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消遙真人

【内功氣功※※交流專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6-2006 10: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智能气功,练功场很重要是吗?但自己独练,事倍功半,反而不好,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6-2006 1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大小周天可以瞬間打通嗎?

報紙廣告上常可看到一些道場指出「可瞬間打通大、 小周天」,但事實上這是誇張不實的廣告,大小周天不可 能瞬間打通的。而他們所宣稱的「通」不是真的「通」, 而是「感覺上」的「通過」。而「感覺」在科學上來說是 電流脈衝的訊號,這訊號會造成身體內部的微動,故我們 可感覺到有力量在走,但絕不是身體任、督二脈的打通。

「打通」這詞義基本上是很含糊。人的任、督二脈、奇 經八脈、沖派七輪基本上是通的,只是其中有一些堵塞、 不順暢。古時所謂的「打通」是指將經脈的能量放大,將 原本堵塞的地方化解開,讓脈儲存能量度增加,但這並非 可一蹴可及的。這情形又好比是電纜線,其負載的電力和 它的粗細成正比。細的電纜線就無法負荷高瓦特的電力。 而人體的任督二脈或任何其它脈絡若要增加負載力是無法 用「觀想」、「意念」來達成。因為感覺不能累積能量。 電纜線也是要靠許多的細纜線絞在一起才能變粗、才能增 加負荷力,不能靠想的,一條變兩條、兩條變四條地增加 粗度。而人體也是,要靠鍛鍊的方式才能增加經絡的容量 。

在氣功界中常有人說「意到,氣到;氣到,人到。」人 的念力可真的深入身體內部嗎?這是不可能的。「意到、 氣到、力到」的整個運作過程中是在消耗人體的生命能量 。但又有人質疑,「若將能量消耗在觀想上,將腦力消耗 在內脈的運作上是一種氣的轉化」。這也只是一種說法而 已,是達不到的。因為在想的過程中即是消耗。人的氣功 鍛練不是在腦波的運作,腦波的運作是「心」的作用,人 的氣功鍛練應是在身體上的鍛練,也就是在培養人的生命 能量(即ATP三磷甘酯醛)以道家、佛家的術語來說是「 元氣」,是屬於丹田的下元氣。從下元氣的鍛練中可直接 激發生命能量。道家稱下元氣的鍛練法叫「道功」、「內 丹法」,或「命功」。

而道功的基本第一層次是「命功」,就是先健全生命, 先調健康,之後才可談第二層次。而心的層次是腦電波的 運作,這能量不如由下元培養出的生命能量強大。要兩種 能量相互配合後才有作用。要身體真正產生出能量,才能 將腦波真的放大,此時再運轉任督二脈才可產生串連的效 果。功力才可真的增長,若只是「想」是無法增加功力, 也不能打通任督二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6-2006 02: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功与佛学        《陈  兵》

从八十年代初起兴起的气功热潮,已涌流了十几年,其壮阔波澜,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并已波及四海,这场气功热潮,渊源久远,实际上是华夏古老文化中气功养生的传统在电子时代的复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并特重禅定气功修炼的佛学,在这场传统文化复兴、气功锻炼的热潮中,自然会引起人们的重视。

气功引起对佛学的重识

气功与佛学关系密切,在气功界已是不言而喻之事。气功界普遍认为,现代中华气功的渊源,是道、佛、儒、医、武术、民间六家。与此相应,当代气功功法也以道、佛学六家为主。而六家之中,佛家以外的五家,从历史上看,无不深受佛家影响。道教从创立后不久就不断吸收佛学精华,宋明新儒学从来被看作在儒家场地上吸收融汇释、道二家之学的产物;医、武术、民间气功也都对佛学多有吸收。佛家之学,源出古印度释迦牟尼,源出释迦牟尼在禅定思索中所证得的体验和智慧。释迦原依婆罗门教师父修习“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两种高级禅定,又修过苦行,后来发现禅定和苦行二途都不能达到他追求的超出生死的目标,于是独辟蹊径,先深入禅定,证得五神通,然后用“此有则彼有,此无则彼无,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的朴素辩证法原理,对由神通所见的众生生死流转的全程进行观察思考,终于悟出了彻底超出生死轮之道,证得“无上菩提“(如实觉知宇宙人生奥秘的大智慧)。释迦创立的佛教,便以循释迦实践开辟的路子修行,证得无上菩提为最高理想。从气功学角度看,禅定,无疑属气功一类,且是最重要的功法。

按释迦遗教,佛教的修行,以戒、定、慧“三学”(小乘)或施、戒、忍、进、定、慧“六度”(大乘)为根本途径,禅定在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佛经讲“由定生慧”,强调禅定是获得超越智慧的必由之途、必备条件。打坐或坐禅,是人们所熟知的佛教徒的职事,寺庙里的佛、菩萨、罗汉像,也多现坐禅姿势。修禅定,大概是表示佛学心髓的最恰当的符号了。自释迦以来,东方上百代的无数佛弟子精勤修禅,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佛教禅学与印度瑜伽学、道教仙学并立,为东方传统气功学的三大家。

从当代气功功法中,可以发现不少源出佛学的东西。如静功入门的主要方法中,数息、调息、胎息等,源出佛学禅的六妙门、宝瓶气等,是佛家禅入定的两大门径之一。佛家禅入定的另一大门径观想法,被气功改造为意守悦意景物法,气功中的意守丹田入静法,与佛家的“系缘止”、“拙火定”大有攸关,默念字句入静法则为佛家禅持名念佛、持咒法的改装。各家功法作为入门下手要的身、息、心三调法,本是佛家禅的“加行”的基本法则。诸家功法所总结出的以一念代万念、终则一念亦舍的入静程序,与佛家禅修定的“念、知、思、舍”四要大体相同。气功动功中,也有不少东西与佛家密的拳法、修身法及少林武术基本功有渊源关系。气功常用的运气、意想攻病法,可溯源于佛家天台宗智  大师的《摩诃止观》等著述。就连不少气功门派收徒传功的方式、组场治病法等,也可溯源于佛家。至于不少号称“佛家气功”的功法,如中国慧莲功、藏密高能功、光功、金刚禅、少林空劲气功、少林内劲一指禅等,与佛家禅的关系则更为密切,它们在气功百花园里很是引人注目。

千百万人练气功,尤其是习练“佛家气功”可从某种角度看作对佛家的实践与检验。其规模之浩大,的确是前所未见。千百万人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证明:练气功,有治病健身却老、益智开慧之效,而能使人享受到一种高级的“气功快感”,提高了人自觉调整心理的能力,从而使人易于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抑制烟、酒、毒品、财色等的诱惑,提高精神境界与工作能力。练功有素者可以意以气为他人治病,开发出特异功能。文艺工作者练气功会增长灵感提高艺术境界。气功的这些效用,很多已通过现代科学方法检测证实,起码在亲身练过气功的人中,绝大多数都会认同。气功既有如此效用,比气功更成熟、修学更严格的佛家禅,当然也会有如此效用。佛家说习禅可治病,得身心轻安,“现法乐住”,开发神通,增长智慧等,当非虚诞。气功热潮唤起对佛学的重识,很多人由练气功而知佛学,甚或引起了对佛学的浓厚兴趣。

气功与佛学的不同

气功虽与佛学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尤其静功的修炼法则与佛家禅大体相通,但从整体上、实质上看,两者尚有颇大不同,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出发点和目的地不同,亦即宗旨不同。气功,原本是一种属医疗保健范围的锻炼方法,其出发点主要在治病健身。直到如今,大部分人练气功的目的,都在治好自身的病,强身健体,至多不过希望却老延年,或练出功夫为别人发功治病而已。这种宗旨,不离现实生活,其出发点是对人生意义的肯定,因为认为人生有意义,才希望通过练功活得好一点、长一点,好多享受人生幸福或创造人生价值。缺乏对人生不完满的反省和对超越现实的终极目标的追求。后来发现气功还有益智开慧、开发异能之效,于是有些人便以此为练功的目标,但尚未成为气功的主流,即使成为主流,其目标也还是立足于人生现实,谋求的是增强自身的能力以获得世俗生活中的成功。或发财致富,或发明创造,或将开发出的特异功能运用于医疗、预测、军事等,获得个人或团体的现实利益。而佛家修禅,则明确以“了生死”为核心宗旨,其出发点是对现实人生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的反抗,欲期通过禅修开发照破宇宙人生奥秘的智慧,依此智慧超出生死——不仅超出现前的生老病死,而且超出无穷无尽轮回“三界”的生死,超出一切有生灭变异的生命形态。佛家虽承认禅定有治病健身延年益智等效用,但认为这些效用的价值不高,不可能解决人存在应予解决的根本问题,只不过是学佛修行自然会有的副产品,不必刻意追求。即使是神通异能,在佛家看来也非究竟,不予希求,不将它用于世俗生活。从宗旨来看,佛学以人存在之根本矛盾、终极关怀的解决为目标,以获得安身立命之本为基点,属于宗教或信仰体系,气功则是属于医疗体育的一种锻炼方法,以佛家术语而言,佛学乃出世间法,气功为世间法。

第二,是指导思想、哲学观不同,用佛家的话来讲,是“见地”不同。科学的气功理论,至今尚在草创阶段,多数人练气功,只知道按某种方法练,并无多少理论为指导,即使有理论,也多以“气”论为本,重视气感和气的物质属性,在哲学上属唯物论的立场。气功科学研究,也多重在从物质属性上解释气的机理,或发挥中国传统的太极阴阳、气论思想。气功锻炼,包括多种“佛家气功”,都不大强调理论的重要性。而佛家正统禅定则不同,强调树立正确见地(哲学观)为入门必备的重要条件,以正确见地修观,是获得出世间智慧、超出生死的关键。若无正见指导,即使修佛家禅法乃至密法,也等同外道,不能超生脱死,所谓“无智非禅”。佛家所谓正见,以诸法无我、万法唯心为核心,认为一切现象皆不是常一自主的实在,皆不离自心,乃至是绝对心的显现。这种见地,与气功诸家的理论颇为不同。由于见地不同,表现在方法上也多有歧异,如佛家各种禅法的设计都是破除自我执着而利益众生,气功功法则多以吸收外界能量增强自身,亦即增强自我执着为本,在佛家看来是见地不正,有增益我执之效,有小利也有大害。

佛学与气功可相互促进

气功的不离现实、目标浅近,使它具诸多优势,易于吸引多数讲求现实、注重身心效验的人们参加修炼,也吸引了不少追求神秘及企图靠练功教功发财出名的人。然而,正由于它过于世俗化,不离自我现实利益为中心的立场,因而便难免孳生任何世俗的东西都难以避免的弊端。尤其在气功汇入商品经济的大潮后,这些弊端愈演愈烈,已到了严重损伤气功及气功师形象的地步。

气功的这些弊病,虽然与管理有关,但溯其根源,不能不说在于气功功法本身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缺陷。与气功不同,佛家禅始终以智慧破除我执为中心,以道德修养为基础,以证入高度的解脱境界为目标,故有淡化、消除我执之效,能使人超然物外,不被财色名位所诱惑。佛家大乘、密乘禅尤以培养济世利人的慈悲喜舍精神为本,有利于养成高尚的人格。从佛家禅的标准看,一个真正有修行、有禅功的人,应是平淡如常,默默地忘我奉献,不牟名利,即使得大神通,具多功能,也不轻易表露,更不会以此去捞取名利。这对气功界讲求“功德”的呼声有促进作用。至于佛家禅的高远旨趣及精深理论、严整法则,对于气功学的提高与完善,更具参考价值。当然,气功因着力于治病健身,且门派众多,发展飞快,这方面的经验与成就,对佛学进一步适应现代社会,亦不无促进作用。

【注】:本文录自《气功》1996年第4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nik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8-6-2006 03: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ic 于 14-6-2006 08:57 AM 发表
请问,“气”的感觉是不是血液流通,暖暖的感觉?


以前我初學時﹐曾經氣走偏差﹐氣傷。當呼吸時肺部劇痛。
之後練了一段時期﹐氣海開始有熱流﹐由其氣候冷的時候。感覺很溫暖

當練習的時候﹐也會有麻的感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7-2006 08: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練氣功有何禁忌?

氣功是目前最流行的養生術,一般人都可以來練嗎?它有哪些禁忌要注意的?

  答:練氣、運氣可以將體內餘毒逼出來,同時也可以活絡筋骨,強化內外體膚,所以氣功確實是屬於強身益壽的運動。但要練氣功是有順序的,首從精神境界的基礎練起;欲求得心靈安靜,必先從坐功學起,等到心身均靜適了,歡喜之心表現於內外,再練習氣功,才真正能活絡筋骨、氣順息暢。所以氣功人人可以學,但必須師父引導正確,循序漸進練習才行。

  練功者不可輕忽內心與外在的禁忌。內心的禁忌包括忌心神不寧、精神倦怠、過分追求氣感、出現雜念。外在禁忌包括忌激烈運動、在大寒大熱及太陽直曬的氣候環境中練功、吹風、穿緊身衣與高跟鞋、飽食飲酒、練功後立即飲食及大小便,或到處亂聽亂學自作聰明、不規則的設計練習等。



練氣功為何會走火入魔?要如何避免?

  答:走火入魔泛指一切練功者出現的偏差情形,氣功術語稱之為「出偏」。出偏的原因最主要為學功急於求成,練功時心不平靜,或想要治病而盲學瞎練,這樣會造成練習者無法照正規的方式按部就班練習,以致產生偏差。修習氣功非常講究心靜純正無雜念,功是循步而進的,若是急功心切便犯了大忌,所以鍛鍊工夫首重自然、平靜,過度興奮緊張或無時無刻地勉強練習,都會違反了自身生理上的反應,而產生不適。

  要避免出偏,就須先求定靜,一切順其自然,然後循序漸進的依照正統練功方式一步步鍛鍊,若心情緊張、身體不適或對練功出偏懷有恐懼感者,就不要勉強自己練習。所以修習氣功需從日常生活之根本修養做起,以嚴謹的態度苦練,才不會走火入魔。



練氣功走火入魔時會出現哪些現象?要如何救治?如果救治方法不正確,會產生什麼結果?

  答:在練功中打嗝、放屁、憋氣、氣不順,腰、背、肩、頸、腕感到疼痛,頭痛、頭暈、臉發腫、便血、吐血、瀉肚、遺尿等,以及類似感冒現象的四肢無力、發冷、發熱、發脹或飲食、睡覺不正常等,都算是走火入魔(出偏)的現象。

  有出偏現象的練功者,在救治前一定要先查功,再以正確方法救治,不可輕易動用重要的導引功法和按摩重要的經絡穴位。查功就是要檢查出偏的真正原因,包括查功齡、功種,查病史、病情,查思想生活,查功法、功勢。一旦瞭解了練功出偏的原因,則只要改變錯誤所在,便能解除出偏現象。 

  救治出偏一定要有正確的救治方法,若是盲目的亂用,不但不能正確救治出偏,還可能耽誤治療,甚至加重了出偏程度,而斷送練功的成績,更加可能危害自身的安全。



「氣」在道家內功中所佔的地位如何?感冒風邪是否與人體內的氣有關?

  答:「氣」如果離開了道家內功,就會變得沒有意義。道家氣功乃由研究靈氣開始,以運用靈氣達到內功的靈效,所謂「多吃空氣少吃飯」,就是要一個人運用呼吸,來達到內功的靈效。而且氣與內功主要在吐納運氣,氣有入便有出,不可有入無出,是容易氣積而壞六腑的。

氣有陰陽之分,氧氣屬陽、濁氣屬陰,人在呼吸中吸入氧氣、排出濁氣以維持生命,而陽氣是純淨的空氣,所以吸氣時要選擇好環境。如果污染度太高就變濁氣,吸入它不但無益,反而會有害身體。因而道家氣功的目的,就是要用內功吸收靈氣(陽氣)使它成為內然的真(音同氣ㄑㄧˋ,見罕見字一覽表編號001),最終成為神功的發揮。

  感冒風邪就是指身體中的正氣(血氣)被外界邪氣所侵入,使健康失去平衡,即為病態。若持久勤練氣功,即可百病消除,而獲得健康長壽的功效。



可不可能藉由外人的氣來治自己的病?氣功師如何發氣為人治病?

  答:求人不如求己,自己練氣功最好,除非對方能力真的很強,否則治的次數多了,對方就會沒氣,所以也要為對方想一想。而且像指壓,也只是暫時幫助病人一下,非長久之計,何況萬一對方技術不好,搞錯或顛倒了,反而更弄巧成拙。

  發氣治病,最早只是流傳於民間方士、道士之間,而用發氣、採氣為他人治病的方法稱為「布氣法」,至於遠距離發氣治病者稱為「遙禁法」。布氣療病時先弄清患者所病臟腑,然後令其面向所主方位,以意取天地之氣而布氣,驅逐病氣;服氣功深者能以氣遙禁,聞遠方之人患病之處,遙念其病,意引真氣運入驅逐病氣,便會被治療。但是人生病,有時可以用氣功來治療,有時卻反而會幫助病菌繁殖,不可不慎。原則上氣功對於打傷瘀血及中毒等症或筋絡之疾,則可借氣之功力散瘀舒筋通絡或迫毒,並非百病皆靈。

  道書中規定道士布氣遙禁為人治病,不可貪受病人之財,不得不收受者應用其財周濟貧寒、做功德;若私用非道,則治病不驗。



如何才能做好「看顧生病親友」的責任?可不可以運用氣功來協助治病?

  答:看顧病人最重要的是如何幫助病人加強信心,或鼓勵病人產生信心。清水祖師說:「信心便是福,活力可以除病,喜樂即是壽。」一個好的看顧病患者,是要常常與病人配合,並能支持病患之信心,作心理上的安慰,則「放心能自然,其自然中就是神、就是藥。」不可擾亂信心,而招致不好之後果。

  今人都以為氣功可治療百病,視氣功如萬靈丹,其實有些病用氣功來治如同推死鬼,只是幫助病菌提早成熟分散得快而已,氣功愈施反而繁殖愈快。打傷瘀血、中毒等病或筋絡之疾,可以借助氣功之力來散瘀、迫毒或舒筋通絡,而不是百病皆靈。所以利用氣功,要知道氣功的原理及氣功的性靈,或其反作用是什麼?

  人有病尋醫問藥是好,但千萬不可沒有病理常識,有些病不宜運用氣功來治療。



何謂行氣吐納?何謂導引按摩?兩者在道教氣功修練中的地位如何?是否可以相輔相成,同時並用?

  答:行氣是一種呼吸氳內臟腑的養生方法,泛指呼吸吐納及導引等養生的內修功夫;吐納即吐故納新,是把肺中濁氣盡量從口中吐出,再由鼻孔緩慢地吸進新鮮空氣,使氧氣充滿肺部。

  導引是用意氣和自然氣氳合成為一種柔軟體操,或以氣功慢慢導進於週身的動功,旨在宣通四肢血脈,不必講求姿勢,而以內然力引動肢體,做屈伸俯仰各種運動;按摩即以摩、捏、推、揉、按等作用于人體的經絡穴位,使筋肉舒展,血脈流通。 

  行氣吐納屬靜功,導引按摩屬動功,兩者既有相對獨立性,又緊密相連,構成一種呼吸運動與軀體運動相結合,以行氣吐納為主,輔以導引按摩的養生內修方法。



什麼叫做氣?氣功治病的原理何在?太極拳算不算是氣功?可不可以治病?

答:人能體會到的僅是肉體的氣,而微細心思的氣是無法感覺出來的,把兩隻手掌相對,輕輕的一拉一合,會使人感覺手掌中有某種東西在流動,類似磁場。認真說來,左右手掌有氣是為陽陰之氣,兩手掌一掽產生陽陰之電交感,自然(音同氣ㄑㄧˋ,見罕見字一覽表編號001)氣便會擊出。更可能在放鬆的情況下,氣會比較通暢,而疼痛的地方就是氣血運行不通。

  氣功動靜相兼,後來動力出招即成為武術,但動靜分開運用效果就差多了。練氣功不僅能大量吸收氧氣,並且能忘卻煩惱,自然有益於健康,所以氣功因而被運用來治病。

  練太極拳對預防疾病效果不錯,它屬於內功,是心神合一的氣,本來療病的功效很好,但經過一代代傳下來,而師父們往往也會留一手的結果,如今的太極拳已不是十分純正了。所以要治療疾病還是必須練習氣功。



練氣之人是否要知道五行術,以及太極八卦等?符籙與氣功煉養有何關係?

  答:練氣之人不一定要知道五行、太極八卦之術,不過如果能夠知道的話更好。運用氣治療時,氣要配五方之精,甚至要詳知五內之方位,則運氣洽精、對治方位。然而要注意「知之須能正用」,如果知之不能正用或依序而進,那麼對修為反而有害。尤其太極八卦之說,行不知時,就會走火入魔。

  符籙的實際運用在氣,故與氣功煉養也有密切的關係。以齋醮祈禳、符水治病為職事的道士,多兼修氣功、內丹。在書符之時,一般都要存神、運氣、吹氣於符中,而筆墨點染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發放內外氣的一種形式。

  如果道士的內煉功夫深,則其畫的符和符水中,就很有可能載有氣,用於治病將更加容易見效。這大概是一些符籙道士作法能夠靈驗的主要原因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1-2007 10: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問下, 氣功和太極拳可以同時間練嗎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2-11-2007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eehaw33 于 12-11-2007 10:14 AM 发表
想問下, 氣功和太極拳可以同時間練嗎 ?


你所谓的气功是指那一类的呢。。??据我所知。。太极拳里面也有气功的阶段。不过,应该没什么大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2008 09: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怎样才算通大小周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11-2009 01: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能简化解释氣功,简化解释如何训练,直接解释要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1-2009 06: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弟現在是練著詠春拳,不過因為工作忙的關系,每天有時間都是自己在家練小念頭,不過小弟對氣功也有濃厚的興趣,可以把你所說的功法send給我嗎?謝謝。

peacockking@live.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1-2009 02: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練氣功走火入魔時會出現哪些現象?要如何救治?如果救治方法不正確,會產生什麼結果?

  答:在練功中打嗝、放屁、憋氣、氣不順,腰、背、肩、頸、腕感到疼痛,頭痛、頭暈、臉發腫、便血、吐血、瀉肚、遺尿等,以及類似感冒現象的四肢無力、發冷、發熱、發脹或飲食、睡覺不正常等,都算是走火入魔(出偏)的現象。简直胡说八道..以上是身体排病的正常反应...再说你功力还不到一个成度是不会出徧的...所谓走火入魔只是打坐入静成度深时..会看见神,鬼,妖魔.或者美女等感觉是非常真实的,,你定力不够这时后你很容易精神出问题..处学者所谓走火入魔通常是意念练功控制不当导至产生气块,,只需全身放松..排除杂念...意念轻轻在气块处导引回下丹田...就没事了..切记注意力要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1-2009 11: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想练气功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我建议你们炼先天气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009 05: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练易筋经之类的导引术吧,不强调意念,以动作带动气血流注,自学基本也很少出问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1-2009 07: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聊废猫 于 20-11-2009 05:09 PM 发表
练易筋经之类的导引术吧,不强调意念,以动作带动气血流注,自学基本也很少出问题的。

言之有理!但难度高,可以试试八段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1-2010 07: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6# cheehaw33


   如果觉得练太极拳的气不明显可练其桩功,有无极桩(预备式)和太极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1-2010 07: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8# 1max1


   你可请教练真气运行法的网友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4-11-2010 07: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9# tescopuchong


   可参考【气功养生】一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1-2010 10: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4# 无极

小弟不才。。。,

是“如果” 说。。。

在报纸下的当儿,快速的把食指伸出(快速+力量),

请问筷子会断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1-2010 02: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能简化解释氣功,简化解释如何训练,直接解释要点.....
tescopuchong 发表于 13-11-2009 01:01 AM



氣功 = 练气(呼吸)的功夫.
氣功如何训练?=通过调身、调心和调息,做到身、心、呼吸自然后就能练出内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1-2010 02: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問下, 氣功和太極拳可以同時間練嗎 ?
cheehaw33 发表于 12-11-2007 10:14 AM


太极拳的内功也就是气功,不过一般上的太极拳只教招式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医疗保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7-6-2024 09:50 PM , Processed in 0.064873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