己的算盤,保留了一手。

所謂的反恐,說來動聽,背後還是各自的利益;最大的得利者當然是IS,它笑得最開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11-2015 07: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uilimen 于 30-11-2015 07:01 PM 编辑

本文只適合辟支、聲聞或緣覺者閱讀.


(1)  接受矛盾 ➡ 哲學


只要一天不死 ,就會有新的問題出現 ,你不去找麻煩 ,麻煩也會找上門 .


(2)  面對矛盾 ➡佛法


自律律人 ,人人有良知 ,眾生平等 , 相信惡人是可以加以教化的 .


(3) 處理矛盾 ➡生活藝術學 ♬


這個世界是由君子、偽君子和真小人的對立統一競爭來推動事物的發展 .


(4) 放下矛盾 ➡遊戲人間法


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

只有因選擇取或捨的過程當中所產生的得、失、損、益的厲害關係在作祟.


捨棄 ,並非羞恥 ,而是勇敢 .


結論:-

強者又如何 ,獵人始終也會變獵物 ,勝者為王終必死. 生活嘛 ,何必認真(執著)呢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2-2015 12: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时尚之都 于 3-12-2015 01:30 PM 编辑
guilimen 发表于 30-11-2015 07:00 PM
本文只適合辟支、聲聞或緣覺者閱讀.

(1)  接受矛盾 ➡ 哲學卐

結論:-

強者又如何 ,獵人始終也會變獵物 ,勝者為王終必死. 生活嘛 ,何必認真(執著)呢 ?

你可有对物欲心存要求过了?
若有的话又何必的在人前说着这大堆假义理性之话呢

不求实在,只会虚渡於文理中,,典型的文儒愚思者。
说得俗点,,,就是得把嘴说道而了无成就之流。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00 收起 理由
真哲 -300 违规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2-2015 12: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时尚之都 发表于 3-12-2015 12:13 AM
結論:-
強者又如何 ,獵人始終也會變獵物 ,勝者為王終必死. 生活嘛 ,何必認真(執著)呢 ?
你可有对物欲心 ...

多行不義必自斃  ,子姑待之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3-6-2024 09:05 PM , Processed in 0.131982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