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shuhjiunho

市场涵盖率 vs 盈利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30-7-2007 05: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K-Park 于 30-7-2007 05:19 PM 发表
我觉得做生意心理上最重要是盈利。。
增加市场涵盖率也是为了盈利。。
如果心是以盈利为主,
做什么抉择也会考虑到对盈利会有什么影响

如果心是以市场涵盖率为主,
就可能为了提高市场涵盖率而牺牲了盈利 ...


完全明白LK-Park兄的要点。
谢谢解释得如此详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0-7-2007 05: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读了“长尾理论”,不错的书咯。大家可以参考里头的模式。p/s: 好像和主题无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7-2007 05: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江湖 于 27-7-2007 06:14 PM 发表

ps: 老板所谓并涵盖率, 是不是要亏本也要赢呢? 



所以之前我问何老板所谓提高市场涵盖率, 是不是亏本也要卖?

薄利也是有盈利阿。。。。。

有时高市场涵盖率  =  提高盈利 = 卖得越多,成本越便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7-2007 06: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江湖 于 30-7-2007 05:45 PM 发表



所以之前我问何老板所谓提高市场涵盖率, 是不是亏本也要卖?

薄利也是有盈利阿。。。。。

有时高市场涵盖率  =  提高盈利 = 卖得越多,成本越便宜


江湖兄,其实在推出新产品前,管理层早就应该做好功课,说,这个产品的销量会有多少,成本多少,一个估计和初步的推算,Proforma Income就应该先做出来了。如果这个基本功课都没有做好,就以多卖多赚的方式将产品推出去,这个和自杀没什么不同。一次两次可能获利,多几次我就不敢想象了。

所以问题在于,现在让你知道,就算你可以如期和像预料之中这样增加了市场涵盖率,十台手机,有九台都是你的,可是了盈利确少了,这样是否符合你的策略。当然,销量是无法预测的。但是连你自己都无法知道你自己要用怎样的战略,那么你又怎么打败对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7-2007 06: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uhjiunho 于 30-7-2007 06:19 PM 发表


江湖兄,其实在推出新产品前,管理层早就应该做好功课,说,这个产品的销量会有多少,成本多少,一个估计和初步的推算,Proforma Income就应该先做出来了。如果这个基本功课都没有做好,就以多卖多赚的方式 ...


从你的回复, 我可以分成2大类

全新产品-市场没有人有, 或少数人有 (刚刚出市场)
-sony walkman, apple ipod, PS2, Wii

效果好- 市场涵盖率 第一, 盈利第一
效果不好- 可能如你所说亏钱

我觉得全新产品不用拚什么涵盖率, 成功你就是第一
这就要看管理层的眼光。

半新不旧产品- 竞争者很多
- 手机,
效果好 - 市场涵盖率 第一, 以便达到经济效应
效果不好 -  out of the gam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7-2007 06: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江湖 于 30-7-2007 06:50 PM 发表


从你的回复, 我可以分成2大类

全新产品-市场没有人有, 或少数人有 (刚刚出市场)
-sony walkman, apple ipod, PS2, Wii

效果好- 市场涵盖率 第一, 盈利第一
效果不好- 可能如你所说亏钱
  ...


哈哈!越谈越远。。。
不过没关系,我大概也抓到你的要点了。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30-7-2007 07: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8 shuhjiunho 的帖子

献丑了。。期待何老板的发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7-2007 08: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点,要提高市场涵盖率,未必一定是降低价钱的。。
对我来说以降低价钱来提高市场涵盖率,
并不 effective。。

尤其是科技产品如手机,对消费者来说,
增加更多的功能,更潮流的外形,及更好的售后服务
反而比起降低价钱,更有效的提高市场涵盖率。。(除非是日常用品之类)

这样子来提高市场涵盖率,才能做到两全其美
所以别把思想锁在"只有降低价钱,才能提高市场涵盖率"
一味降低价钱,只会让红海变得更加鲜红,伤人不利己。。

我意见多多,不好意思

[ 本帖最后由 LK-Park 于 30-7-2007 08:3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0-7-2007 09: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场份额加大,增加企业融资能力,在这个新世纪里面,赚不赚到钱不重要,赚多少%更不重要,借不借到钱,以什么利率借回来才重要.

在当前新商业环境下,赚钱也只是为了借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7-2007 1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uhjiunho 于 30-7-2007 06:53 PM 发表
哈哈!越谈越远。。。
不过没关系,我大概也抓到你的要点了。
谢谢分享。


都是小弟愚见, 希望可以看到老板的看法


原帖由 LK-Park 于 30-7-2007 08:29 PM 发表
还有一点,要提高市场涵盖率,未必一定是降低价钱的。。
对我来说以降低价钱来提高市场涵盖率,
并不 effective。。



我要表达的不是降价,而是降低成本。 profit margin 维持。

我也觉得割喉战不是个好办法, 不过很多公司就是降价来提高涵盖率, 好像我们的"proto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7-2007 08: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我想到我做的这一行情况:
产品sales text去到10%,许多同行逃税,我老板经常笑他们:逃税又不是进自己的口袋;逃税只是要来拼价钱

令人深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hew_ho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31-7-2007 04: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说到注重市场涵盖率的佼佼者,就一定非Digi莫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2007 10: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选择盈利!

前提,我之会问这个问题,是因为两个原因:

1)我办公的公司,为了占据市场涵盖率,不惜展开销价战争。我其实和管理层吵了一顿,因为我认为这样对产品的定位不好,对公司的形象不好,而最后,我经过计算,卖了产品,包括要给的售后服务成本,实在不怎么划算。所以一直要公司郑重考虑。当然,最后公司还是为了市场。结果的确是赢了市场,不过也的确带来了些负面影响。

2)之后,给真正投资者,和想做大生意朋友的话。请读这一本书:
<<Winnings>> by Jack Welch
这一本书谈的是一间企业应该有的管理方式。作者是前GE (General Electrics)的CEO。
而这本书有提到的是,企业还是公司,应该注重的是:盈利

所以,我就丢了这个问题上来。看看大家的意见。当然,这只是一个很单纯的问题。可是好笑的是,我总收到很多不同的意见,要把问题复杂化。。。

[ 本帖最后由 shuhjiunho 于 1-8-2007 10:48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2007 1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个人的解剖。。。

以上一些朋友已经说过,公司最重要的就是盈利。。。我的看法也的确是如此。

根据一些统计,和了解,基本上:

选择市场涵盖率的朋友,通常是属于冒险性的。这些朋友用于冒险,在经商上,这是不可缺少的精神。这些朋友多数有险中求胜的心态,而很多时候,就因为这样,他们胜利时,虽然付出了一些代价,可是终归来说,还是胜。他们的经验累计,大多数都从市场学来。这一种朋友就忌的,就是贪。这种贪的心态,往往会将所有赚到的,都呕回去。

选择盈利的朋友,通常是比较保守的。这些朋友先求稳,后求胜。在经商来说,虽然比较慢,可是胜在稳,所以长远来说也是胜利的。他们不屑市场短期怎样评估他们,他们注重内部的管理,通过了解自己来为自己定位。这样的朋友,如果要成功,需要非常特出的眼光。他们一出击,往往就会让对手措手不及,全无招架的能力。所以,这种朋友除了要有好的眼光,最需要的就是勇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2007 1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谈回手机

我比较属于自我肯定型。所以我不太在意别人怎样看我,只要自己的口袋多几个零,那么别人的肯定,不要也罢。

所以我要推出一款式的手机前,如果这不符合经济效益,我宁愿不这样做。我宁愿将钱锁在报酬较好的地方。因为这样我随时还有机会重新出发。最重要是自己没有垮。这个和live today, fight tomorrow的原理有点相似。

推出手机,进行销价战,就是让自己在明,对手在暗。对手的反击,自己又一直要忙着应付,风险太大了。即使赢了,这样的战争也赢得不漂亮。这好比你带着1千兵,和对方的1千兵打拼。最后你还有1个兵士生存,短了手脚,确还保着性命;对方的士兵确死光光了。你虽然胜利了,可是对我来说,赢得不漂亮,代价太大了。

当然,如果进行销价占,可以把对手打败得落花流水,也有这样的成功例子。

所以这个投选,并没有确实的答案。不过看来,选择盈利的朋友,还是比较多。
本来想将这个贴放一星期再谈,不料反应还是差强人意。。。哈哈哈哈!不过主要的是,接下来我也会比较忙碌了,所以答应了的事,就早点办。

[ 本帖最后由 shuhjiunho 于 1-8-2007 11:2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007 11: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3 shuhjiunho 的帖子

哈哈,今早闲游路过此地,顺道胡言乱语几句。还望何老板别见怪...   

---------------------------------------------

盈利:所有盈利向导公司的极终目标。

市场涵盖率:只是各种商业战略,方法或手段中的其中一个。

两者不应被拿来做直接比较和权衡的唯一考量。

目标(Goal)应作为公司唯一指南,以及所有管理策略(Strategy)的大方向。

如果真的面对如此抉择,应有的优先次序(Priority)应是:盈利 〉市场涵盖率。

例如,如果通过短期的盈利牺牲(例如降价,增加广告费用等),能够协助公司打开局面以占有更高的市场涵盖率,而管理层非常的确定这个作法能有效的为公司在未来带来更好的盈利/利益,它就应该被考虑。否则,它并非一个好的选择。


p/s: 有时真的不明白为何目标和策略会被颠倒...

[ 本帖最后由 TREX 于 1-8-2007 11:49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2007 12: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过是"游戏的转换"方式, 公司的终极目标 --- Profit, 如何在市场涵盖率与盈利之间转换, 取决与本身的市场定位"能力"与"平衡" 的掌握分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007 0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6 TREX 的帖子

好,简易明白,不拖泥带水,也正是我想表达的。。市场涵盖率是暂时性策略,为的就是给对手狠狠一击换来以后更好的盈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007 03: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atuto 于 1-8-2007 01:06 PM 发表
好,简易明白,不拖泥带水,也正是我想表达的。。市场涵盖率是暂时性策略,为的就是给对手狠狠一击换来以后更好的盈利。


good poi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0-2007 09: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有一家公司,其母公司为欧洲饮食业的佼佼者,
品牌强而有力,国内外家庭不少都有其产品的踪迹,
尽管它的品牌在国内稳居称霸地位,
但是作者从不推荐,
为什么?因为这家公司的营业额增长快过盈利增长,
口气这么大?这作者是谁?是麦青远是也...
作者认为,盈利增长应该快过营业额增长,
要不然平行也行,或至少,
不要差得太远,但是这家公司的管理层显然跟一般人一样,
只注重营业额增长,市场涵盖率,
所不同的是,它的公司品牌强劲而已,
作者喜欢的是,盈利增长快过营业额增长,
所以国内符合的几乎...
但是身为一般投资者的我们,
只要看到营业额增长,盈利增长,
就高兴的不行,然后投资,
我们错了吗?我想没有吧,
只是眼界不同,我们找的是马股值得投资的公司,
而作者找的是世界股市值得投资的对象,
说白了,投资就是要找roe高的公司
而且越高越好  



[ 本帖最后由 pya_ch 于 25-10-2007 09:33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7-6-2024 02:50 PM , Processed in 0.069158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