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123木頭人

當代藏傳佛教與我隨筆捨零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9-2009 08: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upatissa 于 1-9-2009 05:10 PM 发表
所以持咒念珠是培养正念,念念分明,不是思维/体悟无常苦空等佛法,那么这些甚深佛法要在那个阶段思维/体悟?生起?圆满?日常生活?


先回復你這個:
其實,我自己的經驗是當你的念念能夠分明時(不一定是在持咒數珠時),你所謂的那些甚深佛法就會漸漸開始自然顯現了。當你有了這樣的體悟以後,你每天所經歷的事情,無論是座上瑜伽或是座下瑜伽,都成為你實修保任的因緣。慈悲心和菩提心就是你唯一的指南針了,這是因為在修行途中是很難免會遇到一些瓶頸或考驗的,在面對這些會分化自己的修持的考驗時,慈悲心和菩提心會在自己重組應戰策略時發揮所謂的「燈塔效應」,這也就是說自己會因為慈悲心和菩提心而在面對考驗時可以做到避免被捲入煩惱或無明漩渦中而迷失方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9-2009 08: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21# upatissa 的帖子

谢谢您
我选择放在这里,是因为楼主的帖子提到数珠这方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2009 1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20# 望穿前世今生 的帖子

真感謝望穿前世今生大大您大駕光臨寒舍造訪和分享寶貴經歷,這實在是不才之福。

不才看了您的九字真言後,非常讚嘆和隨喜。

正所謂「禮尚往來」,所以不才不應該「來而不往」若不然就真的「非禮也」了。

不才在修持藏傳佛教之前也是一個資質劣等的念佛人,因此,在念佛方面,也有一些微不足道的經歷想和您分享,但願不會造成貽笑大方和班門弄斧的局面,所以還望您海涵賜教。

不才過去的念佛九字訣:
唸念佛
我剛開始準備要念佛時,基本上我都會通過以唸導念的方式來讓自己進入念佛的程序或狀態。因此,我是先以唸來做念佛的修持。這也就是說,我會作意地以唸讓念和佛號按部就班地前後相隨。

念佛唸
當我已經調適自己於念佛狀態時,就不需要依靠作意了,因此我就會把念中之「佛─覺知」展現於唸上。在這時,我會讓自己處於這個狀況:「念中之佛是依唸而生,那麼唸是佛還是念是佛呢?」以調伏唸佛者、佛號、唸佛三者之束縛。

佛唸佛
接下來,於不離中而唸佛時,念念皆佛、無二無別,一切有情、無情亦悉唸佛且被佛所念。分別煩惱對自己的心已經產生不了作用了,這是因為煩惱的本性和自性已經達到了空、無相、無願的共鳴階段。

依念唸佛佛非佛,
以唸念佛佛似佛,
一念唸佛佛臻佛,
倚唸念佛佛弗佛。

~123木頭人拙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2009 11: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24# 123木頭人 的帖子

420# 望穿前世今生 的帖子
回复 424# 123木頭人 的帖子

感恩两位大哥哥的修行经历和赐教,让小弟如沐春风。承蒙两位大哥哥的加持和护念,小弟脑海也闪过14真言,由于小弟的佛法见地,修行和文采远不如两位大哥哥,还望莫见笑

佛法见地由高降
修行佛法从地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09 10: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Ajahn Cha_meditatio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0-2009 09: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谢谢分享。。。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4-1-2010 05: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唵嘛呢叭咪吽 佛為導師 法為正道 僧為善侶 同為救主

本帖最后由 123木頭人 于 28-1-2010 10:13 PM 编辑

分享一個不錯的六字真言頌專輯。






蒙語版下載連接 (更新)

蒙語版視頻


漢語版下載連接
漢語版視頻





【六字真言颂 怙主三宝】


词曲:巴岱喇嘛
翻译:贾拉森蒙

虔心皈依  怙主三宝
真心怜悯 慈沐众生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佛为导师 法为正道
僧为慎虑 同为救度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登山阶梯 过河船舟
驱愚慧灯 险隘坦途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口颂真言 心中祈祷
地狱烈火 从此熄灭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常颂六字 胸中发愿
能与冰雪 消融变暖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颂持六字 威力无比
十八地狱 变成乐土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世间无实 因缘难了
生死轮回 行善为要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万物无常 善恶交替
向善精进 矢志不渝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暇满人身 难得至宝
虚度此生 实为可惜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贪心无尽 欲望皆空
恶趣业盈 弃之重生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万恶烦恼 罪孽根源
时刻提防 反复持念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强壮身躯 入土荒野
驱走死神 上师引路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嘛呢颂词 怙主三宝
诺言活佛 顺口编唱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虔诚顶礼 观音菩萨
消除罪孽 速证佛果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如来佛子 慈悲引路
众生往生 极乐佛土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六字断除六道苦难颂】

嗡字放光 照耀天界
死苦难忍 观音救度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嘛字光照 阿修罗界
争斗死伤 观音救度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呢字放光 照亮人间
生老病死 观音救度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叭字放光 照亮畜生
蠢哑痛苦 观音救度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美字放光 照亮饿鬼
饥饿难熬 观音救度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吽字放光 照亮地狱
冷热煎熬 观音救度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嗡嘛呢呗美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2010 09: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想问一下,藏传佛教里面,止观是怎么定义的?因为最近在看一本书,里面提到无所缘的止,让我觉得很想南传佛教的观的内容,天台宗也有类似的提法。因此想知道下,藏传佛教对止观的定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1-2010 06: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28# 123木頭人
蒙古語的不錯聼~
不過下載不到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2010 10: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29# 蓝袍术士


    好的,給我一些時間。。。準備一下資料回復你。。。謝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2010 10: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30# 幻藏


    更新了。。。但是不曉得會不會失效。。。{:2_7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2010 11: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28# 123木頭人

谢谢分享,下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2010 1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28# 123木頭人


感恩分享
,下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2010 03: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31# 123木頭人

謝謝啦~
放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2-2010 07: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30# 123木頭人


    感恩师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5-2010 10: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題外話:我認為佛陀真正要我們「信」的東西是超越五蘊範圍的,那是因為真諦不依色、受、想、行、識而生,所以如果以色、受、想、行、識來定義佛法,那麼所得的佛法只在色、受、想、行、識以內而已,並不見得是完整全面的佛法。如何離於五蘊臻詣真諦實相呢?我認為是通過菩提心的修持。

123木頭人 发表于 6-8-2009 02:43 PM


如果连色、受、想、行、识的本质都还看不清楚,就更别说五蕴以外的实相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4-5-2010 10: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微細的我執和法執還有無明等等無時無刻都會出現,特別是在意識比較薄弱的時刻裡。因此,我認為除非自己已經是可以在任何時候掌握自己的心而不被任何微細煩惱障礙,那麼就可以在任何情況任意隨緣運用工具來自利利他行佛事業。

123木頭人 发表于 10-8-2009 02:14 AM


我执和法执及无明在还没解脱前,一直都存在吧?

被你看到的“执”还属于粗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5-2010 10: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在思考着“菩提心”,但却不太清楚其定义。
因为看到很多对“菩提心”的解释,觉得有点混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9-2010 1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7-9-2010 11:31 AM 编辑
最近在思考着“菩提心”,但却不太清楚其定义。


小乘是必须发菩提心方能进大乘, ,发大乘菩萨愿行菩萨道度人, 脱离无余涅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9-2010 11: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乘是必须发菩提心方能进大乘, ,发大乘菩萨愿行菩萨道度人, 脱离无余涅槃.
清池 发表于 7-9-2010 11:30 AM

你应该放下大小乘,才能成佛弟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6-2024 07:26 PM , Processed in 0.06353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