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Mr.Business

【专题讨论】分享台湾资深媒体人王志鈞的投资智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12-2007 09: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0 江百虎 的帖子

果然,“(3)懂得耐心花時間等待買點與賣點的浮現。”是费话,随时也會撲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12-2007 09: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江百虎 于 6-12-2007 12:07 AM 发表


自己在每一個起落的底部劃線也是可以看得出趨勢的。。。

要記住,股價是一個大海,起落只是表面上的波浪而已,每一次的底部才是股價真正的價錢。。。:

Dhttp://i213.photobucket.com/albums/cc241/ ...


哇!!

一個黃線就從04年等到06年。。。。
好久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2-2007 1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1 8years 的帖子

基本上,很多投资理论都是废话啦 不然的话仆街的人也不会这么多啦

由于没有一个实际方法是会让人永远会赚钱的 所以作者会多著墨于投资心态而不是在投资技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2-2007 0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四伯爽 于 6-12-2007 12:17 PM 发表
由于没有一个实际方法是会让人永远会赚钱的 所以作者会多著墨于投资心态而不是在投资技巧


对。对。这就是作者一直强调的,掌握投资心态。

另外,作者王志鈞先生来参观了我们的论坛,他于04/12/2007的评语:
"已經去參觀了貴論壇,討論品質很好,足見馬來西投資人之質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2-2007 0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4 Mr.Business 的帖子

那么就期待着“投资技巧”的分享。这才是我们需要的精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2-2007 01: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8years 于 6-12-2007 09:25 AM 发表
果然,“(3)懂得耐心花時間等待買點與賣點的浮現。”是费话,随时也會撲街的。。。


不是廢話來的。。。

問題是你看的是那條線。。。

看年線,就要等很久了。。。

看季線,當然就不用等那么久啊。。。

看 5 天線,就要每天看盤,隨時準備進出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6-12-2007 0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8years 于 6-12-2007 01:48 PM 发表
那么就期待着“投资技巧”的分享。这才是我们需要的精华。


部落格文章的对象是大众,所以作者多著墨于投资心态而不是在投资技巧。投资心态对了,要学习投资技巧就不难了 (外面这类书大把)。
其实从作者文章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的投资理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2-2007 0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r.Business 于 6-12-2007 01:45 PM 发表


对。对。这就是作者一直强调的,掌握投资心态。

另外,作者王志鈞先生来参观了我们的论坛,他于04/12/2007的评语:
"已經去參觀了貴論壇,討論品質很好,足見馬來西投資人之質素。"



版主大大大 ,邀请他来这边发表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12-2007 0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这样我是长期投资者就应该看年线200天。也就是说如果我2006-5月开始决定要进股市买ioi的话。我就不应该买进,一直 到今天,我还是需要等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2-2007 03: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8years 于 6-12-2007 02:19 PM 发表
http://www.abcd.com.my/ioi.jpg

如果这样我是长期投资者就应该看年线200天。也就是说如果我2006-5月开始决定要进股市买ioi的话。我就不应该买进,一直 到今天,我还是需要等待??


理論上是對的。。。

問題是你真的想要等那么久嗎???!!!

如果等不及的話,還不如縮短你的投資期限,可以看半年線,季線,甚至是月線都可以啊。。。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2-2007 05: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0 江百虎 的帖子

emmm,那么说,如果长期投资,比较好的办法是看100天线,年线就比较不好。
看来这好像很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2-2007 06: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r.Business 于 5-12-2007 06:21 PM 发表
注:此篇文章版权归作者台湾资深媒体人王志鈞所有。有兴趣的网友请到王志鈞先生的部落格阅读他的最新发表(http://tw.myblog.yahoo.com/solonwang)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研究過投資的時間成本問題。我想,也 ...


一言惊醒梦中人。最近上班追股票,sales越做越差,股票又输钱,两头不到岸。好羡慕江师傅全职炒股,等我存够钱也把老板炒掉,full time炒股。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Mr.Business + 5 鼓励你多多发表看法。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2-2007 06: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8years 于 6-12-2007 05:36 PM 发表
emmm,那么说,如果长期投资,比较好的办法是看100天线,年线就比较不好。
看来这好像很不错。


。。。要看情況。。。

如果是在大熊市之后買股,那當然要看年線,而且便宜貨滿地都是,1997 金融風暴過后如果懂得看年線選股肯定大賺的。。。

現在牛市已經走了 4 年多,要入市看年線就不太實際了,當然還是會有年線在下跌中的股票,可是要等到甚麼時候也不知道啊。。。

倒不如選一些上漲中的優質股,中線波段操作還來的更好啊。。。

[ 本帖最后由 江百虎 于 6-12-2007 07:1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2-2007 07: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3 江百虎 的帖子

原来要等的艺术也不简单啊。普通投资者应该做不倒吧。

不知道有什么人可以分享如何“等”才正确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2-2007 07: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股友 于 6-12-2007 06:01 PM 发表
一言惊醒梦中人。最近上班追股票,sales越做越差,股票又输钱,两头不到岸。好羡慕江师傅全职炒股,等我存够钱也把老板炒掉,full time炒股。


呵呵。。。股市的錢也不是那么好賺的。。。要斗智斗財力,還要花時間,有時候還要擔驚受怕。。。

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或是適合投資的。。。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2-2007 03: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此篇文章版权归作者台湾资深媒体人王志鈞所有。有兴趣的网友请到王志鈞先生的部落格阅读他的最新发表(http://tw.myblog.yahoo.com/solonwang)


<20投資的時間成本四--哲學家賭客>

談談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的時間觀是極有趣的,這位古希臘哲學家認為,所謂時間是物體運動或變化之連續,由於事件之前後連續發生,而使人意識到時間,沒有變化或運動,也就沒有時間可言。

簡單說來,時間是丈量運動的工具,萬事萬物若沒有變化或運動,則不可能有時間這種東西。

沒有讀過哲學書籍的人,可能乍聽這種論調會覺得莫名奇妙。那主要是因為我們的時間觀念太受到牛頓機械式物理學發展以來的絕對時間觀念所制約。

所謂的絕對時間觀念,就是我們現代人所堅持認為的:一天有24小時,一小時有60分鐘,一分鐘有60秒的準確刻度想法。也就是說,不管人活著或死了,山河大地有沒有運動,時間還是分分秒秒在那裡跑著,它就像個看不見的鐘錶一樣,在那裡滴滴答答的定時走著。

絕對時間的觀念,多像號子裡的我們,眼睛看著股價在證券行情表板上的分分秒秒中,跑上跑下跑出一條上下起伏的交易價格曲線來。

對證券投資人來說,時間不就是我們的交易成本嗎?我們花時間持有股票,並在買入價格與賣出價格間,計算這段持有股票時間的價差與淨獲利。

時間不就是這些客觀存在的時間裡,因著我們買入與賣出股票,而產生證券投資的獲利嗎?

如果你把時間想得這麼"絕對",那也難怪多數的投資人每天都在跟時間賽跑,好像今天這個交易日裡,不好好充分利用這個開盤與收盤期間的交易時間,把投資這件事情做得更有效率點,那麼這些"絕對時間"就會分分秒秒的流失掉。

也因為這樣,職業級的證券投資專家一天會進出股市好多次,因為這樣才叫最有效率的時間運用。

也因為這樣,職業級的證券玩家每天活在滴答、滴答的時鐘監牢裡,就好像松鼠在圓形籠子裡往前頭的一顆花生米跑著一樣,松鼠以為自己很有效率,結果他花了一堆時間,卻只吃到一顆花生米(當然運氣好時,有時可能是一塊股價飆漲的肥肉)。

散戶啊、散戶,如果你把投資的時間當成"絕對時間"這樣來玩,你絕對跑不贏職業級的松鼠。因為你沒那麼多美國時間!!
那麼對散戶來說,投資的時間該長怎樣呢?回到前頭說的亞里斯多德的時間觀:時間是因為運動而存在的。假如投資是一種運動、投資是一種股價的變化,那麼時間就應該是一種丈量股價變化的度量表。

我做投資運動的目的是什麼呢?從A走到B?從10元走到15元?那麼預測這檔股票從10元漲到15元的時間有多少,才是我們花錢投資這檔股票正確的"時間成本"。

因為時間是根據我們的"投資運動"而形成的,所以並沒有"絕對時間";也因為沒有"絕對時間",我們根本不會想去管這分分秒秒間,大盤指數的波動如何,因為我"投資運動"的對象是台積電,不是大盤。我的時間是花來丈量台積電的股價起伏,不是去緊盯大盤指數。

如果你的"投資運動"目標是朝職業級的短線炒家前進,那很好,就請你把你的時間發條調緊一點,把刻度撥小一點,你要去緊盯每分每秒的台積電股價變化,而不是像亞里斯多德、柏拉圖或蘇格拉底這樣的哲學家,他們"投資運動"的時間刻度是以日出日落來計算,並把滴答滴答的時間刻度花在"哲學辨論"的運動上頭。

結果三個月的"絕對時間"過去了,股價從10元漲至15元,哲學家投資客輕鬆花了幾個日出日落的時間,也就是90個"日出日落"的標準刻度,便悠閒抱走了投資獲利高達50%。而職業級炒家花了90天*4.5小時*60分*60秒所計算出來的驚人時間刻度(秒),也一樣只獲得50%的獲利,你覺得哪個划算呢?

從絕對時間來看,哲學家與職業炒家的投資績效是一樣的,但從相對時間來看,兩者的時間成本、時間刻度,都是很不一樣的。

搞懂了時間觀念以後,那你要當證券號子裡悠哉悠哉的哲學家賭客?還是分秒計算時間的職業賭徒呢?

王志鈞
2007/04/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0-12-2007 03: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此篇文章版权归作者台湾资深媒体人王志鈞所有。有兴趣的网友请到王志鈞先生的部落格阅读他的最新发表(http://tw.myblog.yahoo.com/solonwang)


<21投資的時間成本五--向前跑?向後跑?>

時間是向前跑?還是向後跑?我想99.99%的人會回答向前跑。

可是真是如此嗎?

讓我們用頭腦想一想,到底是誰規定時間是向前跑的呢?

古人說:春去秋來;今年老去年;時光一去不復返......;但,這裡頭可沒有說時間是向前跑的哩。

現代人會把時間想成一條直線,而且是由過去、現在向未來而跑,主要是受到基督教的時間觀所影響。

你看西元紀元,是以耶穌誕生前後為西曆的劃分點,耶穌誕生前叫Before Christ(B.C.),表明基督誕生前幾年;整個西洋紀元則是以Anno Domini (=in the year of our Lord)為起始點,開始計算西元(A.D.)1年一直到西元2007年,甚至往後更長的紀年。

西曆讓人感覺時間是一條直線,從1到100、到1000、到2000等等,一年一年的時間被串在這條長長的時間軸上,包括12個月也是,365天也是。而一年365天當中的每分每秒,也是這樣被刻劃在向前奔跑的時間軸上。

這樣的時間觀念,對投資人來說,當然有個好處,那就是簡單、明瞭且易懂。因為我們所有的投資報酬率都是在單一的時間軸上計算,大家因此有了個統一的投資績效之計算標準,你的年報酬率是多少?跟我的年報酬率是多少?一比對,就知道孰高孰低了。

除了時間計算標準統一以外,而且時間一去不復返,全世界所有的投資人都在這條向前跑的直線時間軸上進行投資行為,所以投資人必須小心運用自己的時間成本,一絲一毫都浪費不得,否則就叫浪費時間。

同樣是一年365天,投資債券型基金的獲利可能只有5%;投資股票型基金可能是10%;投資績優股可能是15%;投資轉機股、業績成長股可能是30%;而投資飆股或新股王,可能是150%的年投資報酬率。投資風險不同,績效自然不同,但時間成本卻都是相同的。

談到這裡,您或許認為我在建議您謹慎運用一去不復返的時間籌碼嗎?

錯!!大錯大錯,其實如果您是散戶投資人的話,我要給您的忠告是:請徹底放棄直線的投資時間觀念。

直線的投資時間觀念,除了計算投資報酬率簡單以外,其實一無是處,而且壞處多多,最明顯的就是,我們都必須用盡吃奶的力氣來跟時間賽跑。因為時間是一條直線的關係,走過去了,就不再回來,所以我們就得用力的跑,如果30歲沒有超越20歲的成就;40歲沒有比30歲來得更有財富;50歲沒有比40歲積聚更多資產,那我們簡直是一場失敗的人生。

除了跟自己比以外,還得跟同年齡的人比。比如跟我同年次的人、我的同學、跟我一起進入職場的同期同事等等,彷彿在同樣的時間軸上,我如果成就不如他人,就表示我的人生成績遠遠落後。

唉呀呀,這樣比來比去的人生,怎麼會快樂呢?

其實時間從來就不是直線的。從天文曆法的角度來看,時間是星球移動或運轉所造成的。所以占星學、農民曆、斗數,都是透過星球運動來計算時間,從太陽、月球、北極星、金木水火土等五星、黃道帶(太陽運行所經過的星座)等等,來計算時間。所以時間基本上是循環的、圓形的、是會日復一日回到原點的。就跟每天太陽會出來、會下山一樣,這是一成不變的循環軌跡。

除了圓形時間觀以外,時間也不一定是向前跑的,古希臘人的時間觀念就是向後退的。比如我將由A前往B,希臘人不會這麼說,而會說,站在B的我正在從A過來。

如果希臘人的時間觀念不是這樣的,我們將很難理解亞里斯多德哲學論述裡的潛能與現實觀:我們看到一個年輕人,他十年後可能是個科學家; 年輕人是現實, 而科學家是他的潛能。實際上,十年後的科學家已經發生在、潛藏在這個年輕人身上了。所以年輕人實際上是慢慢倒退、老化到科學家過去;簡單來說,現實正慢慢讓位給潛能裡的科學家。

亞氏的形式與物質觀念也是這樣的:一個雕像的樣子是形式,石頭是物質。現實的、物質的石頭裡頭有著完美的形式、潛在的雕像。雕刻師傅只是慢慢讓潛在於石頭裡的雕像形式跑出來而已。那個石頭的完美雕像之形式,實際上已經在雕刻師傅的心眼裡,時間祇是倒退著讓那命定該發生的形式跑出來而已。

倒退的、圓形的、日復一日的時間觀,對散戶投資人有什麼好處呢?

第一、因為時間是倒退的,所以你只要學雕刻師傅一樣,把你預定的年投資報酬率在腦海當中想好,並準確慎選合適的投資標的,那麼接下來,你只要慢慢的等著已經含藏在現實裡的未來發生就好了。未來,那個美好的股價上漲,會自己發生,你什麼都不必幹,也不必跟著時間賽跑,這不是很好嗎?

第二、日子是日復一日發生的,所以股價跌深了會漲,漲多了會跌,你昨天的低點沒買到,不代表下個月這個低點不會再發生;同樣的,你上回的高點沒賣出,不代表下一個高點不會再發生,因為時間是循環的,所以你不會感嘆已經失去的買點或賣點不會再重返,而會耐心的等著下一個時間循環的發生。

第三、時間是倒退的,也意味著高點與低點是已經發生在未來了,所以投資的時間過程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所以投資人不會在直線的時間觀中感到焦慮,而會享受老子倒騎牛般的時間樂趣,讓自己悠哉悠哉的往股價的高低點走去,或者說,碰撞過去,並享受不期而遇的獲利驚喜。

第四、時間不是直線的,所以投資人不必再跟別人的投資績效比,只要自己跟自己的時間比賽就行了。因為整個圓形的時間觀念讓投資人像在打太極拳一樣,你只是在自己的時間當中修煉自己的投資技法,所以你就不會患得患失,而只會拿自己今年的循環跟去年的循環比,明年的循環跟今年的循環比較,而不會一直把投資績效的時間點、直線的堆砌上去。(換句話說,80歲的老翁還是可以投資股票,享受這一個年循環的投資報酬率跟自己30歲那年的年報酬率有何異同?)

千萬要記住,時間永遠是可以自己選擇的。自從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以後,更加證明時間是相對性的,而不是亙古不變的。

你要選擇直線的時間觀,並讓自己投資股票時深感時間有限的壓迫?還是選擇倒退的、與世無爭的時間觀,就完全取決於你自己囉。至少,我很笨,我常常是選擇向後看的,而每年的投資績效檢驗下來,卻還有滿可觀的30%呢。

王志鈞
2007/04/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2-2007 03: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此篇文章版权归作者台湾资深媒体人王志鈞所有。有兴趣的网友请到王志鈞先生的部落格阅读他的最新发表(http://tw.myblog.yahoo.com/solonwang)


<22活蹦亂跳的股票>

股價到底是什麼?它的波動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我想,很多證券新手都很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從學理上來看,股價基本上是市場供給與需求所形成的價位。也就是說,股票有一個初級市場的發行價格,那叫做面額。目前台灣法令規定,每股面額為10元。另一方面,股票還有一個次級市場的價格,那就是原始股東把股票拿到證券交易所來兜售時,賣方出價的價格,以及市場買方願意買的價格,兩者合意,因此形成了一個交易價格,一般稱之為市價。

市價,就是一般所謂的股價。

講了半天,我想,散戶朋友想聽的並不是這個答案。多數證券投資人想弄明白的,應該是造成股價漲跌的原理。為什麼同樣是發行面額10元的股票,有的會飆漲至上千元或上百元,有的企業卻跌成雞蛋水餃股,僅剩5元、6元左右。

另外投資人還想問的是,為什麼有些公司的股價,一度漲至百元俱樂部以上,但是過了那段甜蜜歲月以後,似乎股價就一去不回頭,再也回不到歷史高點了呢?

要回答這些問題以前,可能要先說說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的糗事。

我記得自己剛投資股票時,總愛去翻閱個股的歷史價格。那時候當然沒有今天這麼方便、即時的網路資訊系統,可以隨便按個鈕,就可以找出每一檔股票的技術線型,以及歷史高低點。在早年,證券市場是沒有這些看盤軟體或系統的,而陸續有了看盤軟體以後,投資人也必須花高價去購買,才能在電腦上解讀這些歷史檔案,並據此來研判或預測股價高低點。

在一切都還是靠人工蒐尋資料的年代,我買股票總愛先看它的歷史高點,這可能是前一年、前一季或前一個月的最高價格。找出前一個歷史基期的股價高點後,我再來看看其現在的市價。如果市價離前波高點很遠,我就會樂觀的認為會有極大的補漲空間,也就是說,市價距離前波高點的空間越大,我越有勇氣買進,也越覺得有利可圖。

為什麼不這樣想呢?股價曾經創下過的高點,不就是這家公司的營運歷史紀錄嗎?就好像跳高選手,既然曾經跨過兩米高的竿子,股價回檔休息一陣子後,再重回高點不是應該輕而易舉的嗎?

會這樣想的邏輯很簡單,大家不都說股價反映基本面嗎?股價不就是企業營運的健康指標嗎?一家公司去年營收100億,股價創下歷史新高價100元,那麼今年營收再度來到100億元,股價不該再回到100元的歷史高點嗎?

證券老手聽到這樣的說法,肯定會笑得一蹋糊塗。(如果你沒有笑得一蹋糊塗,那很肯定你還是證券投資的門外漢)

股價反映基本面這個說法,其實是有所不足的論點。如果股價是反映基本面,為什麼基本面景氣好轉時,龍頭股的漲幅都會比老二股來得漲勢凌厲呢?台積電與聯電不應該是同步反映半導體景氣嗎,但為何兩者常不同調呢?同樣是面板景氣回春,友達、奇美面怎麼起漲時的幅度都大相逕庭呢?老大與老二,獲利幅度同步成長時,為何股價漲幅總有落差呢?

如果要讓散戶朋友聽懂"股價"到底是什麼,其實最簡單來說,股價就是一家公司的心電圖、活力指數、興奮指數與熱情指數。

心電圖?活力?興奮與熱情?這是什麼碗糕啊?

心電圖的意思是說,股價就是反映這家公司的心跳能力,而不是健康狀況。但通常,健康的人,脈搏強、心跳快,所以很多人會誤以為股價反映的是公司的獲利基本面。錯,股價反映的其實是企業的獲利成長幅度,而不是獲利狀況。

獲利成長性越強勁的股票,股價才會活蹦亂跳,就好像健康小孩的心跳ㄅㄧㄥㄅㄧㄤ叫;而健康的中年人,心臟只是正常跳跳;至於健康老頭子,公司沒倒就不錯了,你還想要他的心臟跳到幾百元以上嗎?

心電圖還不足以比喻正確,用興奮或青春指數來說明,更貼切。ㄧ家公司體質好、活力旺盛,股價會像心跳一樣蹦蹦跳;但是,當市場上給這樣年輕小夥子的營運表現,再來點掌聲與好評時,這小夥子的表演就更帶勁了,整個人興奮得活像一尾活龍,每天直奔漲停,最終就往股王寶座前進了。

了解嗎?心跳反映的是一個人的健康與青春活力狀況,也反映這家公司與市場互動間的興奮狀況。

第一天上學的小孩,心情極度興奮,就好像剛上市櫃的股票,總有一波上市行情。

可是等老師(證券研究團隊)發現這小孩調皮搗蛋,總不乖乖讀書而造成成績(業績)下滑時,大聲把剛入學的小孩喝斥一頓,這小孩就像洩了氣的皮球,心情跌入谷底,股價也大幅往下掉。等回到家,爸爸、媽媽(母公司)又把小孩摸摸頭、 安慰一下時,小孩的心情又撥雲見日,股價又急速往上竄升。

小孩子,就代表一家前景看好的新興企業,所以股價總是忽高忽低,難以預測。而已經出現的高點,往往不是高點,急跌一陣以後,新的興奮指數又站上了全新的高點以上。

等到人近中年後,產業成熟了,股本膨脹了,再要這個挺著啤酒肚的老傢伙撐著竹竿做撐竿跳,又能有多美妙的表現呢?是的,營收是重回百億元的歷史表現了,但是獲利成長性沒了,心臟只是照著以往的軌跡運轉,這心電圖怎可能會有強勁表現呢?

以前述例子來說,第二年一家營收重回百億元的公司,股價通常最高只能回到50元左右,而不可能再創100元高點,這主要是因為獲利沒有成長,而不是營收表現不夠亮眼。(老經驗的人,肯定會認同我這番比喻。)

成熟型產業面臨景氣回春時,股價一樣會有好的表現,只是漲幅很難重返當年風光了。年輕的時候,一家企業一有獲利,床上便是是一尾活龍;中年以後,吃了威而鋼、大補丸的成長型企業,股價不是不能回春,只可惜,難以持久。更成熟、老態的公司,即使獲利灌水,股價依然會是--欲振乏力。

了解了股價原理,就不難理解,為何企業一有購併題材發生時,股價便會驚驚漲了。因為男女兩方陷入熱戀時,不常是臉紅心跳嗎?等到攜手入洞房了,財報脫光光,該看的都看了,臉不紅氣不喘時,股價的蜜月行情也就走完了。

另外,企業減資,也能帶動一波股價回春效應,這主要是企業瘦身以後,心臟的體脂肪負荷小,心跳又加速了,活力又恢復了,股價自然也會強強滾。

了解了股價是心跳指數、活力指數與青春指數以後,以後散戶朋友挑股票時,可別淨挑當年一尾活龍、如今獲利只能保持穩定的股票,而要去看獲利成長性、爆發性都強勁的股票,從活力指數來挑選最有機會活蹦亂跳的股票,才是強勁獲利的最佳保證!!

王志鈞
2007/04/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2-2007 04: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此篇文章版权归作者台湾资深媒体人王志鈞所有。有兴趣的网友请到王志鈞先生的部落格阅读他的最新发表(http://tw.myblog.yahoo.com/solonwang)


<23張忠謀寫給我的一封信>

有一天,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寫信給我,信中內容大意是這樣子的:

王君:

感謝您對本公司的支持與愛護,日前台積電遭逢半導體業不景氣,廠商庫存未能去化,導致本公司晶圓代工接單銳降,產能利用率降至70%以下,營收亦出現連續數月的負成長。

幸有王君慷慨解囊,捐贈本公司5萬5千元,雪中送炭、寒冬送暖之心敝人甚為感佩。今春燕飛來,因微軟公司推出新版作業系統Vista關係,帶動半導體科技大廠如英特爾、超微均增加晶圓代工下單量,使得本公司產能利用率激增,營收亦可望大幅成長。

為感念王君支持本公司之熱誠,以及善行應有善報之理則,茲奉上股票現金7萬元支票乙張,懇請笑納,為荷。                                                                                                                    

張忠謀   


哇,我看到這樣的信,真是高興極了,趕緊跑去銀行把支票軋進戶頭裡去,讓現金落袋為安。讀者諸君,可能以為我在癡人說夢話,這位科技業德高望重的前輩大老,怎麼可能寫信給名不見經傳的人呢?

什麼?我名不見經傳,你亂扯,我可是堂堂台積電的老闆耶,可別小看我呢。我手上握有台積電的股票------乙張(1000股),怎麼能說我不是台積電的股東或老闆呢?張忠謀是大股東,我是小股東,除了股權不同、投票數不同以外,我能參與台積電股東大會,並分享其公司派紅,這不是老闆,還能是什麼呢?

張忠謀為什麼要寫一封信給我?這很正常啊,因為我在台積電股價跌至60元以下時,勇於贊助資金,投資該公司,所以張老先生在台積電股價回到70元以上的合理價格時,雙手奉還我當時的捐款,同時加息、加碼,回饋我快三成的報酬率,也是我行善應有的報償啊,為何不收下呢?

張忠謀真的寫信給我嗎?當然沒有,台積電董事長也早已不是張忠謀了。這則比喻只是要告訴大家,投資股票時,請不要自矮身價。由於現在的證券集中交易市場都以電腦交割的關係,股票集中放到集保戶,所以很少人能有機會再見到實體股票的樣子,很多人也就慢慢淡忘了,股東就是公司股權的擁有者,也就是公司所有權人,是企業老闆級的人物哪。

既然我是股東、我是老闆級人物,另一位企業老闆張忠謀寫信給我,又有什麼好奇怪的呢?

君不見,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的波克夏&#8226;海瑟威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召開股東大前夕,這位大名鼎鼎的股神,世界級大富豪,可還是得親筆寫信給每一位股東,感謝股東一年來的支持,並報告經營團隊的投資經營績效呢。

所以我投資台積電股票,台積電經營團隊向我報告、感謝,不也是合情合理的嗎?怎能說是癡人說夢話呢?

投資人自矮身價的問題,除了忽略自己是老闆的身分以外,更常常眼睛沒睜亮、睜大,選擇錯誤的公司進行投資行為。怎麼說呢?你看,我說張忠謀寫信給我,大家就投我以驚羨的目光,可是如果我說另一位企業大老王X曾從美國寫信給我,大家一定會用鄙夷的眼光看著我想:"你跟他是什麼關係啊?怎麼跟這種人往來呢?"如果我是女性,且是妙齡女子,大家更會不屑的說:"那王老先生有沒有送豪宅給妳啊?"

大家都以為投資股票是為了賺錢,而忘了證券市場上,其實還是有道德價值的。就好像商場上,不是最精於計算的人,能夠成為最會賺錢的企業家,而是生財有道,能用正面的價值、原則與手法,去為企業賺錢的老闆,才能成為和氣生財致富的商人。

那投資股票,難道沒有正道嗎?難道就祇有賺錢這一回事嗎?

如果你想讓類似張忠謀這樣人人敬仰的企業家寫信給你,請一定要記住下面兩件事情:

一、請多去認識好公司與好老闆。

二、請在他們遇到不景氣或非人為的經營困境時,股價跌至谷底時用金錢協助他們。

第一點,可不一定跟該公司或該老闆的知名度有直接關係喔,名不見經傳的企業家,只要他是兢兢業業的專業營運者,公司遲早有一天會冒出頭來。所以逢低佈局未來的知名企業,豈不是能更早與未來的、年輕的張忠謀,建立起鐵打的交情,並享受大行善的大回報?

但有了第一點,卻沒有第二點,認識了未來的張忠謀,卻沒有在人家受苦受難時協助他,你想,張忠謀會寫信給你這樣的薄情寡義、重利輕別離之徒嗎?

資深媒體人  王志鈞
2007/04/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2-2007 04: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此篇文章版权归作者台湾资深媒体人王志鈞所有。有兴趣的网友请到王志鈞先生的部落格阅读他的最新发表(http://tw.myblog.yahoo.com/solonwang)


<24台股即將上萬點了?>

台股即將站上萬點了,散戶朋友請千萬別錯過這一波多頭大行情,以下是引述四位名人的觀點與看法:

(1)權威消息指出,阿扁總統日前對積極參與黨內總統初選的蘇貞昌院長掛保證說:"只要你初選過關,我會開放兩岸三通,讓台股站上萬點大關,保證讓你選上總統,只要...萬一,我國務機要費三審被判有罪的話,你可要宣佈特赦才行。"

(2)張忠謀日前在科技業者的一項聚餐餐會上表示:"科技股今年行情大好,所以台股2007年站上萬點,肯定有望。"

(3)名嘴謝老師日前說:"只要台股站上八千點,很快就會看到一萬點。"

(4)外資券商巴黎証券、港商麥格里證券日前均預言:"台股不必等到2008年,在2007年間就會看到萬點行情。"

以上消息,有沒有讓你眼睛為之一亮,心頭小鹿亂撞,並開始準備把存款戶頭裡的錢,往證券戶頭搬移,然後隨時準備進場買股票了呢?

很多投資朋友,一看到報上標題寫著台股即將站上萬點的消息,就眼睛猛盯著內容瞧,根本不管這些消息的內容是否正確,就囫圇吞棗的把這些話語作為台股即將上萬點的自我暗示與確認,因此就猛買股票,或者持股已到高點,依舊按兵不動,毫無獲利了結、退場的打算。

用這樣人家說什麼,你就信什麼的心態來做投資,真是要令人啼笑皆非了。因為以上四項消息,有兩項是錯誤的,兩項是真有其事,真假混在一起以後,放到報紙版面上,四條新聞的標題通通都可以下成:台股即將上萬點了!

第一條新聞,叫做馬路消息。報上隨便寫寫,路上你隨便聽路人甲、路人乙轉述,你就道聽塗說,信以為真,難怪你投資老賠錢。

馬路消息可不可靠?可靠啊,聽起來言之成理,而且大家都言之鑿鑿啊,怎能說不正確呢?

但問題是,阿扁跟愛將電火球講的話,只有兩人知道,記者怎會聽到呢?路人甲、路人乙又怎能證明消息為真呢?

第二條新聞,叫做內幕消息。科技業大老在餐會上講的話,上百人在那裡聆聽,多少有人會聽到轉述給記者聽,因此,消息算比較正確了吧? 是啊,是比較正確了。但問題是,張忠謀平常又沒做股票,他只擅常經營晶圓代工企業,又不擅長證券投資。非投資專業人士跨行所講的話,怎能當真呢?

另外,投資朋友怎不想想,張忠謀又不炒股票,他怎會輕率去預言台股行情呢?這會不會是記者或轉述者"斷章取義"、"移花接木",或者根本是"子虛烏有",而根本未曾求證過張老先生呢?(確實是子虛烏有,因為這是我自己亂掰的聳動新聞)

第三條新聞,叫做明牌新聞。這條新聞是正確的,因為財訊文化執行長謝金河確實經常發表台股2008年春天以前就會站上萬點的言論。台股日前真的是站上八千點了,看來往萬點大關挺進,可以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但問題是,名嘴就好像服裝流行趨勢大師,他可以提前告知你今年夏天的流行服裝,或者冬天的服裝設計趨勢,可是,有多少人買衣服時是根據時尚雜誌來挑選春夏新裝呢?

有,當然有,貴婦人團、仕紳名流,哪個不是根據名嘴最新的權威分析,砸重金買股票,提"錢"進行投資佈局呢?但那不是我們這種上班族散戶朋友能幹的事情,因為我們沒"錢",沒錢當然無法買春夏最新款的服飾啊。有錢人才有美國時間研究股票,散戶朋友沒錢沒時間,只好兢兢業業上班,少輕率的聽取明牌。

第四條新聞,叫做專業新聞。外資專業法人所做的專業分析,內容總會正確了吧?對,內容正確了,所以,請看"內容",別看"標題"。你只看標題而不看內容時,專業新聞也會變成小道消息。

很多人看新聞只看標題,就好像很多人做事情,只想抄截徑,直接往終點走,而忽略了,人生的過程才是最有趣的事情。投資也是這樣的,聽聽專業分析師的觀點為何?參考人家為何進行這樣的研判,這背後的投資邏輯為何?自己想清楚,自己做出獨立判斷,這樣我們進行投資行為時,才會有機會往獲利目標前進。

外資或法人的投資報告,其精隨在內容,在其分析證券趨勢的資料、觀點與判斷方式,而不是結論。投資朋友聽聽人家的觀點,再想想自己想幹什麼?謀定而後動,並享受研判正確以後,做對事情而來的甜美果實,這不是挺有趣的一件事情嗎?

台股將上萬點?少再聽這些廢話了,見佛殺佛,見魔殺魔,只要相信自己的獨立判斷,因為你所有投資績效,都跟你的判斷綁在一起,少再迷信馬路消息、內幕消息、明牌消息與小道消息了吧!

資深媒體人 王志鈞
2007/04/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9-6-2024 02:55 AM , Processed in 0.06280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