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AnM

每日一天文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6-7-2004 11: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串珠狀彗星
影像提供 H. Weaver (JHU), T. Smith (STScI), NASA

說明: 休梅克-李維9號彗星 (Shoemaker-Levy 9, SL9)的名稱來自它的共同發現者,它也常被稱為 "珍珠串" 彗星。它因串珠狀的外觀,並和木星發生碰撞而聲名大著。 這個彗星原來的單一彗核,在1992年在接近木星時,被木星強大的重力撕碎。 這些碎片在這張哈伯望遠鏡的合成照中,像是串在彗星軌道上的珍珠。 在十年前的1994年7月,這些碎片與木星相撞,造成稀有且壯觀的天文事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6-7-2004 11: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從太陽表面射出的絲狀物
影像提供: TRACE, NASA

說明: 熾熱的氣體常常從太陽表面噴出來。 在七月19日,位在地球軌道上的TRACE衛星,正好就拍攝到上面影像中這道剛噴發出來的熾熱氣流。 雖然和龐大的太陽比起來,這個絲狀物是個小型的結構物,不過它的高度也有十萬公里,如果把整個地球放到它尾端外伸張的絲臂中,還剩下不少空間呢。 向外噴射的熾熱氣體,是受到複雜多變的太陽磁場侷束,才形成這種絲狀物。 從太陽表面噴升後,絲狀物內大部份的氣體會再掉回太陽表面。 不過更強大的太陽噴發,有時候會把高能粒子噴向地球,毀損人造衛星或造成人造衛星通訊工作的中斷。 到目前為止,造生太陽閃焰的原因及本質為何,仍然是科學研究的熱門題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7-2004 11: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陽上巨大的活躍區域
影像提供及版權:Jack Newton

說明: 一個預料之外的大黑子正出現在太陽上。這個活躍的區域是熱電漿流、爆炸的閃焰、強大的磁場、 和猛烈的日冕物質拋射 (CME)的源頭,而且這個黑子群大到可用採取保護措施的肉眼直接看到。事實上,這塊區域甚至比上個月金星凌日時的金星還大。上圖是四天前所拍攝,正式編號為AR 10652黑子群的放大照片。這塊區域目前正在接近太陽的東緣並即將在數天之後消失。從10652黑子群噴出的高能離子將持續影響地球並產生稀有的紫色極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7-2004 1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多谢分享!!!
好美的天文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7-2004 09: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隕石坑內的尖脊
影像提供: Mars Exploration Rover Mission, JPL, NASA

說明: 在發射超過一年後,無人地質太空船機會號日前已經緩緩地通過Endurance隕石坑的斜坡。坑底遍佈著火星藍莓,一些坑內的平板岩石似乎還有令人驚訝的銳利尖脊-- 一些沿著岩石邊緣矗立的細窄薄片。如同火星藍莓一般,這種尖銳而細窄的特徵也可能和水有關。 它們可能是礦物質在坑內的水中沈積後,當附近的軟物質逐漸被侵蝕掉後才突顯出來。那麼它們有多小呢?這張由機會號的全景照相機所拍攝的色彩強化影像其實只有幾公分高,約半公分寬。 而精彩的3D影像則以經由立體聲工程師P. Vantuyne依據相機左右眼睛對此區域的影像建構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7-2004 09: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鵝座內的一片星野
影像版權與提供: Steve Cannistra (StarryWonders)

說明: 在天鵝座內靠近鵜鶘星雲的地方,一團名為蝴蝶星雲的雲氣圍繞著一顆稱為母雞 (hen)的恆星。 這顆星的正式名稱是軫宿一 (Sadr),上面影像左上角最明亮的天體就是這顆人類的肉眼就能看到的恆星。 軫宿一離我們有1500光年遠,它位在蝴蝶星雲(IC 1318)中心附近的一片明亮雲氣內,這片雲氣擁有一個有些沒趣的編號IC 1318B。 軫宿一周圍的這片精彩星野,有各式各樣年輕和年老的恆星、一團疏散星團(名為NGC 6910,位在影像的左端)、數量眾多的紅色氫氣雲氣團、以及一團團很上鏡頭的黝黑塵埃雲。 上面影像是由數張軫宿一周圍的影像,經過數位技術組合出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tphe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5-8-2004 1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nM兄﹐你沒空貼了嗎?
我在期待你的每日一天文圖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8-2004 05: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orry...use english...
ya...very busy recently coz back to uni de...and this week i have alot of assignments.... next week, next week i'll post up wat i have 'miss' out....

hehe...i got fanz here....so happy....

thank for supporting m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tphe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2-8-2004 10: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噢。。。原來是醬。。。
我就等你的好貼啦~~﹗﹗
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9-2004 05: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卡西米爾效應 - 源自真空的力
影像版權與提供: Umar Mohideen (U. California at Riverside)

說明: 這個小圓球提供了宇宙會一直膨脹下去的證據! 這顆直徑稍比百分之一公分大的球,會在真空能量起伏(energy fluctuations)的推動下,移向表面平坦的平滑區域。 這種吸引力稱為卡西米爾效應 (Casimir Effect),它的發現者在五十年前提出這種效應,目的在了解為什麼像美奶滋這種液體,流動的速度為何會如此之慢。 現在已經有相當多的證據顯示,宇宙中大部份能量密度的形態仍然未知,目前暫時被稱為是暗能量。 雖然目前對暗能量的形態和起源幾乎完全未知,不過科學家認為它可能和空間本身所產生的真空起伏有關,或者說是和卡西米爾效應可能有關聯。 這種巨大但神祕的暗能量,在重力上會排斥所有的物質,因此可能會造成宇宙不停地膨脹。 了解真空起伏,是現在科學研究的最前緣題材,它不但有助於我們了解宇宙,也可以幫助我們找出防止微機械零件粘著在一起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9-2004 05: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針狀體:太陽上的噴流
影像提供: SST,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LMSAL

說明: 首先想像一個大約半個州(省)寬,半個地球長的管子。 再想像一下這個管子充滿了以每小時五萬公里流動的熾熱氣體。 進一步,再想像這個管子不是用金屬而是用透明的磁場做成的。 到此,你正在描繪數太陽表面數以千計的年輕針狀體當中的一個。上圖也許是目前為止,針對這些謎一般的太陽流管,解析度最高的一張圖。 許多的針狀體出現在上面這幅六月份橫過太陽袁面,編號為10380的活躍區,最明顯的是畫面右邊,如毯子般的黑色針狀體。 最近拍攝的時序影像顯示,針狀體的生命週期大約持續五分鐘,始於突然湧起的氣體然後在到達針狀體的頂端後逐漸變暗,並落回太陽中。 這些影像同時也首次暗示,造成 針狀體的原因,是類似聲波但在太陽表面上傳播的波動,不過卻穿出太陽表面噴出熾熱的氣體,產生針狀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9-2004 05: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探測車在火星上的影子
影像提供: Mars Exploration Rover Mission, JPL, NASA

說明: 在火星上,如果你自己的影子但又不是人,那是什麼? 那也許是正在火星上探險的機會號探測車。機會號和姊妹船精神號從一月份便已經開始探測這顆紅色行星上古代的水所遺留的證據,並且送回許多穿越內太陽系時拍攝的驚人影像。上圖,機會號看起來是背對太陽而面向Endurance隕石坑,同時拍下自己的影子。在左下角兩個輪子清晰可見,背景則可以看到隕石坑的底部和牆面。機會號正步步為營地進入這個謎般的隕石坑,並希望能發現新的證據,以證明這顆太陽系中第二個最適人居的行星曾經充滿水氣的過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9-2004 05: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弧和日暈
影像版權與提供: Eva Seidenfaden

說明: 你看過太陽周圍繞著明亮的暈輪嗎? 最近出現在德國、特里爾市 (Trier)某個下午的日弧和日暈不尋常的亮,連街道上的行人都不由得注意到它們。 上面影像呈現了這次精彩的天空特展的景象,其中包括一個22度暈、一個完整的幻日圈、一個外接水平弧、以及一個下珥。 用電腦模擬,已經成功地重現了這個很罕見的景象。 影像中,可以見到一朵雲遮住了通常很耀眼的陽光。陽光受到緩慢飄落的六邊形冰晶折射,產生了這幅大氣光學景觀。 除了上面這些現象外,這類大氣中的冰晶也會造成幻日和月暈。

名詞對照:

22 degree halo arc 二十二度暈、parhelic circle 幻日圈、circumhorizon arc 外接水平弧、infralateral arc 下珥、幻日 sundogs、月暈 Moon halos。這些大氣光學現象的名詞解釋,請參見中央氣象局圖書館 氣象名詞查詢 (http://photino.cwb.gov.tw/rdcweb/lib/h/h_000222.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9-2004 05: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發射星雲IC 1396
影像版權與提供: Richard Crisp

說明: 在綿延數百光年的發射星雲IC 1396之內,光亮的雲氣和黝黑的塵埃雲交織在一起,而且恆星不停地從這個離我們只有三千光年遠的星雲誕生出來。 這張色澤特別亮麗的星雲影像,是由透過窄波段濾鏡拍攝的數張數位影像合成出來的。 這些濾鏡實際上擋掉了大部份的星光,只有星雲中某些特定種類原子所發出的光波才能穿透過去。 也因此,影像的色澤讓我們很容易就可以看出 那些元素是IC 1396輝光的主要來源。例如,以紅色標示的是硫原子發出的輻射、氫的輻射是綠色、而氧是藍色。 這種美麗且具有科學價值的影像,和肉眼所見的有很大之差異。 IC 1396位在高且遙遠的仙王座 (Cepheus)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9-2004 05: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日華(glory
影像提供: Franz Kerschbaum (Univ. Vienna)

說明: 在飛機上,天文學家法蘭 (Franz Kerschbaum), 向窗外觀察時發現這張漂亮的大氣現象,稱為 反日華(glory), 是一種發光,出現在太陽的反方向。 除了在飛機上, 這種又稱為寶光(heiligenschein)或是 布羅肯奇景 (Specter of the Brocken)的現象, 偶而出現在山頂。 因此,當種種條件吻合時,從太陽的反方向, 我們會看到巨大的影子, 周圍環繞著光暈。 當然,巨大的影子是觀測者本身。而現在則是飛機的影子佔了 日反華的中心。 產生日反華的原因十分複雜。 簡單來說,小水滴 反射, 折射及 分光太陽光所形成的現象。 這種現象在天文上有相對應的例子, 日照(gegenschein), 就是從地球上往太陽相反的方向 會看到一個亮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9-2004 05: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星系的扭曲和斷裂影像
影像提供: W. N. Colley (U. Virgina & E. Turner (Princeton), J.A. Tyson (UC Davis), HST, NASA

說明: 影像中,這些奇特的藍色物體到底是什麼? 答案揭曉,它們是一個具有不尋常環狀外觀的藍色念珠狀星系之影像,只不過這個星系正好在影像中這個大型星系團(黃色) 的後方,所以星系團和星系團內暗物質的強大重力透鏡效應,產生了這個星系的多重扭曲影像。 當我們透過一個酒杯去看遠方的街燈時,常會看到單一個街燈的多重影像,而重力透鏡效應為什麼會造成背景星系的多重影像,原因其實也很相似。 這個可能正在形成中的奇特星系,讓天文學家很容易分辨出在4、8、9和10點鐘方向的影像,都是來自這個星系。甚至星系團中心左方的那團藍色的斑點,可能也是這個星系的幻影。 這張精彩的影像,是由哈伯太空望遠鏡在1994年10月拍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9-2004 05: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凝視夜空
影像版權與提供: Sebastien Giguere (Astrolab du Parc du Mont-Megantic)

說明: Have you contemplated your sky recently? 最近你注視過夜空嗎? 對許多位在北半球地區的子夜冥思者來說,這星期會是個很理想的時期,因為來自英仙座流星雨的流星會常常劃過長空。 英仙座流星雨會慢慢地到達了最高潮,最大期會出現在8月11日和12日晚間。 上面這張在2002年8月1日拍攝的照片裡,一群加拿大.魁北克省的觀星人分享了難得的暗夜,也觀賞了美妙夜空中的亮星、綠色的極光、我們銀河系的盤面、壯麗的月出、慢慢掠過夜空的國際太空站、以及偶而閃過的英仙座流星。 雖然在這張照片並沒有拍到流星,不過北斗七星還是一個非常引人入勝的景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9-2004 05: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流向心宿二的暗河
影像提供及版權: Loke Kun Tan (StarryScapes)

說明: 連接煙斗星雲(Pipe Nebula)和心宿二之間的,是暱稱為暗河的流動雲氣。 這條陰鬱的的暗河是因為塵埃吸收了背景的星光所致,即使雲氣裡多半都是氫和分子氣體。 心宿二,畫面中最亮的星,深埋在色彩鮮豔的心宿增四星雲中。 而暗河, 在圖的左上方,橫跨了超過20倍的月亮視直徑,並距離我們約500光年遠。這裡還有 其他種類的星雲,包括紅色的發射星雲及藍色的反光星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9-2004 05: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泰坦上的雙層霾
影像提供: Cassini Imaging Team, SSI, JPL, ESA, NASA

說明: 大多數的衛星是完全沒有煙霾的,那泰坦卻為何有兩層霾呢? 從卡西尼太空船上個月穿越土星附近時所傳回的照片顯示,太陽系最神秘的衛星不僅環繞著稀薄的大氣層,而且還有兩層明顯的煙霾。 這兩層煙霾在上圖上了假色的紫外線照片中呈現紫色。泰坦不透明的大氣和地球的大氣層類似,大部分都是由氮所組成。 當高能的太陽光照射在高空的氮氣和甲烷時,觸發了許多有機化合物,如乙烷和二氧化碳的產生。 這些與其他複雜的有機分子似乎就位於不連續的煙霾層中。在2004年12月,卡西尼號將發射海更斯號探測船並降落在泰坦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9-2004 05: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英仙座流星
影像版權與提供: Wally Pacholka (Astropics)

說明: 今年英仙座流星雨的最大期,會出現在今晚和明晚。 雖然整晚都可以看見流星,不過最佳的觀賞時間在這兩個晚上的淩晨二點到破曉之間。 在無月、黝黑黎明時分的天空,每小時有機會看到數十顆流星。 位在歐洲和亞洲地區的天文愛好者,在世界時(UT)2100附近可能會看見一陣特別密集的流星活動。 此時,從史威福-搭托彗星 (Comet Swift-Tuttle)剝落的碎片劃過天際,在進入地球大氣時發生汽化並發出耀眼的光芒。 有經驗的觀星人都知道,如果沿流星跡回溯,最後它們都會聚在英仙座,這群每年都會出現的流星雨也因此得名。 上面這張2002年的影像,呈現了一顆出現在美國西南沙漠巨岩上空的英仙座流星。 模糊的岩石和陰影是起因於十分鐘的長曝光。 不想外出或天候不佳嗎?觀看由夜空實況相機所拍攝回傳的影像,可以看見最明亮的英仙座流星。

註:世界時2100為中原時區清晨五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2-6-2024 07:58 AM , Processed in 0.05084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