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04|回复: 0

中國學者: 引入人工智慧醫療和輔助技術,打造「智慧養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6-5-2024 1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紓解中國青年荒 學者籲打造智慧養老


大陸逐漸步入高齡化社會,養老產業發展前景日益受到關注的同時,但卻也出現留不住年輕人的困境。大陸學者呼籲,除要在相關待遇上解「燃眉之急」,也需要適時引進人工智慧醫療和輔助技術,打造「智慧養老」,避免讓年輕從業者負擔過多例行重複性照護。


蘇州大學傳媒學院講師吳福仲近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人們對養老行業前景的期待毋庸置疑,但當越來越多年輕人關注、步入養老行業,養老行業為何留不住年輕人的問題卻值得深思。

吳福仲稱,由於養老行業尚處於初期發展階段,缺少明確的職業成長路徑和收入預期,這與較高的工作強度並不匹配,難免讓剛入行的年輕人感到失衡甚至失望。

他更直言,與此同時,該職業更是對個體在社會當中的角色和身份的定義,一定程度上的「職業汙名」讓年輕人難以獲得有效的社會支持和價值認同。

「要使這一行業能夠長久地留住更多人才,卻不能止於一腔情懷。」吳福仲認為,首先,要考慮到養老從業者解決「重大社會需求」的角色公益性,透過行業給予相應的政策扶持與補貼,從待遇上解決養老行業留才的「燃眉之急」。

目前,大陸多地政府已經開始積極探索,將養老服務從業者納入人才目錄,開展各類養老職業技能培訓並制定各類養老機構從業人員補貼辦法。未來,或許也會出現針對年輕養老行業從業者,尤其是高技能年輕人才,提供額外的人才引進、積分落戶和市民待遇等方面優待。

此外,吳福仲呼籲,養老企業和養老機構也應主動出擊,明確回應年輕從業者的職業發展需要,增強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內生動力。一方面要加快建立養老行業從業者的人才培養體系和職業發展體系。

另一方面,要積極探索高效的養老分工體系與協同機制,引入人工智慧醫療和輔助技術,打造「智慧養老」,將年輕從業者從日常重複性照護負擔中解放出來,使其能將工作重心轉移到附加值更高的管理工作和創造性工作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6-2024 01:27 PM , Processed in 0.06235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